第1011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218 字 2021-07-07

众人早就等得不耐了:“对对对,先吃先吃!”

喂!知道怎么吃吗你们?!早知道不给你们打好香油碟子了!

见到周大家的已经拿出勺子想要盛锅里的汤喝,苏油赶紧制止:“停!”

好些人筷子停在了半空,扭头看向主桌,苏油才拈起一片毛肚:“先看清楚!跟着我做!”

将毛肚放入沸腾的锅子里,烫了大约三十秒,这才提起筷子放到蒜蓉香油碟子里晃荡了一下,拈起来放入嘴里。

毛肚鲜脆的口感与火锅浓郁辛辣的香气在口中爆炸开来,苏油的眼泪都涌上了眼眶里:“三十八年,终于吃到你了……”

苏轼也照猫画虎地涮了一块毛肚,蘸了香油拎起来,感觉要完全模仿小幺叔有难度,情绪一下子酝酿不起来,小心问道:“呃,小幺叔,我光吃不哭,也没啥问题吧?”

“嗨!”苏油赶紧将毛肚咽下,挥着筷子:“这个吃法叫涮烫,其中毛肚、鹅肠时间不能太长,然后要先吃肉菜,再吃素菜。”

“豆腐、鸭血越煮越嫩,可以比平常多煮一会儿。”

“这个汤不能喝,还有叶子菜大家别轻易尝试,裹辣油太辣,怕大家受不了。”

“香油碟子很重要,能够去火……呃,差不多就这些了,开吃!先捞锅里的丸子酥肉午餐肉!”

大家早就等得不耐了,听苏油一声号令,立马开动。

考虑到汴京人民的接受程度,加上辣椒精贵,种子都被抠了出去,整体还能接受。

苏轼一片毛肚下肚:“香!太香了!这个实在是不错!”

苏油对肉食兴趣不大,在锅子里捞玉兰片:“怎样?对得住你了吧?”

苏辙笑道:“冬日里边,三五好友围坐一桌,边烫边吃,顺便饮酒赋诗,委实快哉!”

苏轼说道:“当年我们路过渝洲的时候,当地名士王道矩请我在一江舫上吃过一道菜,跟小幺叔这道类似,说是巴人的吃法。”

“但是用的是几种江鱼,不过滋味也是不错的。”

“当然色香味都远逊面前这道,而且锅里边没火,吃到一半还要端下去重新热过。”

苏油顿时明白了:“那是一种吃法,叫冷锅鱼,改天咱再弄!等下,为何我们一起过渝州,这好事儿都没我的份?!”

苏轼呵呵装傻:“那时候你不是只顾着刷题,叫都叫不下船?诶鳝鱼哪儿去了?下下下赶紧下……”

下了鳝鱼,和苏油喝了一杯,苏轼夹起鹅肠烫起来:“扁罐今日怎没过来?”

苏油说道:“扁罐要给陛下护卫伴读,这东西味道大,吃过上值,怕把陛下熏着。”

怕把小破孩馋哭是真的,这东西里边很多辣椒药材,要是赵煦闻到味道禁不住诱惑,不经审查就乱吃,跑肚窜稀,都是苏油的罪过。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确的料理

苏辙说道:“明日我们就起身去尉氏,今年小幺叔怕是要留在京城了。”

苏油点头:“今年情况特殊一点,不回就不回吧,扁罐怕也一样。薇儿带漏勺回去就行了。”

苏轼叹道:“朝廷终未安静……”

“兄长慎言!”苏辙看了看周围,见大家都在欢快地烫火锅,才低声说道:“兄长你怎么还是老样子?这种话也是在这场合闲聊的吗?”

苏油冷笑一声:“就是,外放几年一点长进都没有。”

给苏辙夹了一块牛肉表示奖励:“司马公与你二人交情更厚,他那里,你们得去劝劝,前天还找我聊商周文字和学校,事无巨细都在关心,一天下来,要读几百份奏疏。”

“司马康说他每日要熬夜到子时,我曾以诸葛亮食少事繁相劝,他却说什么死生命也,不管不顾。”

“那种搞法,对身体大不利。”

苏轼叹息:“十五年远离朝堂闭门著述,对朝中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司马公这是要一下将自己十几年的思考用完。”

苏油说道:“国事岂可用急?否则不就成了介甫相公一般?”

苏辙说道:“我们一定劝说司马公,小幺叔放心。”

大家将锅里的午餐肉、酥肉、炸丸子等存货捞得差不多后,苏油一边往锅里下笋、菇,一边对苏轼说道:“听闻辽人的贺登极使,在子瞻手里吃了瘪?”

苏轼吃得渐入佳境,正在疯狂烫毛肚:“呵呵,不是什么大事体。”

辽国这次派遣的贺登极使刘霄是辽国难得的文才,路上就不断用文学刁难引伴,到了汴京,司马光听说这次辽使有些倚才傲慢,正好大苏已经是礼部郎中,便命大苏奉陪。

刘霄以大苏文高,思以文字困之,安排陷阱,让中介官问大苏道:“敢问待制,世间可有绝对?”

大苏故意回答:“应该没有。”

中介官说道:“北地知道一个上联,却是难以对上。”

大苏说道:“敢闻。”

中介官道:“三晋韩赵魏。”

大苏一脸的不好意思:“要是说我能而你们不能,也非所以全大国之体,‘四诗风雅颂‘,天生对也,要不你们先拿去?”

刘霄出使之前,先“遍国中无能属者”,之所以挑出这一个来刁难,是因为他认为天下无人能对上。

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