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节(2 / 2)

不老泉 朵朵舞 6642 字 2021-09-18

“你慌什么,房里就我们两人,谁能听得去。”那人道,“将军平日瞧着倒还好,就是有时脾气实在吓人,听说府里很快就要多个夫人,希望到时能劝劝将军。”

“夫人?你听谁说的?”

“陛下要为将军指婚,这事府中早已传遍,只是将军新定的规矩,不许私下议论,所以才没人提起。”那人喝的满脸酡红,“听说是方家的姑娘,书香门第,官家小姐,必然是懂礼知仪,懂得持家……”

“新夫人还没来,你这马屁也拍的太早了些。”另一个取笑道。

阮棠在门口愣住了,听到里面醉酒的说了好些个方家姑娘的好话,慢慢走开。已经是秋风乍起的日子,花园里花凋草谢,再没有夏日浓茵的繁花景象。她坐在廊下抬头望天,万里无云的秋高气爽,原是极怡人的天气,她却心里空落落的,说不出来的滋味。

阮棠目光在府里转了一圈,心想当初岳城在这里落脚,宅院并不大,如果要娶妻,正房肯定要好好修葺打整一翻,她现在躺的长榻肯定是不能用了,人家新婚夫妻,她在外间守着成什么样子。

她该去哪里?是去丫鬟房里混混,还是干脆就在院子里,反正也只是虚体状态,要求不能太高。以后用饭的时候,她那每次吃一口的习惯也要改了。岳城娶妻之后,可能连和她说话的机会都不多了。

阮棠蓦然心里一酸。低下头来。

岳城傍晚回来,在书房忙了一个多时辰,小厮在门口来回踱了五六趟,提醒说该是用饭的时候了。岳城揉了下额角,带着还没看完的一卷公文出来。

到了正房,丫鬟送上饭菜,都是刚热过的,荤素都有,还有热汤和糕点。岳城把公文扔在一旁,擦了手左右一看,居然没看到阮棠的人影,他皱了下眉头。

新来的小厮最会察言观色,一看他脸色露出不对,脚底抹油就溜了,丫鬟们也没留下,这都是府里的规矩。

岳城慢条斯理地用饭,吃到快一半的时候,阮棠才从外面进来。

往常这个时候,她早就为一口的食量选哪个菜挣扎上了,但今天往桌上瞟了一眼后,她没凑上来要吃的,而是坐地稍远。

岳城颇有些不习惯,舀了小半碗汤道:“什锦汤烧的不错,不过来吃一口?”

阮棠道,“胃口不好,不吃了。”

岳城挑眉,“你还能胃口不好?”

阮棠没好气地说,“没错,就是现在。”

岳城从她声音里听出一丝隐藏的赌气的成分,他拿了一块桂花糕,走到长榻边,在她面前晃了晃。一股清甜的香气就飘进阮棠的鼻子。她飞快地瞥了一眼。

岳城道:“今天给你吃多一点。”

阮棠看着他,在心里提醒自己,600年后的那个叫闻玺,默念了三遍后,她摇头,“不吃了。”

岳城深沉的目光看了她一回,吃完饭,丫鬟又进来收拾干净。

等人全部离开,房内又只剩下他们的时候。

岳城问:“白天做了些什么?”

阮棠道:“没做什么,到处闲逛。”

“没听到什么传言?”岳城又问。

阮棠想着府里仆役已经一半是生面孔,可别刚熟悉又要换,没提从仆役处偷听到他指婚的事,顿了一下后反问,“有什么传言?”

岳城目光在她脸上转了一圈。

阮棠理直气壮地回视他。

岳城转身拿了公文在灯下继续看。

阮棠一下午都想着岳城成婚的事,也没怎么想明白,此刻转头一看,见岳城在灯下看公文,脸上被灯光映地半明半暗,越发显得眉目深刻,英俊卓然。她心里那股酸酸涩涩的感觉又泛了上来。

岳城抬起头,正好看过来,两人目光交错,有一瞬的怔然。

阮棠不由有些心虚,目光漂移,从他的脸上往下,落到公文上,然后移开。她忽然拧紧眉头,立刻又看回去。

她突兀的动作让岳城疑惑。

阮棠从长榻跳下来,几步奔过来,伸手去够那份公文,扑了个空,她才反应过来,先去拉住岳城的手,指着公文说,“这是什么?”

岳城不答反问,“你看到什么?”

阮棠往他手里的纸上的字看过去。岳城立刻把手挪开。他手长脚长,阮棠根本够不到,“哎?”

“说!到底看到什么让你这么在意。”岳城道。

阮棠抿了下嘴,看看他又看看公文,道:“那上面的图我认识。”

不仅认识,简直是印象深刻,那是不死树的图腾。之前见到的都是陈旧的,从其他地方拓印下来,有些模糊,但岳城手中这个,却很清晰。

“你认识?”岳城意外道,“这是府军卫指挥使鲁明家的案子。你怎么会知道这个图案?”

阮棠当然不认识什么鲁明,不过既然出现了不死树图腾,和长生不死肯定脱不了干系。她看着岳城,认真地问,“什么案子,能和我说一下吗?”

岳城伸手拉了她一把,阮棠坐到他身旁。岳城把公文铺开摆在炕桌上。他身材高大,手臂展开,好像是揽着阮棠一般。

阮棠没有注意到,她已经完全被纸上的内容所吸引了。

作者有话说:不是我不想写章节名字,是现在为时已晚,必须格式统一(哈哈,想名字也是很苦的) 看到留言了,大家认真,仔细,深沉地想一想,一个人,经历六百年,性格能不变吗?(我没有剧透什么啊) 这是岳城年轻时候呢,血气方刚不得有一点(阮棠:作者君你摸着良心讲,只有一点吗?) 闻玺那已经算是老年了吧(闻玺弹出符箓:有本事你再说一遍) 反正就这样了,我不能剧透,你们仔细品

第511章

岳城带回来的公文其实是个卷宗,上面说的府军卫指挥使鲁明家的一个案子,鲁明三个儿子,其中二儿子娶的媳妇是翰林学士许家的姑娘,名叫惠娘。当今陛下如今推崇儒学,许家跟着水涨船高,许惠娘又是自小在应天府长大,闺中时就有贤名,与她交好的都是官家小姐,却说几日之前,她在家中办了个诗会,邀了几个好友前来,在家中热闹一番。可就在诗会结束后,所有人回家都毒发身亡,包括召开诗会的许惠娘。她的丈夫鲁明家二公子当夜也同时亡故。

这个案子发生六日之前,震惊朝野上下。大理寺审讯了鲁明家及许惠娘身边所有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因妒杀夫,因为鲁明家二公子上个月才娶了妾室回去,并十分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