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2 / 2)

唐新岚:“……”

唐新岚只好又翻出手机,把之前给自己办理经营许可证和注册商标的中介推荐给了曹书记,这种专业代办的中介非常方便,收费也不算高,乡镇干部们平时为民服务,这方面接触的确实不多,见有专业代办的,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

见他们依然一脸懵,唐新岚不由庆幸孙二叔把茶厂这件事情给揽过去了,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儿,为人民服务,乡镇干部们是专业的;开发产品想办法搞钱,孙二叔这样的职业奸商才是专业的,咳~

双弯镇政府也没有想到,他们这几年跑了那么多地方,接待了那么多投资商,最先落地的项目,居然还是唐新岚这小丫头引进来的!

“这丫头莫不是财神爷的亲闺女吧?”众人不免嘀咕起来,又暗恨当初那个写举报信的家伙,要不是他,说不定现在上唐村已经被打造成他们这里的电商第一村了!那样他们岂不是也能跟着沾光?

为了庆祝项目落地,镇里特意举办了一场签约仪式,日子就定在红泥沟惊现千年古茶树的新闻在国家台播放的第二天,蹭热度可以说是蹭的光明正大。

毕竟,谁也没想到红泥沟那些差点被当成柴火砍了的古茶树,有几棵经过专业测试,居然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其中有两棵双生老茶树,树龄达到了惊人的1200年!

哪怕是在国内,这两棵古茶树也称得上是宝藏级别了——沈兴海恨不得安排八百个保安日夜看守,生怕有人利欲熏心,跑来偷折茶树枝。

镇上趁机开了大喇叭全境宣传普法,严禁村里人偷折古茶树枝——这些古茶树可是他们全镇的财神爷,教授们说了,只要这些古茶树还活着,这里就是原产地的象征!

茶叶他们不懂,但正版和盗版的区别他们还是懂的,不就是有这几棵老祖宗在,他们这里的茶叶就都是嫡系正统了吗?血脉这不就高贵起来了?

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因为国家台的惊艳亮相,再加上唐新岚接连发了三个视频,借助两个农大教授之口,把这种茶饼和历史上那位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政治家的故事宣传了出去,孙二叔还特别大方地出钱给她买了个本地热门,红泥沟立刻变成了网红打卡点。

这下好了,不用沈兴海自己出钱雇保安,红泥沟乡组织了乡民日夜轮班,看守那些珍贵的古茶树,生怕那些省内省外赶过来蹭热度的网红把自拍杆戳到树上去……真是苦不堪言!

“幸好有你提醒,咱们先把金老先生一家接过来了。”看到红泥沟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头的场景,孙二叔也忍不住抹了一把冷汗。

最近他都在镇上村里两头跑,亲自监督茶叶厂项目,没想到唐新岚却跑过来提醒他,趁着那边还没被围堵,赶紧把老先生一家给接出来。

孙二叔虽然也玩手机,但毕竟不如唐新岚这个职业网红敏锐度高,不过他有个优点,就是一旦觉得某个人某些方面比他强,他就会虚心听对方建议。

想到唐新岚短短半年就积累了近百万粉丝,孙二叔当机立断,亲自带着司机,押了两辆大卡车去帮金老先生搬家。

事实证明唐新岚的预判是对的:就在金老先生搬家两天后,整个红泥沟突然涌入了大批网红,扛着自拍杆,恨不得把那些古茶树和金老先生家的土房子给拍上一万个视频!

金中福原本还有些舍不得,等到唐新岚给他看了老房子被网红包围的视频之后,老人家也暗暗擦了一把冷汗,觉得搬出来住也不错了。

最关键的是,金中福的大孙女现在也顺利转学到了镇中心小学,每天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坐着校车上下学,晚上回来还能一起去作坊那边写作业吃点心——金中福的老伴也被安排在作坊那边工作了,正好看着孙女,下班带回来,生活水平比以前在山里高了不止一点!

巧的是,茶厂的选址,恰好就在唐新岚那个仓库的前面,直线距离一百米都不到!

这几块地都是当初唐爸当村长的时候带着人整出来的,当时村里就想靠这几块地招商,要么村里投资做点产业出来,没想到兜兜转转,唐爸做村长的时候没做成的事情,不当村长,反倒给他闺女做成了……

“岚岚你快点!哎唷别管接待的事儿了,那帮人只要喝到茶就妥了!”孙二叔满头大汗地推开车门,连推带拉地把人给拽上车了。

唐妈见他们要走,赶紧拎着两个篮子塞到了车里,篮子里装的是她自己做的艾叶粑粑、米饺、糯米圆子和青豆笋干,还有两罐炒花生,今天孙二叔借着郑嘉树的面子邀请了几个茶界大佬过来品茶,实则是想蹭一下大佬们的名气,毕竟这帮大佬一句话,就能顶的上他们在省台砸几十万的广告费——唐新岚负责记录大佬语录,兼拍摄一下品茶的整个过程,作为后期的宣传素材。

“郑老师,只有在您这儿,才能喝到外边找都找不到的好茶呀!”一个手腕上缠着一串小叶紫檀手串的光头微微眯着双眼,陶醉地嗅着空气中淡淡的茶香,“唔,果真是传说中的幽兰香!”

