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节(2 / 2)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6826 字 2021-11-06

崔氏这才醒过神来,是啊,所以她为什么会来?

想到临出门前杨和书冲她露出的笑容,崔氏俏脸微红,连忙低头掩饰道:“今日正好出来走走。”

她看向满宝,笑问,“你说我们应该买些什么药?”

“这会儿准备些时疫的药吧,再有些治风寒,咳嗽和发烧的药就差不多了。”满宝说着心里便有了药方,一个一个的报出来,郑掌柜便和药童一起抓药。

满宝道:“每样都只抓三副就好,两副药若是没有缓解,还是该当地请个大夫看看比较好。”

郑掌柜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在这儿抓药的时候,杨县令却把自己的心腹给叫到了书房,白善和白二郎分别将东西包好了交给杨县令。

杨县令将包裹放到桌子上道:“你们一起出发,但分两路进京,一路沿途安排好唐夫人的食宿,一路则直接到唐大人府上,将这包东西和我这封信一并交给唐大人。”

心腹们低声应下。

杨县令顿了顿后低声道:“这东西极重要,若有人截留,宁毁不留。”

心腹们还以为是和往常一样的信件,闻言心中一紧,连忙低头郑重应下。

杨县令这才点了点头,挥手道:“去吧。”

为首的一人便上前拿了包袱,将信放进怀里后离开。

这些人出了书房就去马厩里选马离开,唐夫人没多久就知道了,她的大丫头低声禀报:“……一共是六个人一块儿走的,骑的都是好马。”

唐夫人哼了一声道:“就给我打点客舍就要六个人,杨长博果然看重情义。”

大丫头默默地不敢说话。

唐夫人甩了甩帕子道:“算了,总有一天我会知道的,去收拾东西吧,我们回京。”

“是。”

第897章 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大家在城门外送别唐夫人母子,看着马车渐走渐远,站在一起的五个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崔氏一松气就觉得不对,抬头对上杨县令的目光,连忙解释道:“妾身是叹息,表姐一走,家里便少了许多热闹了。”

杨县令对她笑笑,并不介意她心口不一,反正今天他肯定会保持这样愉悦的心情的,总算是把那个祖宗送走了,下次唐知鹤再想让他媳妇过来罗江县住,想都别想。

两个大人表现得内敛,满宝三个小的却表现得很外放,车一走,他们就高兴的欢呼起来,活泼得不得了,白二郎夸张的拍着胸脯道:“总算是走了,再也不用担心火会腾的一下烧到我身上了吧?”

满宝和白善深以为然的点头,一个道:“我们也回家吧。”

另一个跟着点头,“我们这么久没回家,祖母他们肯定会担心的。”

白二郎道:“担心不担心我不知道,但一定会很生气,不知道我爹会不会罚我。”

白善道:“堂伯罚不罚你我不知道,但我祖母肯定会罚我的,先生肯定也会罚我们的。”

毕竟说好了最多进山五天,结果他们直接出来半个多月,除了周四郎偶尔从村里来给他们送东西,我们通过他把东西往回送一些讨好长辈们外,他们一次都没回去过,因为怕被骂,甚至连信都没写过。

三人欢喜的心情一顿,又有些忧愁起来。

满宝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其实唐夫人走不走和我们关系不大呀,因为她不走,我们也要回家了呀。”

白善和白二郎与她相视一眼,竟然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所以他们有什么可高兴的?

杨县令在一旁看了全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崔氏还是第一次看见他笑得这么开怀,一时看呆了。

满宝却觉得杨县令很无良,他肯定早想到了,却没有提醒他们,反而一大早的叫上他们一起来送唐夫人。

于是三人齐齐横了他一眼,然后道:“事情办完了,我们要回家了。”

杨县令总算是收了笑,脸上还是灿烂的笑着,和煦的点头道:“回去领罚后乖乖读书,剩余的事就不用你们管了。”

满宝很好奇,“你们到底要怎么对付他呢?”

杨县令就用手指抵住自己的嘴唇嘘了一声,眼中带笑的道:“大人间的事,小孩子少问。”

满宝三人同时“嘁”了一声,知道这是不让他们在外头谈起这事,他们也不再提,想着回家的事便不由侧头看向他们回家的路。

满宝道:“既然都出城门了,我们干脆就回家吧。”

白善点头,“免得回城再出城浪费时间。”

白二郎是没什么问题的,就觉得皮有点儿紧,于是问道:“我们要不要去成衣铺里买些护膝,或夹衣之类的。”

白善:“没用,要是先生打的话,多半是要打手心,你还能拿布把自己的手包起来吗?”

“可以是可以,就怕先生给拆了更用力的抽。”满宝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

白善和白二郎一起冷漠的看着她,“别以为你是女孩子先生就不打你。”

三人说着就要招呼大吉一起回家,崔氏没想到他们如此洒脱,竟然说走就走,连忙挽留。

杨和书却挥手道,“回去吧,你们出来的时间的确够久了,嗯,这辆马车借给你们回去,送回来的时候给我摘些菜蔬,春天菜蔬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