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610 字 2021-07-07

韩绛的去世,还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标志,他是与苏油资历相并的同期大臣,连他都已经凋零,而苏油才刚刚过完四十岁的生日。

辛巳,吕公著再请致仕,苏油上书请朝廷挽留。

高滔滔诏吕公著一月三赴经筵,二日一朝,因至都堂议事,出省毋拘以时。

又为吕公著别建第于东府之南,启北扉以便执政就议。恩数如其父吕夷简,朝野以为荣显。

壬午,朝廷颁布了一系列的任命,以观文殿学士兼侍读,提举军机处掌书记蔡京为门下侍郎,尚书左丞刘挚为中书侍郎,尚书右丞王存为尚书左丞,中书舍人苏辙为尚书右丞,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晁补之为签书枢密院事。

甲申,左右正言韩川、刘安世进对,太皇太后问:“近日差除如何?”

安世对曰:“朝廷用人,皆协舆望。”

五月,范纯仁上疏:“侧闻圣训谓朋党宜早施行。以臣愚见,朝臣本无朋党,但善恶邪正,各以类分,陛下既用善人,则匪人皆忧难进,遂以善人之相称举者皆指为朋党。”

“昔庆历时,先臣与韩琦、富弼同为执政,各举所知,当时飞语指为朋党,三人相继补外。造谤者公相庆曰:‘一网打尽矣!’此事未远,愿陛下戒之。”

因极言前世朋党之祸,并录欧阳修《朋党论》上之。

苏油如今终于开始有了些清闲,工作分派得非常合理,自己主抓财政、工业和经济,其余如谏议、人事任免,尽数交于吕公著、范纯仁等人料理。

朝廷的新政,到现在方才算是得到彻底的贯彻实施,成效斐然。

新法调整完毕之后,百姓的负担得到极大程度的解绑,自打朝廷宣布按亩按贸易额纳赋之后,民间财富积累猛然增长,势头让高滔滔到群臣都感到震惊!

以前的赋税额度与户等,是按照家产来的,瓶瓶罐罐家畜锄头都要算入户等统计,这就导致了百姓们连多余的积累都不敢置办。

这是经济学院的重大研究成果,然后苏油采纳,将纳税标准从资产中抽取,调整为从生产所得中抽取,一下子就鼓舞了老百姓们生产的热情。

造房子,养家禽家畜,种桑树,买农机农具,置办家产,打家具,买布做衣服……

就跟变魔法一样,大宋的老百姓,好像突然就变得家家都有钱了。

苏油对朝臣们的反应感到好笑,解放生产力之后,吃苦耐劳华夏民族所能爆发出来的能量,那是相当恐怖的。

后世三中全会后,蜀中农家,一年就户户余粮,养起鸡鸭;过完年基本家家都有了猪娃,再翻年就有了大肥猪。

国民生产总值,在那段时间疯狂地连续翻番,这才哪儿到哪儿。

五月还有一件大事儿,四通矿冶勘探司,在淮南发现了大煤田!

这简直就是大彩蛋,苏油穿越过来之前,真不知道淮河边上还有这样一处宝地。

工业社会的基础,离不开科技、资本、资源。

最好就是三者集中在一处,才有工业大革命的前提。

但是华夏苦逼的是,资源在西北,资本在东南,科技在中央,距离太远。

煤铁是大工业的粮食,苏油觉得这就是老天爷要折磨他和华夏民族,因此只能默默地努力。

将眉山打造出来,然后辐射二林,通过茶马古道和金沙江,搞出一个煤铁工业和商业的循环体。

将郑州打造出来,然后依托汴京,通过洛汴渠和铁路,搞出第二个煤铁工业和商业的循环体。

将兴庆府和兰州打造出来,利用丝绸之路获得资本,通过黄河和畜力连接包图城,搞出第三个煤铁工业和商业的循环体。

此外还有杭州,徐州和郓州,不过却到底受了些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约束,因此规模没法做大。

苏油辛苦了整整三十年,到今天终于让几个循环体发挥出了巨大的产能和作用。

受先天限制,慢点就慢点吧,咱华夏虽然没有人家大英帝国那样运气好,但是终归还是实现了不是?

就在苏油对自己几十年的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大宋淮南竟然蹦出了一个大煤田!

要是老子早知道有这么一处煤田,还废这么大的劲干嘛?!

淮南到徐州不过五百里,到杭州不过千里,关键是,这个三角区内,水运发达,经济发达,人口较多,素质也高。

三十年时间要是在那里发展,现在都该是什么样了?!

收到报告的时候苏油真的哭了,他不怪自己书读得少,抬头望着苍天:“玩我是吧?很好玩是吧?事情都快做完了你跳出来了,皮这一下很开心是吧?”

他不知道的是,淮南煤矿从明朝初期被发现以来,产量一直在增加,到民国已经达到年产两百万吨的规模。

到了新中国,更是成了是全国十四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六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因为地处华东腹地,有“华东动力心脏”之称。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

蔡京拿着一沓子的报告过来,见到苏油如丧考妣的模样大惊失色:“司徒,出了什么大事儿?”

“啊?啊哈哈哈元长来了啊……”苏油赶紧收拾起心情:“好事儿,大好事儿!徐州铁矿的燃料资源找到了,来来来……”

没管蔡京手里的军制奏章,苏油拉着蔡京来到都堂,拿起指挥棒对着大地图指点:“元长来看,滁州附近的八公山、上窑山、九龙岗,都发现了煤矿。”

说完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小圈:“这里是一个巨大的煤田!”

然后又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大圈:“寿州有煤,徐州有铁,扬州有钱,这个三角形,每条边不过五百里!”

然后又在扬州和徐州之间的水道上一点:“这里,楚州,是淮河海口!”

“通过淮河,可通寿州;通过泗水,可通徐州;通过运河,可通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