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2 / 2)

查案他有一手,但官场上的交际运作,他是门外汉。

“周旻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暗子,他不会把重要的证据留在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他隐藏起来的证据。这一点,许大人你是个中高手,到时候希望你多多费心了。”

巡抚大人郑重其事的说道,对于许七安的业务能力很信赖。

“我尽力而为吧。”许七安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皱眉道:“杨川南是云州都指挥使,掌军政大权,会不会逼反他到时候,我们首当其冲,会被清算。”

手握兵权的官员和京城的官员是不一样的,京城六卫、三大禁军营都在皇室的掌控官根本无力抗争。

但身为一州都指挥使,手握兵权,岂会任人宰割。

“这是我们不得不承担的风险,由我和姜金锣从中斡旋、处理,届时你听令行事便是。”张巡抚把担子接了下来。

“到了云州,我或许可以拉来一批帮手。”许七安道。

“帮手”张巡抚疑问的语气。

“届时再说吧。”许七安没敢打包票。

张巡抚点点头,没怎么放在心上。

“张大人,您对云州了解多少”许七安斟酌道:“我指的是匪患。”

张巡抚略微沉吟,缓缓道:“云州之所以被称为匪州,是有原因的。这在史书上留下了一笔。还得从五百年前的“清君侧”说起”

武宗皇帝篡位的这段历史,许七安原本是不知道的,经历了桑泊案才有所了解。

“当年武宗皇帝率军攻入京城而后迅速平定各州,但在云州遭遇了守将激烈的抵抗,当时的云州都指挥使是一位名将,擅长用兵,更擅守城。即使以武宗皇帝的韬略,一时间也无法攻克云州。

“两军对垒,打了数年的持久战,打的民不聊生,百姓困苦不堪,索性就落草为寇。

“而云州山脉众多,易守难攻,加之土地肥沃,成了山匪草寇滋生的温床。等武宗皇帝收复了云州,才发现云州早已遍地山匪。

“一场维持数年的苦战,让大奉军元气大伤,无力剿匪。武宗皇帝只好班师回朝,打算休养生息之后再做清算。

“后来,朝廷组织过几次剿匪,每次都付出巨大伤亡。而云州匪寇灭了一批,又出现一批,春风吹又生,最后演变成朝廷要犯、江湖败类的乐园。”

张巡抚感慨道:“沉疴难去。”

原来是历史遗留问题这种事儿,开国皇帝没有解决,后世皇帝几乎不可能再去解决了。一来能力不及,二来难免安于享乐。许七安微微颔首,表示自己明白了。

三人又交流许久,各自离开。

返回房间,不出意外,又把朱广孝和宋廷风给惊醒了,练气境的高手五感敏锐,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惊动。

两位同僚没有在意,很快陷入酣睡。

许七安没睡,点燃油灯,坐在桌边,取出了玉石小镜。

三:二号,我刚收到消息,朝廷派了巡抚奔赴云州。

深夜群发委实有点没有道德,地书聊天群的成员都被惊醒了,各自怀着不同的情绪摸出地书碎片,查看消息。

五:三号你讨厌死了,大半夜的不要打扰我睡觉啦。

南疆小野妞传书抗议。

其他人没有传书,默默窥屏。

二:与齐党有关

三:聪明,打更人安插在都指挥使司的暗子,查出了云州都指挥使杨川南暗中援助山匪,输送军需,养寇自重。对了,这杨川南便是齐党在云州的代言人。

二:这不可能,我不知道杨川南是不是齐党的人,但我知道他绝不是养寇自重,为山匪输送军需的人。

二号反应有点激烈她与杨川南相识,并且关系还挺好

许七安庆幸自己没有在张巡抚面前打包票,否则就翻车了,同时心里暗暗警惕,到了云州,得注意身份,不能暴露。

先锁定二号是谁,再观察她他与杨川南的关系。确认二号是狼还是平民。

四:这没什么不可能的,工部尚书倒台,总该交代点什么出来吧。二号,你想想,齐党勾结巫神教,暗中扶持山匪,可他们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想要办事,就得有个代言人。

只需要证明杨川南是齐党的人,那他就绝对不可能清白。

二:我看人很准的,杨川南不是这样的人。

二号说话这么主观的吗感觉是个女人,女人通常是感性且主观的。许七安心里腹诽,没有把这句话说出去,毕竟二号若是位女拳师,现在就该气抖冷了。

五:三号,为什么你总有那么多的消息你贩卖消息的掮客吗。

五号忍不住吐槽了,她有些泄气,自己好不容易“卖”出一个蛊神复苏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欠自己一笔债。

而三号时不时的就在群里抛出重磅消息。

对于五号这种没有营养的话,众人默契的选择了无视。

许七安传书调侃:咦,这消息一号应该早知道了,难道一号没有告诉你们啧啧,一号你这就不对了。

一号心机有些深啊,不说话的人永远是最阴险最深沉的。

一:你给我滚。

许七安原以为一号不会理睬,谁想反应竟如此激烈,开口就是舌绽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