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7303 字 2021-07-07

说完补充了一句:“不过学生们真的非常喜欢他。”

走过小院就是祠堂正厅,迎面是三尊蜡像,手持牙笏端坐,两个紫袍一个红袍,倒是栩栩如生,中间的是苏颂、左边的是苏洵、右边的苏油。

这不是按照官位和成就来的,而是按照兄弟年齿来的。

旁边侧位也分坐了四人,里间两个年纪较大紫袍官员的相对而坐,一胖一瘦,乃是苏轼和苏辙,外边两个年纪较轻的也相对而坐,一个锦袍,一个紫袍,正是武职的扁罐和文职的漏勺。

外围还有一圈人物,都是朱紫锦袍加身,则都是四人的子嗣了。

小姐姐介绍道:“这里供奉的人物其实远不止五苏,不过祠堂最早建立于睿宗年间,当时只供奉了苏颂、苏洵、苏油、苏轼、苏辙五位,虽然后来做了增加,但是大家还是习惯叫这里五苏祠。”

“苏氏一门,苏颂做到了参知政事;苏辙做到了右仆射;苏油做到了左仆射;后来做到宰相的还有苏迈,苏轭,做到参政有苏迨,苏迟。加上做到使相的苏轶,时人称之为‘一门七相’。”

年轻人笑道:“苏子瞻大而化之,杵儿后来做了驸马,不然的话,怎么都应该一门九相才对。”

小姐姐点头表示同意。

欣赏过蜡像之后,转入后进,却是一间独立的祭室,同样是一奉四配十二哲的格局。

小姐姐介绍道:“德宗之后,苏文公地位越来越高,先是进入文庙,列于孔圣之侧。到一百二十年后的襄宗年间,始尊为理昭王,从文庙独立了出来。”

“祭典与文宣王、武成王比。以张载、陈昭明、苏容、陈梧为四哲,以沈括、邵伯温、卫朴、贾宪、朱吉、刘益、石通、李擎、李诫、毕观、郏亶、蔡京为十二贤配享。”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两名女性。苏容和毕观,她们也为理学的奠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是除女娲外,华夏第一次有女性得配文宣、武成、理昭级别的国家祭仪。”

“苏山长和观儿,她们当得起。”年轻人表示完全赞成。

“还有一点,陈昭明、苏容、陈梧,这本是一家子,这也是非常特殊的地方。”

“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年轻人微微点头:“倒是妥帖,不过蔡京担任过两任首相,怎么却掉到了尾巴上?”

小姐姐说道:“这里只论学术,不论官阶,蔡京是以在经济学上的创建入选的。”

“那为何没有赵宗佑?”

“呃……”小姐姐越来越觉得眼前这年轻人不简单,连谥法都能张口就来,元符九年明算科试题这么冷僻的知识都知道,恐怕就连博物馆里的博士生都没这水平。

而所谈的话题,所问的问题,也总是在关键点上,赶紧解释道:“赵宗佑按道理说也应该配享的,不过当时议者认为他是宗室,不当在理昭王之下,与苏颂、苏八公、张方平同理,因此不入配享。”

年轻人伸出中指顶了顶眼镜架,嘀咕道:“这可就真是亏大了……”

从大殿里绕出来,却是一处后院花园的格局,那棵黄荆树,还有那棵荔枝树,都还在。

这里也被布置成一个小展览馆,陈列着几苏的仕途、成就、著作、交游等科普性的展板。

同样的,这里也有一个书店。

花园后面还有一个水榭,从水榭出去,就是一个新建的小公园。

小公园的草坪上,有几尊大理石雕刻的仕女。

小姐姐说道:“当时的苏家,是女性最自由一个团体,很多苏家女性,也都做出了杰出的成就。刚刚那个书店里售卖的,都是她们的诗词、哲学、伦理、义理、音乐、金石、考古、评论等专著。这里是她们的雕像。”

年轻人一个个地认过去,观书的程夫人、制版的苏八娘,描瓷的二十七娘,仗剑的石薇,手持量角器的苏小妹,著书的毕观,都是或站或坐。

只有一个女子,拿着酒杯,以肘支身,仰视天上的白云,若有所思,那就是易安了。

毕观的身侧还有两名女性,一个年长的在调琴,年幼的在吹箫。

调琴的是绿箬,年幼的却不认得,年轻人不禁问道:“吹箫的这位是谁?”

导游小姐姐都惊着了:“你知识如此丰富,不知道她?她就是苏逗的妻子,华仙公主啊。”

“哦是她啊……”年轻人这才明白过来:“我只见过她小时候……”

“对。”导游小姐姐说道:“华仙和杵儿七岁同窗,十八岁成亲,大家对她印象最深的,就是七岁入学时,初次见面三难苏逗的故事。”

“嗯。”年轻人说道:“事后孟皇后就给两人定了亲。”

小姐姐继续说道:“结成夫妻后,二人跨过大海,华仙公主襄赞夫君治理新宋洲,聪慧仁德,土人以为神灵,也是了不起的女性。”

看过雕像继续向前走,公园里还有一个碑林,却是几苏和他们的门生故旧知交的相关书法作品,以及历代文人评价几苏功绩的诗词文章。

年轻人在这里所耗的时间最多,一路欣赏着,一路给小姐姐讲解碑上的法帖、信件、诗词的来历,还有人物之间的关系,作者的履历,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发生的许多故事。

后人的他不知道,但是与几苏同朝同时代的那些人,可以说一清二楚。

导游和游客到此来了个颠倒,小姐姐却听了个兴致盎然,心中对年轻人不禁越来越佩服。

等到来到一块碑前,年轻人停了下来:“诶?明润……呃苏文公这诗我却是没见过。”

小姐姐讶异道:“怎么可能?这首诗可是苏文公最有名的一首呢!”

年轻人又细读了一遍碑文:

蟆颐山下此江深,雨野烟亭次第分。

屐笠迟归穿鹿寨,囊壶几罄越藜门。

停叶瑶弦诚自晦,弥风松酒不长温。

桃花远意容吾醉,叵耐春溪易误人。

“没啥特别出彩的地方啊?”

小姐姐抿嘴一笑,自己终于有胜过这年轻人的地方了:“苏文公晚年九十以后,据说人已经糊涂了,经常胡乱瞎画些素描,当时没人能够明白,文公画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