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7节(2 / 2)

农家小福女 郁雨竹 6595 字 2021-11-07

“对对对,金叔,你家打算啥时候修坟?我们都去上一炷香。”

“对,你可不能偷偷修了。”

周金:“修坟是好事,我为啥要偷偷的修?”

“我们村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小娘子们也有好多闹着去读书,金叔,我听二郎说,现在京城还有个啥女学了,你们家要把曾孙女都送进去读书?”

“是啊,”老周头点头道:“只是孩子现在还小,得再长长,现在就自己在家学一点儿,等到了年纪就送去女学,那可是公主娘娘和太子妃娘娘一起开的学堂,厉害着呢。”

村民们惊叹,连忙问道:“进去里面读书,岂不是可以天天看见公主娘娘和太子妃娘娘了?”

天啊,只是想一想就足够他们兴奋的了,这样的两个大人物,他们在以前谈都不会谈起,现在却有可能天天见到。

这边正吹着牛,从大梨村拉了两只杀好的羊回来的周四郎也被人拦住了。

都是村中的中青年,“四郎,我家那小子在外面没给你闯祸吧?”

“没有,没有,”周四郎笑道:“勤快着呢,就是太好酒了,赚的钱除了寄回来的,余下的多半叫他拿去喝酒了,大勇哥,你可得说说他,少喝酒,多存点儿钱,过两年要娶媳妇的。”

“四郎,你看我能行吗?我也想跟着你去走商。”

“你?”周四郎上下打量过后摇头,“不行。”

“为啥?”

“你是独子,等你多生几个儿子,儿子能长起来当家了再说吧,”周四郎道:“走商不比种地,要危险许多,不管是去西域那条线还是海贸那条线,都有生命危险,你要是运气不好死在外面了,我上哪儿找一个你给婶儿和嫂子交代?”

周四郎提议道:“你先生儿子,等儿子长大了再跟我出去吧。”

村民们大笑起来,纷纷起哄道:“对啊二义,你先生儿子。”

二义不服气,“我跟你签生死状,我要是死在外面,我爹娘和媳妇肯定不找你麻烦。”

“那也不行,”周四郎道:“就算有生死状,乡里乡亲的,你真出了事我心里能安定?”

他顿了顿后拍着他的肩膀道:“不是我说,你别总想着出去赚大钱,我们走商看着是赚得多点儿,但花销也大,你问问村里跟出去的人,吃不好,睡不好,每天不是跑着走,就是扛包,比种地还要累。”

“现在不比以前了,以前地里出产少,要多赚钱就要往外面去,但现在,麦子和水稻都高产,你家里那些地,好好种,日子不会差。再有些药材的进项,赚的一点儿不比我们在外面跑的少。”

“是啊,是啊,”大勇道:“我之所以让我儿子出去,是因为我家里人多,地里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可你不一样,二义,你家就你一个成年的男丁,你要是出门,家里的重活儿谁干?”

“现在日子是比以前好过多了,四郎,今年女贞子的收价是多少啊?粮价是一年比一年便宜,这药材不会也一年比一年便宜吧?”

“现在还不会,但将来的事我可不敢保证,”周四郎道:“我们也是随大流,世面上是什么价,我们就是什么价。”

粮价虽然在降低,但药价却没多少变化,这是因为近几年各地医署开办的越来越多,就医的人每年都在增长,耗用的药材数量也在涨,药价也就略有上浮。

要不是这些年太医署联合各地县衙推广药材播种,药价肯定不止略有上浮而已。

不过现在粮食亩产增多,用以种植药材的田亩数量和质量肯定都会上升,药材只会越来越多,将来药价也是会下降的。

不过满宝说过,这不是三两年能见成效的,不说推广所需的时间,光是一味药材长成就至少需要两年,所以没有五六年,药价都不会降。

这种太过复杂的事就没必要告诉乡亲们了,“反正今年的女贞子应该不会降价。”

村民们大松一口气,高兴起来,“那老姜呢?我们家今年也晒了好些。”

周四郎回答完他们各种价格问题,终于从人群里挤出来,一身汗的回家去。

第3321章 忆少时

周家申正开席,刘老夫人和白老爷他们也都过来,在隔壁院子摆了两张桌子。

本来是想让周满招呼公主他们在院子里用饭,既清净也安静,谁知道殷或看上了摆在路上的桌子,于是去看周满,“我们出去外面吃吧。”

周满看向明达,“你想出去吗,还是在院子里用?”

明达对摆在路上的饭桌也很感兴趣,忙点头,“出去吧。”

于是他们这一桌子的人便坐到了外面。

请全村人吃饭,周家的厨房都不够用,院子里摆了不少食材,还在要好的两个邻居家里征用了厨房,这才够用。

自然,桌子光在周家的两个院子里也是摆不下的,于是门前的一整条路都摆上了桌子。

各家把自家的桌子板凳做好记号便摆出来,乡下人吃酒席没有太大的规矩,除了屋里的桌子须得长辈上座外,其他的桌子都是随便坐的。

本来明达他们应该在侧院里用饭的,但他们要往路上坐,钱氏便只能临时给他们安排一张桌子。

桌子已经摆到村口,周满看上了榕树底下的清凉,于是拉着他们去榕树底下坐。

白二郎啧啧道:“也就你家了,其他家请酒都没有这个盛况。。”

明达好奇的问,“我们家不摆酒吗?”

白二郎扭头问她,“你想摆酒欢迎你回来?”

明达:“可以吗?”

“可以呀,”吃一顿又不花什么钱,他爹娘估计也很高兴,只是……“我家应该请不来这么多客人。”

明达疑惑,“我们家不请全村人吗?周满家都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