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乡村教师》(2 / 2)

啊?

这段时间他主要思考怎么写好长篇小说《渴望》,毕竟没看过电视剧,只知道大致故事梗概,里面的各种人物,以及主要情节都要仔细考虑,连大纲还没弄好,又被通知来成都。写什么科幻小说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

但是电话里怎么能这么说?

上一次在《科学文艺》编辑部还当着众多科幻迷的面信誓旦旦说自己不会放弃,正在准备下一本科幻小说呢。

而且说还有了初步构思!

于是夏红军笑着回答基本上草稿写好,要不明天我拿过来让你提提意见?

“好啊,我一定拜读!”杨筱电话里很客气。

得,跳什么舞啊,写小说吧…

看到夏红军头也不抬奋笔疾书,北岛也不好过去看,自己一个人出了房间。

当初夏红军在银河奖的颁奖仪式上,说自己下一步小说准备写关于地球或者关于教师的科幻小说,并没有完全确定。

其实他指的的是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或者《乡村教师》。这两部小说在来到这时代之前他都看过,而且还看过《流浪地球》电影。

这可算的上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好莱坞水准的科幻大片,拍的非常震撼。但内只是原着中带点燃木星那一小部分情节。

原着比电影更加冷酷和震撼。

就小说的第一段,夏红军看就震惊无以言表。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有人说,当灾难降临时,美国人寻找新的地球如《星际穿越》,而中国人选择拯救地球,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解决方式。

不过,最终夏红军选择了《乡村教师》,

内容并不复杂:

身居僻壤山乡村古教师李宝库已经时日无多,社会的磨难,生活的阻力,无穷无尽的且无法颠覆的让他感到绝望,但是从自己恩师那里继承的承诺与信念。让他始终心系村里4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并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孩子贡献出最后一份心力与生命。

而就这这个时候,数百光年外,一场持续两万多年,涉及整个银河的战争即将结束。

获胜的碳基联邦为了防止敌人硅基帝国死灰复燃,决定以制造横跨数百光年的恒星空白地带来囚禁对手。

这也代表着归属这些恒星的行星以及行星上的生命的灭亡。为了银河系中其他大多数的碳基生命,联邦的除星行动冷酷而无慈悲。唯一能逃过这场绝对毁灭的方法就是被发现的生命是否已经具备足够的文明水平并加以证明。

临终前,李宝库拼尽最后一丝力量将牛顿三大定律定理篆刻进四个孩子的脑海中。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四位学生马上将被选为碳基联邦文明等级测试的询问样本。他更不知道,自己刚刚让学生们背下来的力学定律,最终从碳基联邦的除星行动中拯救了地球文明,以及整个太阳系。

危机过去,四个孩子独力埋葬了恩师,然后带着老师对自己的期望走入明天的生活。大雨过后,孩子们为李老师手写的简陋墓碑已变成一块无名的破木牌。

然而人类文明的延续,人类文明本身,就是对李宝库以及他从事的教育工作最好的祭奠。

夏红军决定写这个。

还有去年(1985年),中国设立了教师节。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