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节(2 / 2)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5720 字 2021-11-06

他怀疑的看着满宝,“三头能读好书?他可调皮得很,不怎么坐得住。”

“我看过他的功课,比立重立威读书时候可强多了,”满宝道:“村里的学堂已经不怎么适合他了,就算不去京城,他也该去县城里读书了。”

她道:“既然都要离家读书,不如去更好一点的地方,京城的先生和书都比县城多很多。那里聪明人也更多,他见到的都是聪明人,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的。”

周大郎:是这样吗?

周大郎就三个孩子,大头周立重今年留在京城看铺子没回来,下次要回来估计得年尾了。

大丫出嫁了,三头再走,他身边可真的没孩子了。

不过周大郎也只犹豫了一下便点头,“行吧,这事得和你大嫂说一声。”

反正他们夫妻俩现在还年轻,父母也都还在,并不用孩子跟在身边孝敬。

满宝就道:“大嫂已经知道了,只要大哥答应就行。”

周大郎:“……你大嫂什么时候知道的,我怎么不知道?”

满宝便笑嘻嘻的撞了撞大哥的肩膀,“这不是大哥没答应,大嫂不好说吗?现在大哥答应了,晚上大嫂会和你说的。”

周大郎:……

找完了周大郎,满宝转身就去找周二郎,也和他说悄悄话,“二哥,三丫她说她不读书了。”

周二郎不信,“不可能,上次她娘让她回家和你大嫂学厨艺,她还说以后要去县城读书呢。”

周二郎有些头疼,以前三丫挺乖的,胆子也有点儿小,结果每次二丫回来都悄悄的撺掇她,然后她就越来越喜欢读书,人也变得机灵强硬了不少。

这本是好事,但太强硬了就是坏事了。

满宝道:“是真的,所以我要带她在身边,打算教她医术。”

周二郎一愣,问道:“学医术吗?她能学?”

“怎么不能,她比三头还聪明呢,读书也比三头厉害,肯定可以学会的。”

周二郎便想也不想的点头道:“行,你带她去吧。”

周二郎都答应了,更别说冯氏了。

她是最想让女儿学会一门手艺的人,学厨艺和做账都很好,但如果可以和小姑学医术,那就更好了。

冯氏高兴的往三丫的红包里多塞了几个铜板。

然后满宝去找周三郎。

周三郎一听说三头和三丫都跟着去京城,便想也不想的点头同意四头跟着去了。

老周头和钱氏是最后知道的。

满宝直接一句话通知他们,“大哥,二哥和三哥他们都答应了。”

老周头:……

他最先反应过来,问道:“他们花销的钱谁出?”

满宝笑眯眯道:“爹,我出去花销的钱也都是公中出的,那当然还是公中出了。”

别看满宝钱多,似乎不用家里出什么钱,但他们在路上的花销,到京城租住的房子,都是周五郎和白家商量着三家分担,用的都是老周头给的钱。

他们到京城后每个月交给容易做饭做菜的钱也都是周五郎交的,更别说满宝穿的衣服,鞋子之类的,这些都是二丫找人给做的。

钱当然也是周五郎付的了。

他们这一家子在京城的花销也都是从公中出,二丫记账的时候都会记上的。

老周头:……

钱氏心里暗暗算了一笔账,对老周头道:“没事,京城的铺子应该能负担得起。”

所以,相当于京城铺子赚的钱,分到公中的基本要花光,不可能再给到家里了。

第1359章 吃喝

老周头心疼不已,“不能让他们各房自己出吗?”

钱氏忍不住瞥了他一眼,“行了,我和他们说,孩子们的束脩和吃住都是公中的,但其他的,得他们自己买。”

她并不怎么把这事放在心上,“反正这些钱挣了也是要分给孩子们的,从公中出也没什么。将来六头他们长大了也这样,等我们死了他们兄弟再想着分家的事吧。”

这么多的钱留在公中,每年还都要分,不然一直积存在公中,年月久了,怎么分也是问题。

还不如现在边挣边花,各房的钱各房自己拿着,怎么花看各人,他们这边只要存着钱给老六和满宝成亲,他们俩这一辈子的大事就算都完成了。

这么想着,钱氏对老周头道:“我和刘老夫人说过了,满宝年纪还小,要多留几年,所以她的嫁妆可以慢慢攒,但这次老六的聘礼得备好送去了。”

满宝其实还有点儿想法的,“爹,娘,要不你们也去京城吧,和人邱家说亲,你们总得去吧?”

“有你四哥他们呢,”钱氏道:“既然你和老四老五都说邱家好,那就是好,等下一年过年的时候带回来给我们看看就行。”

她道:“我们年纪大了,就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