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206 字 2021-07-07

“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如果,连辽国都不在了,哥哥到时候再换个国家效忠,谁又能说出哥哥的不是?”

“舍此而外,如今我们就一切照旧,哥哥你看如何?”

萧古里脸色和缓了下来,对呀,老子压根就没见着什么鬼信使,因此固守城池,等待来命,没毛病啊?!

突然想到一件事,不免担心:“可要是陛下另选将主,带着诏命来夺我城主之位,又该如何处置?”

种谔冷笑:“如果他们有胆子来欺辱哥哥,自有鞑靼人替哥哥挡着。”

萧古里总算放心了,但是终究良心不安,叹息道:“耶律托卜嘉当年也是跟哥哥一帐同吃同住的,交情还算不错,这个城主之位,也是他当年的提拔……唉!”

种谔安慰道:“哥哥,你我都是兵家,所谓兵家,料胜败,决生死而已。”

“要在太平盛世,兄弟我不说一句,可辽国眼见已然大乱,感情这东西,笼络军士固然有用,可要是连自己都陷进去,以激奋之心,赴必死之难,那就是不静且不智了。”

“再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哥哥这么些年来,每年为辽国贡献精铁万斤,而辽主对你,可有什么褒奖嘉谕?”

“要论忠义,那也是辽主对哥哥不义在先!”

“哥哥,兄弟再说一次,绝不会让你陷入两难尴尬之地。”

“你只需要安卧雄城,静观风雨,待天下重归安静那天,再深思熟虑,进止决断即可。”

“其余的,现在都交给兄弟来处理,如何?”

“对了,为防止万一有时照顾不到,此次兄弟还给哥哥带来十万石军粮,一万骑刀,三千兜鍪,助哥哥军威,使来敌不敢轻犯!”

萧古里这下真是感动坏了:“兄弟已经替哥哥做到这份上,哥哥要再不知道好歹,那就当不起兄弟这份恩德。”

“没说的,兄弟你智并诸葛,才压张良,哥哥都听你的!”

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连连

西北路招讨司,可敦城,耶律托卜嘉一身血污,看着城下的连绵的鞑靼人幕帐。

当年辽太祖西征回鹘归来,沿途阻卜各部投附,算是与辽国建立起松散的领属关系。

之后二十多年间,诸部叛服无常,草原一直动荡不安。

辽统和二十一年,萧太妃、萧挞凛发兵三万,决意征讨阻卜,一举解决北疆问题。

那一仗大涨辽国声威,获得全胜。之后辽国在草原上修造了可敦城,后改名镇州。又在镇州西面,修了维州、招州,选诸部两万余骑屯军,又发渤海、女直、汉人流配七百余户分守三地,建立了西北路招讨司。

这片土地距离上京三千里,土兀那河与乌鲁古河潺潺流过,湖泊众多,水草丰美,可耕可牧。

大辽曾经在这里施行过残酷而有效的草原统治,逐渐增加到常备军五万,压制了鞑靼诸部近百年。

可敦城是军事重镇,城墙为夯土版筑而成,四面城墙每面长达两百丈,南北各六个马面,东西各十个马面,四角各有一个角楼,城高三丈。

只要足兵足食,以往的草原部族,根本无法进攻。

耶律托卜嘉望着远方地平线下升起的两处浓烟,那里是维州和招州方向。

维州是与草原商贸往来,收取纳贡的城市;招州则是官吏、工匠群居的行政城市。

如今这两个城,已经毁于鞑靼人愤怒的战火。

据两城逃来的溃兵所言,鞑靼人如今兵强马壮,其最大的一部阻卜,甚至拥有了五千重骑!三万轻甲!战马皆裹金铁!

他们的弓箭长达数尺,制式统一,箭头长达两寸,带三枚小羽。

那是宋人的破甲锥!匹配那种箭的强弓,弓力强达两石四斗!

第一次战斗耶律托卜嘉就吃了大亏,鞑靼人利用这样的弓箭,在城下仰射,都给自己的守军造成严重损失。

鞑靼人的箭术非常精良,能在草原上活到成年的汉子,个个都非常雄壮凶悍,配上这样的弓箭,堪称如虎添翼。

城下响起了轰隆隆的战鼓声,两支重铠队伍从阵前走了出来,身后则是无数皮甲铁盔,拿着古怪弯刀的轻卒。

最可怕的,是两支队伍中间,推出一种古怪的车辆,车辆两边是松木柱子,缠裹着麻绳,中间各伸出一根粗壮的木臂。

车辆中间,是三支粗壮的标枪。

如果苏油在,就知道这是当年在二林部船上安装那种弩炮,如今被来到鞑靼部的汉人“师爷”,传授给了鞑靼人。

标枪不是射人的,而是射土墙,可以代替攀援的木梯,让勇士先登。

耶律托卜嘉的心如同掉入深渊,他知道维州和招州,是如何陷落的了。

抽出长剑:“众军听令,此战有死无退!”

副将萧鲁谷也抽出长刀:“与大帅血战到底!”

“胡说!”耶律托卜嘉却将他一脚踹倒:“你随斥候出城,快马前往上京,告诉陛下,鞑靼此次叛乱声势浩大,军力雄壮,建制周备,断不可轻!”

萧鲁谷抱着耶律托卜嘉的大腿哭喊:“东面已然被乌古、敌烈断绝,末将就算出城也绝无幸理,不如便与大帅死守可敦城,等待萧古里的援军!”

“还有个屁的援军!萧古里至今未有只字传来,只怕也是凶多吉少!”

说完用剑胡乱拍打萧鲁谷的头盔:“东面也无消息,只怕已经被鞑靼人遮断,但是你无论如何,要将消息送到陛下那里!”

“告诉陛下,鞑靼人有了重骑!有了三枪床弩!我大辽要面对的,不再是一盘散沙的野人!快去!这是军令!”

萧鲁谷抹了一把泪,终于松手,朝城下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