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节(2 / 2)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6658 字 2021-11-06

他道:“不是说他以前受了很严重的伤,连脚筋都被挑断了吗?我们也得问一问人的身体怎么样,万一不好……”总不能让他闺女早早的做了寡妇不是?

冯氏一想也是,立即不急了,“对,问一下小姑。”

周四郎刚才腾腾冒起来的心思就收敛了一下,他点头道:“也行,那我回头再和他谈谈。”

主要是得问清楚,他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

周立重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了,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围着周立君看,“二妹,向公子是那个意思吗?”

周立君心烦意乱,“我怎么知道?”

她一直把人当英雄、当朋友、当合作伙伴,谁知道人家是往那方面想的?

而且只是暗示,又没明说,这让她怎么说?

冯氏风风火火的从另一边过来,拉了周立君就要回屋说话。

周立君在心里叹息一声,觉得自己真是运气不好,本来想着借周立威的婚事先躲过今年的,谁知道反倒是她被挡在了前面。

周立君任由母亲拉到屋里,乖巧的坐在桌前看她关上门。

冯氏关心的问道:“二丫,你老实说,下午的时候我们问你,你脸都红了,你是不是也喜欢那位向公子?”

真是失策,周立君在心里权衡了一下,觉得此时承认对自己没多少好处,说不定没有的事儿真被板上钉钉了,不说向铭学是不是那个意思,真是,她也不乐意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就定下了。

于是摇头,“娘,我一直当向大哥是英雄的,没想过要嫁给他?”

“为什么?”冯氏问道:“你四叔说他读书好,家中田产铺面都不少,除了年纪大点儿就没别的毛病了。听说他年纪很小时就考上府学了,就跟你小姑父差不多。”

“差远了好不好,”周立君想也不想道:“向大哥是聪明,也重情重义,但读书上还是差小姑父许多的,小姑父现在十六岁都要参加进士考了,他当年才上府学呢。”

又道:“四叔说的那些话您听听就行,别认真,朝廷是还了他一些铺面和宅子,但那些铺面位置都不太好,或是被强硬腾空的,别说卖不出去,连租都不好租,现在大多是关着门,或是给他的人开着做点儿小买卖而已。”

当年跟着向铭学的那些人,在益州王死后他就开始遣散,有给了钱送回家的,也有给了田地和铺子安顿下来的,剩下的才是现在跟着他到处走商的。

当时他身上没多少钱,遣散的钱就是卖的宅子和一些铺面,不能卖的大多送给了想要安居的族亲和手下,他收回来的不少土地也是这么分了人的。

“不过他的确有许多地的,还都是好地,”周立君道:“当年他家的地好,益州王拿到手后一直是自己拿着的,所以益州王被抄家后那些地直接返给了他,还有他那些族亲的地,也都给了他。”

所以向铭学别的不多,地的确是多。

所以……周立君有点儿心动呢,她竟然看中了人家的财,想想就烦躁。

冯氏却是怀疑的上下打量她,问道:“你怎么这么了解?”

第2042章 听到

周立君理所当然的道:“他说的呀。”

她道:“这事儿不仅我知道,大哥二弟还有四叔他们也全都知道。”

从京城去草原,一路上要经过这么多地方,既要进货也要不断的出货,他们每日都要呆在一起,尤其是进了草原后,为了戒备马帮,大家是一起露宿的。

她是姑娘家,可以单独有个帐子,却是被他们几人的帐子围在中间的,夜里大家围着篝火时可不得说些闲话?

正经事儿也就这么多,说不了多久呀。

所以时日一长,不仅他们叔侄几个知道向家的底细,向铭学也是知道他们老周家的底细的。

何况,两家最大的秘密还是重合的,又全都公开解决了,两家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冯氏一听,若有所思起来,“那就是知根知底了……”

周立君一听,害怕她娘直接给她定下了,连忙道:“娘,这么大的事儿得问过小姑吧?”

她可还管着小姑的职田和家里的账务呢,说真的,要不是世俗不允许,她是真不想嫁人,主要是她现在就过得很好。

可惜,她要是真的一辈子不嫁,以后生意怕是也不好做,尤其是需要接触一些女眷的生意。

周四郎急匆匆的去找向铭学。

向铭学已经提前和厨房要了一些酒菜,见他来了便伸手道:“坐。”

周四郎默默地上前坐下,就盯着他看。

向铭学执壶给他倒了一杯酒,不等他问便大大方方地承认道:“我是想求取立君的。”

周四郎:……我把你当兄弟,结果你想当我侄女婿?

但是……

周四郎认真的看了看向铭学,说真的,和他进出草原两趟,这门亲事他私心里还是很赞同的,不然也不会明贬实褒的在二哥二嫂面前夸了向铭学一顿。

可是,他也不能坑侄女,于是他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放下杯子问,“你喜欢我侄女?”

向铭学毫不避讳的点头,他顿了顿后解释道:“其实我以前是真的当立君是侄女的。毕竟从周太医那里算,我的确是长她一辈。”

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心思不纯的。

因为周满的关系,向铭学也一直和周四郎他们几个同辈相称,但去年他们一起进入草原,为示亲近,周四郎让侄子叫他叔,周立君也要跟着叫时他才觉得别扭。

他见过的人多,但像周立君这么能干的女孩儿,也只有一个周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