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节(2 / 2)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6606 字 2021-11-06

就在院子里翻开了书看起来,虽然是大白天的,但屋里还是很暗沉,不如在院子里爽快。

他这样光明正大,自然没人会去凑热闹问他看的什么书,宋主簿在忧虑别的事,因此也没凑到跟前来。

白善琢磨了一晚上,第二天就一脸兴奋的叫上村长道:“让青壮们拿着锄头和铲子等东西,我们今天就去试着建盐田。”

村长一呆道:“大人,我们还没有去砍薪柴呢,得砍了薪柴回来晾晒……”

白善兴奋的道:“我们不用煮盐法了,我新想出了一种制盐法,我们先试这一种。”

村长嘴唇抖了抖,半晌说不出话来。

走过来的宋主簿也呆住了,然后眼睛一亮,立即兴奋起来,凑上去问:“白县令,您刚说您要试新的制盐法,不用煮盐法?”

白善浅笑道:“宋主簿今天不是说这附近的树木不多,柴薪不够吗?”

“我想了想,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山林亦是朝廷的财产,不能为了煮盐便不顾其他生物,大肆伐木破坏,”他道:“所以我打算换一种制盐法。”

村长连忙道:“大人,我们不必砍这附近的树也可以的,可以去远一些的地方砍。”

这连绵不绝的山林,难道还怕没有树木吗?

宋主簿闻言,转头训斥他,“你当天下的山林都是你们小洼村的吗?这附近的树也就算了,但要是远的地方你们要是也采伐,到时候引发矛盾,闹起纷争来,这些损失你赔得起吗?”

村长口拙,加上对方身份天然压制,他根本回不了话,只能着急的看向白善,“大人,我们砍了树就会按照规矩将树种上,一定不会毁坏山林的。”

白善还没说话,宋主簿继续道:“你说的好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砍一棵树就这么会儿功夫,而一棵树要长成却最少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你们煮盐要耗费这么多薪柴,你补种跟得上吗?”

村长涨红了脸道:“那龙池那边也砍了许多树……”

“你们能和龙池比吗?龙池的盐田都多少年了,每年能为朝廷煮出多少盐你知道吗?”

村长脸色紫红,低下头去不说话了。

白善慢悠悠的道:“吵什么呀,我这个法子可是刚从书上找出来的极好法子,我们这次不用柴薪,而是用太阳来晒。”

他摇头晃脑的道:“要说天下至阳之物,那非天上的太阳不能比,所以我想用太阳晒出来的盐一定会比煮出来的盐更好。”

村长都快要哭了,这话一听就不靠谱啊,他也质朴,直接道:“大人,这太阳这么厉害,它也不能把米煮熟成饭呀,这把海水煮出盐来,只能靠柴薪啊。”

白善却道:“本县是北海县县令,的确要考虑诸多,不能为了煮盐便毁坏山林,所以我一定要试这个法子。”

村长道:“那要是试不成呢?”

白善道:“一次试不成就试两次,一年晒不出来就晒两年,行了,叫上人跟我去弄盐田吧,那灶台不用砌了。”

见村长脸色灰败,白善便和他道:“放心,衙门这边该给你们的工钱不会少的,每日十二文,照着龙池盐场那边的待遇给你们。”

宋主簿张了张嘴想反对,但想到白善好容易换了主意,他便又噎了回去,怕他又想起煮盐的事来。

宋主簿还有些不敢相信,但白善就是带着人去了海边,到处走走停停,最后选了一处将沙滩上的沙子拢了拢,挖出盐田来。

而远处的盐场竟然就这样放着不管了。

第2879章 相信

连着两天,白善都没再提砌灶台的事,反而让村长带着村里的人在海边开出了三四块盐田,直接开进了海水晾晒。

宋主簿跟着蹲了两天,觉得白善这算是白折腾了,但见他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模样,他难得的没有表达出反对意见。

不过海边实在是太晒了,宋主簿就和白善道:“大人,县衙里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呢,不如我先回县衙去?”

“不必,”白善道:“县衙那边有方县丞呢,新盐场的事交给村长来做,我们去巡视下一个村庄。”

宋主簿:“……大人,这盐场就交给他们处理?万一他们偷偷煮盐怎么办?”

白善不以为然,“私盐是大罪,他们家小皆在此,我又已经在此开设盐场,他们又怎会那样想不开?”

“我还没想好将盐场交给谁来管理,等我想好了再说,反正这太阳一时半会儿的也晒不出盐来,先留着吧。”

宋主簿:……

一旁的村长听了伤心不已。

白善却私下找了他,给他圈出好几块地方道:“这两日我去看过,这几处地方盐分最高,有些地底甚至有盐卤,所以你们的盐田要从这儿一直挖到这里,若有盐卤,便化开在盐田里晾晒。”

村长惊住,连忙问道:“既有盐卤,取了用水搅开再煮一次便可用了,为何还要在盐田里化开?”

一直到现在村长都不相信太阳可以晒出盐来。

白善却坚持道,“听我的没错,现在你们先挖盐田晒盐,我过一段时间会再过来一趟的。”

村长虽然担心村子的前景,但工钱是白善出的,而且他又已经知道村子里悄悄煮盐的事,村长不敢不听他的。

他只能唉声叹气的应了下来,

白善见他服从,便放心的带着人去了别的村庄开始巡视,目前主要还是春种的事,白善还顺便看了一下麦子的情况。

满宝就拉着一车的药材跟在他身后一路义诊,等她终于把一车的药材消耗光,他们这才回县城去。

本来就黑的董县尉和宋主簿更黑了,倒是白善和周满一直戴着帽子,且可能是天生的,俩人都没怎么晒黑,这让宋主簿嫉妒不已。

一进城,宋主簿便下意识的想跟着他们回县衙,结果他家里的下人跑来道:“郎主,老太太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