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节(2 / 2)

众神世界 永恒之火 5932 字 2021-07-21

完成上面的自我管理,开始思考今天应该写什么,思考一阵后,开始写作。

我现在完全习惯了晨间自我管理,但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磕磕绊绊跌跌撞撞,如同婴儿学步。

我在2018年10月左右,开始学习自我管理中的时间管理,之后陆续接触精力管理、情绪管理、目标管理等等,我统称自我管理,因为本质上就是管理自我。

回望过去两年,我发现自己的成长和著名的科技成熟度曲线特别相似。

一开始是触发期,接触自我管理,内心谦虚,认真学习。

之后,进入第二阶段膨胀泡沫期,自以为学到了新知识,自以为彻底掌握,自以为拥有了能力。

之后,泡沫戳破,进入了第三阶段的幻灭期。

从人生自我感觉的峰顶,直接摔进谷底。

疼疼疼疼疼……

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只是知道了所谓的新名词,并没有掌握知识并转化为能力,反而各种焦虑,人生迷茫灰暗。

到了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会放弃,但我这人有时候挺傻的,也挺莽的,没放弃。

我坚信我所学的是有价值的。

于是,继续学习,坚持使用方法和工具。

到了2020年,继续坚持,咦?自我管理能力好像提高了一点点。

这意味着,我进入了第四阶段,复苏期,能力开始慢慢爬升。

我回头看了看,我其实并没有完全持续。

比如培养习惯,经常失败,断断续续断断断断……续!

比如记录时间,单核工作法,认同日记,每天的冥想和静思,运动跑步……都断断续续。

如果我们在微观的尺度上看,就会发现,我这些所谓的习惯培养简直是笑话,因为经常中断,经常变化,经常更换,经常失败。

但是,今天,我回头以一年的尺度来衡量,情况有了新变化。

这些方法和习惯断断续续断断断断……续上了!

我恍然大悟。

我2018年10月开始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我这两年上百次的失败,并不是无用功。

每一次失败,都在准备成功。

我们的人生不是淘汰赛,不是说今天做错了,今天失败了,人生就完了,整个人就社会性死亡了。

人生是循环赛。

输了一场,后面还有无数场可以赢。

我在做的,是不断提升胜率。

现在回头看看,哪怕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养成多重混合的晨间自管习惯,两年时间也不算慢。

我,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是一个懒惰、无知、没有耐心、精力消褪、思维混乱、难以专注等等一身毛病的成年人。

前几天有个朋友给我截图,有人说我经历了之前的波折,颓废了,放弃了,开始追求虚无缥缈的精神,学没用的哲学,满口的原理、本质、逻辑。

实际上,我的思维在“真理世界”游历后,身体才能在“现实世界”脚踏实地平稳前行。

这是很多人不相信的,因为我这种说法超出了“本能”和“经验”。

其实稍微懂点神经学脑科学,稍稍了解大脑的原理,就会明白我其实在按照科学的、大脑喜欢的方式在成长。

如果我没有接触那些哲学的、精神的、形而上的东西,我可能再过十年都做不到像现在这样踏踏实实心甘情愿磨砺自己,以三五年甚至十年为时间单位。

其实,说这些的用处不大,因为没人能说服别人,我们的每次改变,都是自己说服自己。

我不急,十年后我会进行一次十年总结,看看我都有什么变化。

三,思考原理和本质。

这是我这十年的第三个主题。

因为这个东西太深,而我水平有限,无法用简单的语言让大家理解,或者说,我自己都只是略知一二。

我之所以这么做,认定思考原理和本质对我有用,基于很简单的几条逻辑线。

第一条逻辑线:

如果我没有经过独立的、较长的时间去思考一个问题,仅仅快速判断就能得到正确结果,甚至认定别人是错的,那么,我一定是全世界同龄人中最优秀的几百人之一。

但我不是,所以,我过去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思维模式,一定存在问题。

第二条逻辑线:

如果我坚持过去的错误,那么我不可能提高,所以,我需要改变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思维模式。

第三条逻辑线:

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大量的优秀人才,他们遍布古往今来各个领域。与其用我过去错误的方式思考和看待一切,不如先学习各个时代的大佬,主要学习那些大佬们的共同点,学习他们共同喜欢、坚持的行为、规律、知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