“谁能想到呢,失传上千年的古茶方子,竟然藏在那么个小山沟里!”另外一个穿着土布大褂的中年男子凑近了桌上的茶器,看着郑嘉树小心翼翼地拿一个小竹刀从茶饼上撬了两块下来,忍不住拿起一小块放到鼻下嗅了嗅,赞道,“这怕是存了十年朝上的老茶饼了吧?”

“老徐你这鼻子还是那么尖哈哈,我这块茶饼是金老先生亲手炮制,存了正好十二年!”郑嘉树也有些得意,因为这意外发掘的古茶方子,他接下来三年的项目算是稳了,本人更是在茶界大大地出了一回风头,这帮老茶客,要不是闻着这老茶饼的香味儿,谁肯大老远的跑过来?

来了也没用!老金家剩下的茶饼子,除了他和老沈各得了三块之外,余下的全被孙老二那个奸商给软磨硬泡的高价买去了,这帮人如今再想喝,要么到他这里蹭两杯,要么,就只有去找孙老二那个奸商了。

正说着,孙二叔红光满面地进来了。

他也识趣,知道自己除了有那么几个臭钱,其他地方,这帮真正的文化人是瞧不上自己的,不过,他也是有备而来——替每位大师都准备了一块茶饼,拿精致豪华的礼盒装着,金光灿灿的,看着特别唬人。

唐新岚看着茶叶盒子上张牙舞爪的金龙,大片艳丽的牡丹花,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两下,悄悄抬头一看,果然大师们也露出了不忍直视的表情。

然而一想到这土掉渣的盒子里装的是现在市面上买都已经买不到的老茶饼,大师们不得不捏着鼻子,收下了这个差点闪瞎了他们双眼的土豪金礼盒。

唐新岚见他们把礼盒都堆在身后的竹床上,趁着装三脚架的机会,掀起一旁的多余的桌布,给这些金灿灿的礼盒盖住了。

真是再多看一眼,眼睛都要瞎掉了。

孙二叔真的应该请个审美靠谱的设计团队了……

第81章

有郑嘉树出面,这几位大师也很痛快地答应,等第一批茶饼面世后,他们愿意受邀来参加品茶盛典。孙二叔也很知情知趣,忙补充说想邀请几位成为茶厂的特聘顾问,厂里每年会给顾问们寄一份当年的新茶,请大师们指点。

说是指点,其实孙二叔就是想让大师们在请客的时候能让客人们也尝尝他们的茶叶,毕竟这帮大师平时结交的都是非富即贵,那些人,才真的是他的财神爷呢。

唐新岚在一边听得无聊,不过,真到了品茶环节,她才真正感受到了真正的茶学大师的功底:一举一动间,优美的像是行动的艺术品,对茶叶的品鉴也各有见解。

机会难得,唐新岚干脆就坐在镜头后面,一边拍,一边听着大师们从更专业的角度对金老先生家传承下来的古茶方子进行了系统的点评,决定回头就写个吹捧的帖子,发到茶厂刚注册的官方账号上去!

品完茶,大师们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拜访那位金老先生。

金中福正在厂里教几个新收的学徒处理茶叶,过了端午节后的茶叶,就算是夏茶了,夏天的茶叶口感没有春天的头茬春茶甜润,然而炮制好了,却另有一番苦尽甘来的醇厚余味——孙二叔听说夏天的茶叶也能做茶饼的时候,简直恨不得扑上去亲老人家两口,这可真是他的财神爷呀!

夏天的茶叶,原材料便宜呀!反正做成茶饼子,黑黢黢的,在孙二叔看来和春天做的没有任何差别,据金老先生说,有些老茶客还就喜欢夏天出的茶饼,说是比春茶喝着带劲儿。艾玛,甭管怎样,反正看样子这茶园里的茶叶,除了冬天之外,一年起码有三个季节都能用得上!

这下子,别说孙二叔了,就连唐新岚都忍不住想去种个几十亩茶叶了。

这哪里是茶叶呀?这分明就是金叶子!

一帮大师见到孙二叔的时候,一个个的恨不得捏着鼻子,怕沾染上了铜臭味。一见到金中福,却乖的跟孙子似的,一口一个金老先生不说,居然也不嫌弃茶厂的板凳太脏,抢到板凳的坐板凳,抢不到的干脆就站在边上,看着金中福教学徒们鞣制茶叶。

制作茶饼的茶叶不像炒茶,工艺繁杂,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如果说炒茶的师傅是茶界的大学生,那么,像金中福这样的老师傅,就绝对是茶界的博士后了……别看程序都差不多,每一步该做什么,那都是有讲究的。

金中福答应了孙二叔,会帮他教出一批熟练工来负责茶叶的初期加工,至于后面的茶饼配方,他会亲自动手。因为全程纯手工制作,所以,厂里的顶级茶饼,注定了不可能量产——孙二叔也不允许量产,量少才能卖个大价钱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