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6节(2 / 2)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6355 字 2021-11-07

刘太医道:“周太医认为世上万物皆可入药,只在于怎么入,效果何如。她有个喜好,便是将自己见过的生药材画下来,再详写其生长环境和栽种方法……”

他微微一笑道:“别小看了这一张张纸,日日积累,假以时日,订立成册,这便是一本巨著。”

刘太医摸着胡子道:“她现在还只是热衷于挖些植物,抓些动物,等她更有钱有势了,恐怕连石头泥土这些都不放过的。”

罗大人好笑,“难道石头泥土也可为药吗?”

“那是自然,”刘太医顿了顿后笑道:“夏日炎热苦闷,罗大人不就起了汗疹吗?那时候太医署给您配的药粉里便有滑石粉,大人用得可好吗?”

罗大人:……

刘太医摸了摸胡子笑起来,以为罗大人是担心周满此举让太医署在朝中不好过,因此安抚他道:“罗大人放宽心,也只有庸者才会抓着这事不放,连陛下都为周大人说话了,此事不会对我们太医署不利的。”

“不,”罗大人若有所思道:“目的若是为了修著药典,何不让更多的人参与进去?我们太医署这么多学生难道是白费的?”

刘太医:“嗯?”

于是太医署的学生们都知道这事了,他们议论纷纷,“周大人此法可真好,如此记录,将来后人再识药,岂不是只读一本药典就可?”

“周先生这是要名留青史了吧?”

“哎呀,你们怎么还有空想这个,还是想想等药典出来我们要背多少东西吧。”

“那都是后辈们的事了,不与我们相干。”

“哼,傻子,周先生给我们上课时就不止一次的说过,学医者都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无止境知道吗?”

“……行了,大家都别吵了,”一个学生道:“先生们告诉我们此事不是为了让我们说闲话的。”

“那是为了什么?”一个学生问:“难道是为了让我们去找周先生没见过的药材,送去与人争抢问诊的名额?我,我等就不必了吧?”

“傻子,这是共同参与修著药典的机会。”

“你才傻呢,我不相信一本书上能把我们的名字都记上,光是写名字都占去多少地方了?”

“不会记作太医署多少多少级的学生吗?”一个学生怒道:“能让你沾点边就算不错了。”

“可我等如今人在京城,听闻周先生以前就喜欢拿着小药锄到处挖,京城这附近还有什么是周先生没见识过的?”

“等我们毕业去往地方医署就好了。”

“对,若能去到地方,尤其是周先生没去过的地方,肯定有她没见识过的东西。”

“现在我们不能有所作为,但学长学姐们可以呀。”

“对对对,给学长学姐们写信。”

哪里用得着他们写信,周立如正在写呢,本来她只想找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窗帮忙找一找,但听了罗大人的吩咐后,她便给所有能联系得上的同学都写了信。

罗大人说的对,天下何其大,物种何其丰富,光靠小姑一人不知需要付出多少才能收集齐全,但若是他们一起动手就不一样了。

众志成城,有他们在速度肯定更快,当然,太医署将来的名望和名气也更大就是了。

罗大人没想过周满会不同意,因为仅从他对周满的了解来看,她是一定会答应的。

周立如见太医署里有这么多学生野心勃勃的想要参与进去,也很高兴,直接就给小姑写信,高兴的道:“小姑,你大业将成。”

周满收到信时都惊呆了,然后问科科,“是不是惊喜坏了?”

科科惊喜得数据都快冲出峰值了,周满眼睛也亮晶晶的,“我也惊喜坏了。”

第3058章 忘事儿

她是想请人帮忙,这才给这么多人写信的,但没想到能请来这么多人,最惊喜的是,陛下竟然愿意在大朝会上为她宣扬此事。

这可比什么好处都管用啊。

俗话说的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周满将信捂在心口,和科科保证道:“我以后会好好给陛下干活儿的。”

科科:……和他说这话干什么?而且,它对她也不差,甚至陪伴的时间还更长,为什么就不给它好好的干活儿?

皇帝跟她才有多少感情?

周满心中高兴,脸上便笑眯了眼,“皇帝见我听话,说不定能在大朝会上多提两下这件事,要是能够给各地县衙下个公文就更好了。”

科科想着这事最后受益的还是自己,便不再嫉妒,“宿主努力!”

周满原地转了转,想要将此事与人分享一下,结果走到小门才想起来白善下乡去了。

她只能转头回去,和扶着自己的西饼道:“我们去找公主。”

明达公主也一个人在家里呢,周满进来时,她才午睡起来,看到周满便招手,“快来,我今天下午吃桂花糕。”

周满:“……你明明怀的是个男孩儿,为什么这么喜欢吃甜的?”

这话一出,明达公主怔了一下,边上的大宫女们也纷纷愣住,然后惊喜的看向周满,“周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吗?”

周满坐在了明达身边,也捏了一块点心吃,闻言抬头,一脸迷茫:“什么?”

宫女连忙道:“就您刚才说的,我们公主怀的是个男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