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 / 2)

沿街走过时,林呦发现,曾经的夜市摊又被摆了出来。

虽然规模不比往常,但小贩们招揽客人的热情不减,脸上竟也少了几分焦躁。

或许是受到运送货物进城的新闻影响,人们终于看到了些希望。

不过,因为食材供应短缺,沿途极少能看到小吃摊位,烧烤摊、臭豆腐摊、章鱼小丸子摊,都不见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更多是贩卖衣物、玩偶、皮筋甚至旧书的摊点。

林呦从摊位中穿梭而过,产生了一种回到过去的错觉。

她低下头,在旧书摊前停下来。

这里摆着各式各样的二手书。

多半是名著、散文,还散落着中学各年级的课本、练习册。

林呦蹲下身来,在摊子前挑拣了一番,选了两本散文和一本小说。

她抬起头,看着上了年纪的老人,问了句:“老人家,这些书一共多少钱?”

老人笑得爽朗,伸出五个手指:“五块。”

看样子他心情不错,身子也不错。

林呦将身上带的零钱给他,和他交谈道:“您没在家休息呀?”

老人看着她,笑道:“在家待时间久了,出来透口气。而且,新闻上说,交通不都开始恢复正常了嘛!”

林呦点点头,回道:“是呀!”

她跟老人闲聊两句,便拿着书,离开了摊位。

因为这些零星小摊的存在,整条街都恢复了些烟火气。

她边走边想,看来,开辟新交通路线的新闻,对市民产生的振奋作用不小。

运送多少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经有外市的货物能运送进来了。

起码不再坐以待毙,而是人们积极寻找到了一条出路。

但根据尚之胜的说法,外部运送货物却是有限的,只能解市民一时之需,不能供应很久。

所以,她能够想象,如果自己的早餐店能有取之不尽的食材,供应给安城市民,应该更能让大家恢复信心。

这样想着,一种责任感就油然而生。

所以,一路上,林呦已经开始盘算,除了盘碟碗筷,是不是还得把地上的纸篓也换了。还有案板、筷筒、盛辣椒的玻璃小罐……总之,能想到的器具,都要换成更好的。

当然,还得想好要找来做帮手的人。

这一条,林呦已经有了些头绪。

现在就要看她是不是同意了。

下定决心后,林呦穿梭在巷道中,拿出手机,拨了个电话出去。

电话很快被接通,佟蓝的声音响起来:

“呦呦,正要告诉你呢,我腿伤已经好利索了!”

没想到那些食材只炖煮了一次,作用就这么显著,林呦替她开心:“太好了!”

两人交流完腿伤的恢复情况后,林呦直入主题:

“佟蓝,你腿伤好了,有要找其他工作的想法吗?如果我的早餐店需要帮手,你愿意来吗?”

话音刚落,对面忽然沉默了。

片刻后,佟蓝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现在回到职场,的确不大现实。安城大多公司都在裁员,招人的公司寥寥无几。”

她离职时间不长,上家公司留给她的阴影还在。

改了一遍又一遍的策划、几个大项目同步推进的压力、不是领导嫡系的排挤和顶锅,让她心力交瘁。

她原本的计划,就是留在家里休息一阵。

至于生物变异和腿摔伤,都是意料之外的事。

等调整好了心态,应该还会再找新的工作。

毕竟她除了现有行业所需的业务能力外,其他的也不大会。想转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林呦说起早餐店需要人,佟蓝的确有一瞬动了心。

她很羡慕林呦现在的生活方式——

睡觉时不用被突如其来的领导电话打断,和好友吃饭时不用惦记着方案会不会审核不过……一切都由自己安排,生活能条理且随心很多。

但是,佟蓝唯一的担心就是,自己不会做饭,担心拖了林呦的后腿。

这一条,她也如实告诉了林呦。

林呦倒觉得没关系:“做早餐并不难,我可以教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