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节(2 / 2)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6207 字 2021-11-06

“今年都考不中,明年更考不中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考生抹着眼泪道:“算了,我不考了,回家教孙子去。”

“……爹,要不你考一下明经吧,您大孙子明年就考明经。”

“我都五十多了,还去考明经,也太丢人了。”

正计划着是不是改考明经的白直和封宗平:……

大家连忙转身走了,决定还是先离开这里再说。

哭起来的大多是乡贡,他们要获得考试资格就要先过县城的考试,然后是府城的考试,最后还要到京城来参加吏部的复核考试,这才拿到考试资格。

所以乡贡的年纪一般都不轻,最少也二十了。

不像他们这些生员,因为是府学、国子监、崇文馆里的学生,所以年纪都还很轻,他们要拿到考试资格只在学内先考过一遍就行。

而崇文馆的生员名额不少,赵六郎他们一拨人根本没有考试的想法,所以白善他们连考试都没考,想参加进士考的直接把名字报上去,孔祭酒就把名额给他们了。

至于白大郎倒是在国子监内考过一次了,当时他觉得自己还是挺厉害的,因此信心满满。

毕竟,国子监内的生员考试相当于进士考预考,他在其中排名不低,应该是很有希望才是。

但经学和时务策的卷子一发下来他就知道自己之前想多了。

但是,哪怕考得不好,他们也不能在气势上输了,因此有国子监的同窗上前问他们考得怎么样时,包括白善白二郎在内,三人都表示考得还不错,反正他们是写了不少。

至于考官们给不给分那就不一定了。

等送走这些不太熟悉的同窗,封宗平便扭过头来问白善三人,“你们真的考得不错?”

白善道:“你信吗?我们上的课一样的。”

封宗平就松了一口气,道:“我还以为庄先生和孔祭酒给你们开小灶了呢,这次时务策问的是均田之策,我怀疑明年他是不是要问军事重镇,这题目到底谁出的?”

第2049章 不同意见

满宝道:“这个我知道,太子和孔祭酒一起出的。”

封宗平一愣,问道:“你怎么知道?”

“刚太子和孔祭酒来巡视考场了,我们就坐在外面的茶馆里,碰见时太子说的。”

当时已经考了一半,知道是谁出的题目也没什么用了。

大家没想到太子会出这样的题目,真的是……太难了。

脑子高速运转一天,大家都累了,于是大家只说了一会儿闲话便各自回家去了。

刘老夫人和庄先生已经坐在马车上等着他们了,白善和祖母母亲行过礼后就和满宝他们一起跑去与庄先生同坐。

刘老夫人看他们这么活泼,便知道他们多半是考不中,且自己已经想开,她便摇头笑了笑,随他们去了。

白善他们找庄先生谈这次进士的题目。

庄先生也没想到他们这次时务策的题目这么难,他想了想后道:“我似乎听詹事府和太子提过,有些地方的均田之策要进行不下去了。”

四人都不解,“为什么?”

庄先生想了想道:“人多了,地少了,每年成年的男丁越来越多,有些地方很早以前就给不起足额的永业田和口分田了。”

白大郎皱眉,“那要换掉均田之策?”

庄先生问,“你们写的是什么?”

白大郎:“……我觉得均田之策挺好的,就是约束永业田的买卖不好,我觉得应该开放永业田的买卖,有些人家继续用钱去做什么,或是想要迁移,但因为永业田不能买卖,所以束缚许多。”

白善道:“我和大堂兄的想法正好相反,其他的或许可变,但约束永业田买卖是最不能变的。”

他道:“纵观以往朝代更迭,都有民暴,其中固有奸佞挑拨离间的原因在,但暴动的百姓莫不是失地流民,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流民?除了天灾外,就是失地了。”

“一旦开了永业田可以买卖的口子,将来失地的人会更多,失去土地的人没有生计,天下必乱。”

白大郎笑道:“你这就是危言耸听了,开永业田买卖不过是为了方便一些百姓,让他们更自由的迁徙和选择生计而已,他们有手有脚,自会判断卖地的后果。”

白善道:“世上蠢人这么多,贪欲之人更多,只怕他们判断不了卖地的后果,所以这个口子不能开。”

白二郎和满宝也是这么认为的。

白善见他一人被三人围攻,忍不住愣了一下,“你们三人倒是统一,所以你们俩人写的是一样的?”

白善道:“我写的还是均田之策,不过也猜了一下出这道题目的原因。我猜的是有人不喜均田之策,还有就是现在田亩不够了,所以写了一些改变,还有就是强调永业田不可售卖了。”

白二郎红着脸道:“我,我就是把我知道的均田之策写了一遍,发表了一些看法而已。”

庄先生也兴致勃**来,问道:“你写了什么看法?”

“我觉得均田之策很好,比以往的政策都好。”

师徒四个:……

庄先生只是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然后道:“趁着记忆犹新,回去后把自己的文章默下来吧。”

三人低声应了一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