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1 / 2)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6206 字 2021-11-06

嬷嬷听到老夫人的声音,这才放行。

白善宝跑进来,先给祖母和伯父行礼请安,这才上前抱住刘氏的胳膊道:“祖母,我要去满宝,她的房间昨天晚上掉了好多瓦片。”

“你是想去凑热闹吧?”

“才不是呢,您又不让我去上学,那就让我去看看她吧,而且她爹受伤了,她哥哥们也受伤了,您不是说要睦邻互助吗,我得去帮一下他们呀。”

“好,”刘氏略一思索道:“他们家受伤的人多,让大吉带一些伤药过去。”

又对嬷嬷道:“你着人去领些银钱,算了,还是用铜板吧,给昨日受伤的每一户人家都送一些去,周金一家损失最严重,就给他们送上五两银子吧,其他家,一家二百文。”

不是很多,仅够看病吃药而已,但也是她的一点心意。

她可以感觉得到,来的这三人不仅仅是为了找周银,也是为了找他们,她从他们身上感觉到了危险。

而有一件事,她谁都没告诉,包括儿媳妇郑氏。

老周家也在说钱的事。

和刘氏轻描淡写就可以拿出扶助的银钱不同。

老周家是钱氏先把装着钱的盒子拿出来,看了一眼里面的铜板,老周头就知道不够,其他人当然也知道不够。

于是小钱氏回屋把私房钱拿了出来。

二房三房见状,也把私房钱拿出来了,方氏也拉着周四郎回去取钱。

周五郎和周六郎见了,就溜去找满宝,“我们存的钱呢?”

要说家里谁最富裕,那一定是周五郎和周六郎了。

满宝把他们的钱盒子给他们,俩人恋恋不舍,但还是抱着去了正房。

满宝也带上了自己的钱盒子。

聚少成多,看到这么多钱,尤其是老五老六的积蓄,不仅老周头,钱氏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老周头看了看,又看了看,最后忍不住一巴掌拍在周五郎的脑袋上,“行啊你,竟然存下了这么多钱,怎么存的?”

要知道他可是时不时的就查一下俩孩子的私房钱,平时也没少从俩孩子手里抠钱,他知道俩孩子在满宝那里存有钱,却没想到有这么多。

话说去年建新房子的时候他们不是出了不少了吗?

周五郎摸着脑袋叫道:“这是我娶媳妇的钱。”

第238章 人情

正想把钱都倒在一起的钱氏闻言顿了一下,她皱起眉头想了想,看了一下周大郎交上来的私房钱,她便伸手从周五郎和周六郎那儿取了同样的数目,剩下的都还给俩人,道:“你们自己存着吧,家里困难,不能把所有的钱都放在一起,老五说得对,等你们说亲的时候,家里要是有钱,自然会给你们出,要是没钱,你们就先用自己的积蓄垫上,以后公中有了再还给你们。所以你们还是得有自己的积蓄。”

她道:“你们大哥二哥三哥娶媳妇都是家里出的钱,你四哥娶媳妇用的是你们大姐的,这份钱也由我们公中还,以后你们娶媳妇自然也是公中出钱。”

“家里孩子多,真要一碗水端平很难,但我会尽量端平的。”

周五郎就有些不好意思,道:“娘,反正我们现在也没要说亲,先给家里应急吧。”

钱氏摇了摇头,“差不多够了,你们出和你们大哥一样的数就行,说起来这事还是你们吃亏了呢。”

既然老五老六都这么干了,钱氏当然不可能全部收下周喜的钱,她也只取了和周大郎一样的数目,剩下的还回去,“你是归宁的女儿,手上得时刻有些钱。”

周四郎拿出来的钱,钱氏则只取了那些铜板,剩下的给他拿回去,道:“你大嫂他们的嫁妆我都没用,更不能要你媳妇的嫁妆,拿回去吧。”

周四郎交上来的钱是最少的,不过这半年他是没怎么出去挣钱,钱氏就说他,“你也上点心儿,看看你弟弟妹妹们。”

周四郎羞愧的低头。

满宝的钱也不是很多,但钱氏也没全拿,给她抓了一把让她自己存着买东西吃,剩下的才收下。

钱氏把周二郎、周四郎、周五郎和满宝叫到跟前,一起将这些钱整理出来,大家各自的钱本来就是一百一串的串着,已经串好的放在一边,零散的聚在一起数出来继续串。

然后钱氏就对着昨天晚上统计的数字看。

他们是不知道写字,可却有自己计数的方法。

钱氏道:“一共伤了十八个,伤轻的,给个五十文就差不多了,重一些的,得给一百文吧,像大亮和大谷,被踢得不轻,又开了口子,至少得二百文……”

她让满宝一笔一笔的记下来,然后算下一个总数。

一共得需要两千三百五十文,钱氏松了一口气,钱是够的。

算好了钱,她便叫一众儿子儿媳过来,开始分派任务。

周大郎伤得比较重,不能出门,其他人,老周头带着满宝和钱去看伤得最重的,周二郎和周六郎则带着钱去看伤得不是特别重的,周三郎则和周五郎去看伤得最轻的那一拨人。

“虽然带了钱,但也不能空着手就上门,”钱氏问小钱氏:“家里还有鸡蛋吗?”

“今天早上从鸡窝里捡了十一个。”

“太少了,不够,”钱氏从钱盒子里零散的那些铜钱拿出来,数出七十文来,又多拿了两串钱交给冯氏、何氏和方氏,道:“你们去村里走一走,每家每户都去看看,谁家有鸡蛋的,买回来,这是一百八十个的钱。”

全村都未必有这么多鸡蛋,所以钱氏道:“有多少买多少。”

三个儿媳应下,连忙出门。

钱氏又让小钱氏去找出一些篮子来,道:“每个篮子上放两斤的米,分成十八个篮子。有些事不好说出口,但我们心里得明白,人家是为我们受的伤,该谢的谢,该有的礼节也得跟上,别说这其中的恩情,便是乡里乡亲的,这些也是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