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节(2 / 2)

“行了,以后注意就是。”说着,李渔燕还用钱力的例子给厨房里的人举例说明了一下,“不过,你们大家可都看见了钱厨刚才的下场了啊,以后谁要是还空手处理山药导致发痒的话,要这么处理?”

“用火烤一下。”

“没错,用火烤一下就可以止痒,不过要是在没有火的情况下,也可以用醋清洗一下。当然,最好还是戴上手套,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是小姐。”

“我们会注意的。”

李渔燕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那我们继续处理山药。”

说着,李渔燕就让钱力戴着双干净的手套,开始把山药切片,跟肉片一起下锅翻炒。

另外一部分的山药,切成滚刀块,跟刚刚侍卫从山上打下来的野鸡一起炖了起来,再来一蒸笼的清蒸山药。

还有那些已经处理好的板栗,也在李渔燕的指挥下被做成一道道的美食,油润的板栗红烧肉、清淡但又不失美味的板栗炖排骨、还有满满一大锅的番薯板栗糖水,跟几道时令的炒蔬菜,一顿丰盛的菜肴就做好了。

正在新城上工的百姓们,时不时的就朝厨房所在的位置看去,“咕噜……今天的菜怎么这么香啊。”

“伙房那天做的菜不香啊。”一个壮汉擦了把头上的汗朝着边上的汉子们说道,“一开始我家婆娘,还以为我在这里上工会跟去服徭役一般,瘦个一大圈回来,哪知道我这新城修城的日子,不但一两没瘦,人还胖了。”

“可不是,我娘那会儿还担心我来着。后来在过来看到我们大中午吃的伙食,比在家里吃的还好之后,那是一点都不担心了不说,还让我爹跟我哥也都来这里上工,说少城主厚道。”一个家就在这附近村里的汉子大笑着说道。

“没错,如果不是少城主要建新城,我这会儿说不定还跟大家一起在南下逃难的路上,哪里还能过上现在的日子啊。”

“而且少城主还说了,只要我们在这里认真干活,等到城墙修建好之后,就给我们盖房子。”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而且这房子还不要钱的,只要我们在新城落户,并且住上个十几年的,那房子就是我们的了。”

“我也听说了,而且落户新城之后,还可以免费看病。”

一说到这,大家伙又想起了义诊站发生的事情,一想到李渔燕救了小石头,还把怎么急救的办法免费教给大家的场景,在场的人又都感叹了起来。

“幸亏,李小大夫把小石头给救了啊。”

“是啊,他家就剩下小石头一个娃子,这要是没了,那一家子也都不用活了啊。”

“还有李小大夫教的急救法,那可是能把噎着的人给救回来的啊。”

一时间,李渔燕跟傅墨言的名声,在这些新城的百姓中越发的响亮了起来……

第282章 第 282 章

伙房里李渔燕正拿着一根筷子, 朝着蒸笼里的山药戳了一下,在看到筷子轻易的就把山药给戳透了,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可以了, 已经蒸熟了。”

说着, 她就把戳过的山药夹起来放在了碗里。

钱力等人更是忙不迭的就把蒸笼给抬了下来。

而在这个时候, 李渔燕已经倒腾着手, 把刚刚夹出来都还没放凉的山药, 给剥开了来。

粉白细腻的山药, 趁着热乎咬上一口, 那绵软香糯还有些丝滑的口感, 让李渔燕忍不住跳了几下脚呼气道, “呼呼, 好烫。”

烫虽然烫,但是新鲜的山药蒸出来的口感确实香甜软糯。

吃了几口原味的山药, 李渔燕就沾着刚才调好的料汁, 又吃了起来。

鲜香又带着点微辣的蘸料,又赋予山药不同的味道, 让人忍不住吃了又吃。

其他几个伙夫在李渔燕的示意下也都尝了口山药, 接着也都被山药那丝滑软糯的口感给征服了。

“真没想到,这山药看上去跟个棍子似的, 吃起来的口感居然这么的绵软。”

“香甜软糯, 不亏是小姐找到的食材, 味道就是不一般。”

“好软, 这山药吃起居然这么的软乎。”

“小姐,这个山药真好吃!”周晓梅更是有些不敢置信的道,“没想到这个被当做药材的山药, 居然会这么好吃。”

“所以不要小看了药材,有时候药材也是可以拿来充饥的。”李渔燕说着就朝外面看了眼,“大哥他们快回来了,准备一下,可以开饭了。”

“好的。”钱力说着,就让人把做好的饭菜都端出去,同时,放饭的锣声也被敲响了起来。

锣声响起,修城的人就都陆陆续续的朝着伙房赶了过来,同时,正从山上下来的人,也都听到了营地上传来的声音。

傅国公听着下面的响声,不由的朝傅墨言看去,“锣声?”

“嗯。”傅墨言朝着山下看去,“也是开饭的声音。”

傅国公挑了下眉,“开饭?”

“是啊。”崔邵阳说着,还期待的朝山下看了眼,“渔燕刚才下山的时候,说今天中午会用板栗跟山药做吃 ,也不知道她今天都做了些什么菜。”

一听到这话,傅国公就来了兴致,“渔燕做的?”

“可不是。”崔邵阳一想到李渔燕做的菜,就开始兴奋起来,“姑父,您可不知道渔燕做的菜会有多好吃。”

“是吗?”几次下来还真没有吃过李渔燕做的菜的傅国公,看着崔邵阳那一脸的馋样,也不由的对李渔燕做的菜开始期待了起来。

而那些菜肴,也确实不负众望的让傅国公吃的一脸满足,特别是那道板栗红烧肉,傅国公简直一个人就能吃上一盘的。

在傅国公等人在新城吃饭的同时,崔氏也在金鼎福附近的酒楼里用餐,崔氏看着陈记门口一直没少下去的队伍,又看了眼不少在酒楼里吃饭的人,都拿着一杯刻着陈记二字的竹筒,一边吃饭一边时不时的喝上一口。

一看到这,崔氏就不由的心动了起来,“彩萍。”

正在给崔氏布菜的彩萍,朝着她看去,“怎么了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