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2 / 2)

原以为老爷子会多睡一会儿了,所以他那份汤圆还没下锅了,不过这煮好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倒是不耽搁什么。

江爷爷摸了摸嘟嘟的脑袋,笑了下,说:“认识,当然认识,这是我孙子江津度养的鸟儿……”

罗浮春惊讶。

江爷爷说:“它是津度捡来的,有一天津度在外边散步,嘟嘟就突然落在他面前的地上,然后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跟碰瓷似的,津度就把它捡回去养了……这小东西鬼机灵鬼机灵的,可不让是不熟悉的人摸。”

罗浮春恍然,“原来是江先生养的小鸟啊。”

不过……

“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江爷爷嘿了一声,道:“这家伙一天到晚就不怎么着家,一天天的也不知道跑哪去了,隔三差五的就会消失,过几天才会回来……这次大概又是偷偷跑出来了,没想到竟然跑到你家这里了,也不怕在路上被什么阿猫阿狗给抓到了。”

这还真是一只很有个性的小鸟啊。

江爷爷看嘟嘟跳到罗浮春手边,更觉得惊讶,说:“也是稀奇了,这鸟虽然不怕人,却也不是谁都能摸的,平常除了熟悉的人,我这还是一次看见它这么亲近一个不认识的人……”

罗浮春伸手戳了戳嘟嘟肥嘟嘟的肚子,笑道:“大概是它知道我不会伤害它吧,有时候,小动物的敏锐程度可比人类高多了。”

现在,似乎只有这么一个解释能说清楚了。

江爷爷若有所思。

赵阿姨端着汤圆出来,将碗放在江爷爷面前:“江先生,您的汤圆……这东西是糯食,您少吃一点,锅里还有炒饭,要是没吃饱,可以吃点炒饭。”

汤圆是用酒糟煮的,是罗浮春做的。

挑了质量最好,米香很浓的糯米来发酵的,加了最适合米酒发酵的酒曲,装在坛子里,拿了棉被裹着,放在保温的电热毯里。

这也没办法,现在不比以前,以前有灶,烧的柴火,灶头那里长时间都是热的,米酒发酵就将坛子放在灶头那里,那里常年保持的温度就能将米酒发酵好。

而现在,家里少有还用土灶的,都是煤气灶、电磁炉之类的,只能选择用电热毯来保温发酵了。

发酵好的米酒,甜香浓郁,一口喝下去,满满的甜酒香,用来煮汤圆,特别好吃。一口热乎乎的甜酒汤先喝下肚,真的是整个人从头到脚都暖和了。

吃过早饭,罗浮春去院子里看自己养的那两株兰草。

那两株兰草终究是救活了,罗浮春谨记江津度所写的养花小贴士,浇水得度,现在这花移栽到墙角那里的小花圃,仍然顽强的活了下来。

按照罗梨白的说法,这两株兰花,是真的很努力的在罗浮春手下活了下来啊。

这时候雪是停了的,天也不算太冷,外边雪茫茫一片,山上底下,水边,都能看见雪白雪白的雪扑在地上,洁白无垢,似乎将一切都覆盖在了这茫茫大雪之下。

罗浮春跟罗父说了一声,想去山上一趟。

“现在山上都是雪,你去山上做什么?”罗父问她。

罗浮春去厨房拿了个大坛子,打算等下拿来装雪用,闻言就说:“我想去收集一点雪水,试试看能不能拿来酿酒。”

“雪水?”

“嗯,我想着山上的雪应该会干净一些吧……”

她也有些不确定,毕竟学过物理自然的她已经知道了下雨下雪的原理,按理来说,不管是山上还是山下的雪,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天上云层中的水分子掉下来的。

要是脏,都是一样的脏。

罗浮春叹了口气,嘟囔道:“环境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罗父有些迟疑:“雪水酿酒……”

江爷爷却已经兴冲冲的说:“我听说古代的那些名人雅士,就喜欢用雪水酿酒泡茶,说雪水清甘绝佳,泡茶酿酒都是大雅……”

不过现代谁还敢拿雪水酿酒啊?便是那什么山泉水,除非经过水质坚定,一般人还真不敢拿来喝,更别说酿酒了。

罗浮春道:“我就是想试试,不行的话我再想其他办法。”

其实古往今来,大家对雪水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有的认为雪水最雅,有的却认为山间清泉才清澈甘甜,各有各的说法。

罗浮春尝过雪水泡的茶,也尝过泉水泡的,只能说各有各的好处。

不管什么东西,其实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我其实是想要梅上雪的。”罗浮春说。

梅花落在雪花花瓣中,要最中心的那点积雪,最白最香,连带着花朵一起采摘下来,让雪水融化,融化的雪水,带着梅花的冷香,该合得饮冬酒的味道。

这是罗浮春从那两杯饮冬酒中尝出来的,或者该说是,猜测出来的。

她能尝出酒中的酿造材料,可是知道是什么材料来酿的,但是是怎么酿制的,顺序工艺又是什么,那却是无从得知了,她必须得一一尝试。

首先先做的,就是确定这雪水酿酒,到底能不能用。

▍作者有话说:

今天不太舒服,感觉特别疲倦,手也痛,其实前段时间就一直很痛,肩膀和手指,我要去躺着了!

第63章

山上也是白茫茫一片, 树梢上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风一刮过,时不时就有积雪簌簌从上边砸落下来。

罗浮春穿着羽绒服,戴着毛线手套, 头上还戴着罗母给她织的毛线帽子, 脖子上同样系着罗母给她织的围巾, 整个人裹得像是一个球一样, 保管一点风都灌不进她的脖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