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2节(2 / 2)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6445 字 2021-11-06

白善见他不再说,便挑眉问道:“那为何没上前?”

村长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好还是咬了咬牙道:“是里长找到我,把我给拉回来的,说他已经上报,县衙里县令大人高升走了,衙门里的大人们忙得很,就算是要做事,那也得一件一件的来,我们这样去催促,可能催不来人不说,还得罪了县衙里的大人们,到最后肯定更难办了。”

董县尉跳脚道:“放屁,山匪这样的大事,哪个县衙敢轻慢?大人,那里长污蔑我们。”

白善冲他压了压手,让他冷静一点儿。

村长吓了一跳,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大人不知……难道里长没有上报吗?”

白善没有直接定论,而是笑问,“这一次山匪下山要你们准备麦子的事你上报给里长了吗?”

村长愣愣的点头,“报了呀,这可是大事儿,怎能不报呢?”

“一家五袋麦子呢,大半年的收成就没了,要是等到秋收他们又下来一趟,我们连稻谷也没了,那我们还怎么活呀?”

也正因为这一次山匪的胃口极大,所以村民们才那么激动,直接拎着锄头和菜刀就跑出来了。

白善表示明白了,和村长道:“此事本县会给你们做主的,这两日我们会住在村里,你们放心,他们不来还好,若是来了,那本县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不管这话是真是假,反正村长他们安心了不少。

白善道:“我看你们田里的麦子也都熟了,还是叫人去收麦子吧,一直留在地里,回头熟透落穗就浪费了。”

村长立即应下。

之前村里收麦的热情不高,因为有了山匪的传话,他们怎么看地里的那些麦子都不像是他们自家的,所以消极怠工,一边看着它们心痛,一边就是不想冒着大太阳去收割。

现在有了白善的承诺,村民们再看自家地里的麦子时就充满了爱意和怜惜,也不管此时太阳正大,回家一招呼,直接拿着镰刀去收割了。

村长家里地也不少,他让他儿子们去割麦子,让儿媳妇们将房间给腾出来。

满宝便让西饼去帮忙,然后她给文天冬指派了一个地方道:“你去支摊子义诊吧。”

那是村长家不远处的一棵树下,这会儿有阴影,不少孩子在哪里玩耍,空地也大,的确不错。

文天冬便回去找村长,和他要了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摆到那里,然后就拉着村长的手介绍起他们医署来。

村长不太想听,他还是更想去找县令追问一下剿匪的事。

山匪人这么多,光靠他们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大军是在山外吗?要不要叫进村里来?

不然山匪突然下山,士兵们才进村会不会晚了?

同时他还要算村子里的存粮,士兵衙役们来剿匪,这粮食得他们提供吧?

不知道他们吃得多不多?

虽然心痛,但村长也知道,山匪要是剿了,那今天的支出只一次,要是不剿,那他们村每年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但文天冬拉他拉得很近,村长走不脱。

满宝见文天冬拉住了村长,转身就快步回去,找到白善道:“山上有土匪,我们是不是要从县城里调兵?”

白善道:“我正和董县尉商量呢。”

他道:“围则十之,攻则五之,要是山匪真如村长所言至少有一百个,那我们最少也需要五百士兵才够。”

董县尉:“……大人,我们县衙的衙役,就是算上您带来的护卫,全部也才四十个人啊。”

白善颔首,“两位巡检那里有两百人,把我们都算上也才两百五十人。”

董县尉道:“要不要和青州城那边求援?”

白善道:“先查清楚,不过这事儿的确要和青州城那边报备一声,来人,研墨。”

大吉便去行李那里找了笔墨纸砚来。

白善道:“除此外,还得派人回一趟县衙,查一查山匪之事是否真的没有上报。”

要是没上报,恐怕这事还和这一里的里长脱不了干系。

第2896章 父母官

白善写好了信,将信交给董县尉,“你亲自回县衙一趟,查清此事。”

他顿了顿后道:“宋巡检近日无事,我给你一封公文,你带回去给方县丞,让他命令宋巡检出去巡视,就说北海县内出现山匪,让他四处巡视一下。你再从罗巡检那里调出二十个人来,一并带到山外,我有用。”

董县尉不太放心,问道:“大人,要不要把罗巡检从新盐场那里调回来?”

“不必,”白善道:“告诉罗巡检,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得擅离新盐场,他守好新盐场便可。”

董县尉领了命令,拿了信件,带上白善给他的两个衙役便赶忙出山去。

白善将人送到村口,与他道:“让守在山外的俩人继续守着,自己找个地方住下,不要将我们进山的事宣扬出去就可以。”

董县尉应下。

这时节露营并不困难,他们又带着马,一般的动物也不敢靠近,因此只要找个向阳的地方就可以驻扎,方便得很。

等村长招呼来村里不少的妇人老人和文天冬聊天赶来时,便只看到董县尉他们的背影了。

村长大惊,“大人,董县尉他们这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