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节(2 / 2)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6221 字 2021-11-06

庄先生道:“打听打听这次学子的情况,还有出题的人是谁,这几天你们就哪儿都别去了,安心留家里与我一起读书准备应考。”

白善和白二郎觉得压力倍增,只有满宝还是以前的学习强度,她咯咯一乐,庄先生就看向她,她立即脑袋一缩,小声道:“先生,我还得安顿我哥哥侄子们呢,还得去一趟济世堂。”

庄先生这才把目光从她身上移开,满宝悄悄松了一口气。

就在白善他们去爬山的时候,周五郎和周六郎也把周围熟悉了一下,找到了卖菜蔬的地方,了解了一下京城的菜价。

别说,京城的菜还真比他们乡下的贵,但肉却比他们的略便宜些。

俩人领着大头和二头,嗯,出门在外得叫他们的大名,周立重和周立威了,两个大的领着两个小的在这一个坊里转了一圈,发现这儿人有些少,基本没有蹲街边等活儿干的苦力。

比他们早来几天的刘贵道:“这是内城,你们要找那样的地方得往外城去。”

“外城远吗?”

“不远,出了我们坊的南坊门就是外郭城。”

周五郎便决定明天出去看一看,满宝也要跟着去,“我要去济世堂。”

刘贵就笑道:“满小姐,小的打听过了,济世堂在京城里一共有四家,我们坊里就有一家,您想去哪一家?”

满宝眨眨眼,问道:“找一个叫郑阅的大掌柜,他在哪个铺子?”

“那还真巧,他就在我们这一坊的济世堂里,他是济世堂的二东家,听说京城的四家药铺都是他管着的呢。”

满宝便笑着连连点头,“没错,就是他,纪大夫说了,进了京城就找他。”

于是第二天,老周家的人就分开行动,周立君留家里熟悉邻里,周五郎他们去外城逛一逛,满宝则被大吉送着去坊里的济世堂。

满宝本来想自己背着小背篓去的,但白善不放心,大吉也坚持送她。

反正少爷在家里不出门是安全的,其他人出门应该也不会有危险,但满宝却不一样,这一个,不论是危险找她,还是她去找危险,都出不得差池,所以他还是看着吧。

京城的济世堂可比益州城的还要大,上下两层楼,门开得特别大,连门匾都显得比益州城的气派。

满宝跳下马车,背着背篓仰头看了一眼门匾,再次确认没走错后就看向门庭若市的济世堂。

大吉将马车停在旁边,走到了满宝身边,满宝这才和他感叹道:“连病人都比益州城的多,京城的人这么爱生病的吗?”

大吉:“京城人多。”

“这倒是,但京城的药铺也多,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见一连三家,连对面三家都是药铺扎堆在一起的。”

没错,刚才才进这条街道满宝就闻到了浓浓的药香味,然后探头往外一看,发现济世堂被左右两家药铺夹在中间不说,连对面三家铺子也都是药铺。

满宝仔细的对比了一下六家的生意,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济世堂的生意不是最差的。”

虽然看着也不是最好的,但不上不下才是中庸长久之道不是?

满宝背着背篓进去,她左右看了看,共有三个门帘子,每个门帘子前都或坐或站了不少病人,应该是在等待看病。

再往柜台看去,正有一个青年,三个少年在后面,一个算账,三个则接了药方快速的拿药称药,忙碌得不行。

满宝从怀里将纪大夫的信取出来,正要上柜台去问话,一个老太太伸手拽住她道:“小娘子怎么不排队?”

满宝顿了一下,转身走到她后面默默的排起来。

老太太见了这才满意,训她道:“看病取药都要排队知道吗,我们这么大年纪都排着呢,你们这些小年轻怎么反而往前头插呢?”

满宝点头表示认教。

排了两刻钟才轮到她,老太太将药方交上去,交了钱后站到一旁等着抓药,满宝便跨步上前,将信递给算账的青年,“我是益州城纪大夫举荐过来的,我想见一见郑大掌柜。”

青年闻言抬眼上下打量了她一下,笑问,“小娘子是姓周吧?”

满宝点头。

青年笑道:“大掌柜收到了纪大夫的信,一直在等你呢,”他看了一眼排在她后面的人,想了想后将信递给她,叫来一个抓药的少年道:“你先停一停,带周小娘子去后院找大掌柜。”

“是。”

一旁的老太太惊讶的看着满宝跟着抓药的少年去了后院,半响才回过神来,她忍不住问青年,“小郑掌柜,这是你们家的亲戚呀?”

小郑掌柜笑道:“不是亲戚,但是朋友,她也是个大夫。”

“哎呀,你们药铺还有女大夫呀?”

小郑掌柜笑了笑,没说话。

第923章 合同

满宝与济世堂的渊源可追溯到六七年前,但她真正的开始了解济世堂,还是去了益州城以后。

济世堂东家姓郑,出过太医的,听老郑掌柜说前年他们家嫡支的一个子弟就进了太医院。

也因为东家姓郑,所以各地管着济世堂的掌柜基本都是郑家人,只是老郑掌柜属于很偏的旁支了。

但他能力不错,所以才能掌管益州城的济世堂,甚至整个剑南道都属于他一派的。

可他再厉害,也不能与京城济世堂相比。

来前,纪大夫就给她写信,告诉她,京城的郑阅是郑氏的二房,同出于嫡支,因为进入太医院的郑睿是郑阅的亲弟弟,因此现在郑阅掌握了很大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