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2 / 2)

他连续吃了三个蛋,方才觉得好些了,又灌了些温水下去,这才觉得缓过劲来。

十几岁的少年郎,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三个茶叶蛋只是缓解了一下饥饿的感觉,离吃饱还早着呢。

他又剥开了锅里最后一个蛋,这次吃的速度放缓了许多。

韩青梧边吃着,边回忆着刚才看的内容,他突然发现,就只是似今日这般全神贯注的看书,多读了好几遍之后,原来不懂的地方,现在竟完全明白了,甚至还多了些全新的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先生果真没有诳我!”

今日连续看了三个时辰的书,又弄懂了原来一知半解的地方,韩青梧心里说不出的满足感,他头一回,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学习的乐趣所在。

他吃着茶叶蛋,又在厨房里翻找,看看还有什么别的能吃的东西。可他翻了一圈,什么也没找到,他忽然想起,家里已经什么食材都没有了,便是今晚,都不知道该吃什么。

韩青梧看看窗外,日头尚高,顾瑜还得晚些才回来。

若是等她回来再去市场买菜,不知何时才能吃上晚饭。

韩青梧想了想,将锅洗涮干净之后,揣了二两银子上街了。

惠州城最大的集市在城南,从韩家茶庄走过去,至少得花上半个时辰,然后还得带着一堆的食材再花半个时辰走回来,韩青梧想想都不愿意。

他出门后,向隔壁的李大娘打听一番,直接去了茶庄附近的小集市。

第10章

说是韩家茶庄附近的小集市,可是因为城北靠近信江,每日卯时初刻,便有渔民开始贩卖刚刚捕捞上来,最最新鲜的鱼虾。

渐渐的,城北集市成了惠州城特有的水产市场。

韩青梧到城北集市时,已经是申时三刻,市场上的菜摊所剩不多了。

这是个半开放式的市场,顶部有棚子,遮阳挡雨,四面是敞开着的。棚子下面是石头砌成的,让商贩用来摆物品的台子,竖着三行,横着五列,还算整齐。

市场虽然四面都是敞开的,不过因为主要是卖水产的,再加上还有几个肉摊子,即便还有着卖蔬菜水果的摊子,可蔬果的气味着实压不住鱼肉。

韩青梧还未进入,一股腥膻味道扑面而来。

他兀地停住脚步,往里看。

石台子与石台子之间的过道,大约可以并行两人,可那过道黢黑,污的看不出都曾经有些什么,掉落到地上,被无数双脚踩踏,碾入尘土里,与之混合在一起。

韩青梧皱着眉,驻足了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从中选了条稍微干净些的进去。

他挑着尽量干净的地方走,看着有比较整齐的摊子,他便停下来,看看是不是有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就这样走走停停,忽然,有一个摊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这家卖的都是一颗一颗白色的,一瓣一瓣有皮包裹着,又很干燥的物品,并不像蔬菜那般湿润。

韩青梧又观察一会儿,却没有弄明白这家所卖的是何物?

他拿起一颗,对着光照了照,并不能看见里面。

如此一团白色的东西是什么?作何用处?

大娘看见韩青梧弯着腰,在自家摊子前看了快有半盏茶的功夫了,不由好奇的上下打量一番。

他身上鸭卵青色的直裰妥帖整齐,交领领口,右衽压得平平整整,腰间系着一条同色的腰带,坠着一块通体洁白的玉,就连手腕处的袖口皱褶,好像都叠的都是一样的。

这后生,干净整洁的就像是盛夏荷塘里的一株青莲,却偏偏出现在这烟火气十足的菜场里。

“后生,你是来买菜的?”

韩青梧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举起手中的白色物事问:“大娘,这是何物?”

“大蒜呀,”卖蒜的大娘见他连蒜也不认识,忍不住大笑起来,“这是哪家的公子哥,连蒜也不认识,怎么会来咱们这里?”

也不怪大娘这般奇怪。

来市场上买菜的,一般是各个府里,专门管采办的小厮或者是家里的主妇,便是年轻些的汉子都很少见。偶尔有年青的男子出现在这里,那也是足不沾地,坐在敞篷小轿子里,看中了什么好物,只需要知会一声,便有小厮或是管家负责剩下的事。

像韩青梧这样的少年,市场上贩菜的大伯大娘,大爷大妈们,还是第一次见。

他的穿着打扮,举止谈吐,明显就是谁家小少爷,可偏偏手上拎着一个装菜的藤篮子,双手背在身后,小心翼翼地避开腌臜物,在各个摊子前面驻足。

韩青梧有些不好意思,却也没有走开,他又仔细地观察一番手中的物事:这是大蒜啊,自己吃的时候,它都是已经烧熟的模样,原来它是长得这个样子。

他想起家里也没见过这个,想来是没有了,便说:”大娘,麻烦您帮我挑几个吧。“

卖蒜的大娘麻利的帮他选了几头又饱满又新鲜的大蒜,“后生,大娘这里的蒜保管好,下回还来啊!”

“好,多谢大娘!”

旁边摊子的大娘看见这看着就让人欢喜的小少年,竟然真的是来买菜的,赶紧招呼道:“小哥,来我这里看看,我这萝卜今早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可水灵着呢!”

菜场里的大娘们,见长得如此俊秀的后生来买菜,又什么都不懂,都格外热情的给他介绍,现在的时令菜是什么,如何看是否新鲜,搭配什么食材最是美味……

便是银钱上,也都绝对公道,有些还加送了小葱,姜块……

真正做到了童叟无欺!

不消盏茶的功夫,韩青梧便买了好些青菜,萝卜,洋葱等蔬菜,又称了些肉,并二两排骨。

这一趟城北集市之行,让他大开眼界,学了很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他再不是那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