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节(2 / 2)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6409 字 2021-11-06

好半响萧院正才咽下口水问,“这话你不会也对陛下说了吧?”

“才没有呢,我又不傻,当时殿里还有许多伺候的人呢,起居郎不知道在哪儿窝着,我才不要在史书上留下奸佞的名字呢。”

萧院正就松了一口气,不然,就算她是五品修撰,就算她年纪小,他也得代太医院罚她。

“这话可不许再说了,尤其是对着陛下和皇室中人,不然他们真的贪口腹之欲出了什么事,你我都担待不起。唉,过两日魏大人就又要上谏了。”

“多吃了几个甜瓜而已,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肠胃发炎也是会死人的。”见满宝一脸惊诧的模样,萧院正就摸着胡子道:“喝水都能死人,更别说吃甜瓜了,这很意外吗?”

“可这不都是意外吗?”满宝道:“喝水死人到底是极少数,怎能放在有因可循的案例中呢?”

萧院正:……我和你谈意外,你跟我论医理?

萧院正顿时不太想和满宝说话了。

见她有絮叨下去的趋势,萧院正立即抢在她之前开口,“周小大人还不回崇文馆吗?我看这天色渐暗,各宫就要落锁了吧?”

满宝这才惊觉时间过得飞快,这会儿天都快要黑了。

她立即起身告辞飞快的离开。

她到底年纪小,出了太医院,拔腿就往东宫跑,一点儿也不注意形象。

在宫中疾跑也是忌讳,但沿路的宫人看清楚是满宝后,再抬头看一眼天色,默默地当没看见。

满宝一溜烟的跑进东宫,这才停下来出气。

白善正拿着一本书在不远处看,顺便等她。

见她跑进门来,便“哎”了一声问道:“你去做什么了那么晚才回来?”

他道:“今日你的弟子刘医女还特地找到崇文馆去,说是有两个病症拿不准想要请教你,结果你不在,郑太医跟着去看了。”

满宝顺了气后道:“我今天去大明宫了,坐船过去的,还和明达长豫她们去摸野鸭蛋了,你不知道,大明宫那边可好玩了,它不像这边已经划好了道儿,人只能走人道,那边许多地方都还荒着,但为了不难看撒了许多的草种,其中有些月季长得特别好看,到处都是草……”

她这两天还挖到了三株这边皇宫里没有的植物呢,科科扫描了一下,发现靠近山脚的那边还有不少没收录过的植物呢,可惜这一时半会儿的她还到不了那边。

第1526章 因甜瓜而起

白善给满宝留了晚饭,就放在她的屋里热着。

趁着宫里的院门没落锁,还能自由的行走,白善跟着她到了她房里,看着她从炉子上把饭菜拿下来,道:“先生今日没课,在书楼里看了一天的书,我听人说,崇文馆没给先生安排其他的任务。”

满宝道:“不急,等他们知道了先生的本事,自会让先生参与修书的。”

崇文馆的侍讲们也不是单给他们讲课而已的,平时也要做些修撰或注解的工作的。

还有做一些文字研究等,偶尔还要到詹事府里帮忙查找整理材料,就好比弘文馆里的学士要去六部听差或御前行走一样。

也很忙的。

但现在庄先生就很清闲。

工作清闲并不是好事,那代表着你的能力没被认可。不过满宝不觉得有什么,她刚当大夫时也很清闲,没几个病人愿意找她看病,但时日久了,本事显露出来,不仅病人喜欢找她,连大夫都喜欢找她了。

“所以时间能见证一切,”满宝道:“且等着吧,先生不会着急的。”

庄先生才不着急呢,他每天在书楼里看书也很自得其乐,他三天才两堂课,一堂《孝经》,一堂《道德经》,而且太子还不上《道德经》,他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没多少忌讳。

别说,除了讲《孝经》时比较纠结外,庄先生没什么烦恼了。

本来隐隐有些看他不起的崇文馆侍讲编撰们在见到庄先生的花白胡子后,哪怕秉持着尊老爱幼的传统也不能像对新人一样的指使他干粗活儿。

毕竟,孔祭酒是馆事,崇文馆里的侍讲也多学儒家经典,便是不能做到老吾老,尊老还是做得到的。

何况,人家还有三个嫡亲弟子在崇文馆里呢,不说周满的官品,就是看在白善的面子上也不会有人特意为难他。

不错,看在白善的面子上。

虽然才入学不到一个月,但馆里的侍讲们已经发现了白善的聪慧,除了偶尔提的问题刁钻些,让他们难以回答外,这孩子是真的聪明。

连杨和书都忍不住私下和唐县令说,“他要是早生十年,刚好能与你做一对,一起闯荡国子监,孔祭酒说不准真的会忍不住将你二人都逐出国子学。”

唐县令一听就知道白善有多刁钻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没两天,他进宫办公时便忍不住转到崇文馆来看他们,“我家庄子里的瓜果熟了不少,可惜你们都在皇宫里,不然还可以给你们送一些。”

满宝还在念念不忘皇帝吃的甜瓜,问道:“有甜瓜吗?”

唐县令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点头乐道:“本来没有的,不过现在京里有不少人卖甜瓜,你要吃,等你们下次休沐出宫,我给你们买一些。”

去年的这个时候满宝他们还没进京来呢,因此不知道京城这会儿就盛产甜瓜了,忍不住问道:“京城的甜瓜这么早熟吗?”

“不是,”唐县令压住笑道:“也就是一些庄子提前在屋里或温汤附近种的熟了,其他的估摸着还得再等上十来天才出来呢。”

“那怎么京城街上就有卖了?”能够在温汤附近种甜瓜的人家会往外头卖吗?

而且那价钱怕也不是一般的甜瓜能比的吧?

唐县令笑道:“本来这些甜瓜多是留着自己吃或送礼用的,卖出去也不赚什么钱,但从昨日开始,京城便冒出了好些商贩,拿着甜瓜说是陛下都喜欢吃的甜瓜,一个便要半两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