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2 / 2)

许清璇从房间里出来,进卫生间洗漱,季允晟又是盛粥又是给她递筷子,庄玲玲边吃边说:“我没看见呀!我没看见!”

拿到筷子的许清璇,看用筷子敲她的脑袋:“吃好早饭去看你吴爷爷,别调皮。”

庄玲玲吃过早上提了准备好的礼物,容远拉了两箱子资料一起去见吴教授。

郭教授笑着迎出门:“玲玲,阿远,你吴爷爷正在等着着呢!”

吴老爷子正在和另外一位教授喝茶,看着他们拖着一大堆东西说:“你们这是拿了什么?”

“这个是何教授给带的资料,还有那个是阿远自己给学校里选的资料,他说咱们F大经济很厉害,想来也要,所以就自作主张买了双份儿,不知道用不用得着?”

边上的那位教授略带激动说:“打开给我看看。”

容远打开了箱子,满满一箱子经济方面的专著,那位教授说:“你们等等,我去找牛教授过来。”

这位立马站起来,出门前转头:“吴老,今天来你家蹭一顿饭。”

“行!”

“这位是?”

“咱们的刘副校长。”

不一会儿,刘副校长带着一位教授过来,那位教授一进门:“呦,小容啊!”

“牛教授,您好啊!好久不见!”

“你们认识?”

“认识,认识,B大蒋教授的得意门生。一直带在身边开会的。”

“牛教授我也不知道您们学校这些资料有没有,我都是按照我们学校的资料添的,我就买了双份儿,不知道有没有用。”

牛教授蹲下看,容远挑的资料都比较新,他看下来:“绝大部分都没有,太好了!”

“这么多的书,不老少钱吧?”刘副校长心里清楚,国外这种书都是有知识产权的,就是有人出去访问了,手里也没几个外汇,哪里能这么成堆成堆资料往家里搬运?

“你们给个数,让牛教授给你们报销。”

“不用了,这点算不得什么。”容远笑着说。

吴教授笑:“老刘,你也别瞎操心了,小俩口真有钱,每年一千个名额的留学补助还是两个孩子给拉过来的呢!”

“是这样啊?”

原本一年全国也就四五十个名额,刘副校长也是刚刚得知有一千个名额给全国院校和科研机构,听说不会像以前那样出去什么都没有,每个月有两百美金的生活费,那完全不同啊!

庄玲玲也不可能跟每个人说她赚多少钱,反正大家以为他们是有外头富豪亲戚,不要着急给钱就好了。

在吴教授家吃过饭,下午两人一起去基地办公室给许晖打了个电话,庄玲玲让许晖把股票出清了,干干净净过准备过年,迎接年初三奶奶和爷爷的婚宴。

第187章

1980年的2月15日,在华国人不管有钱没钱,好歹新年穷开心的时刻,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在通胀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16%的时候,认为美联储主席怎么都不会与整个国家为敌,再加息。

然而结果却让人绝望,加息100个GP,要知道他的前任加息50个点都战战兢兢,又是1%,还让不让人活了?市场应声下挫,三个月的时间,整个美国的经济总量缩减10%。失业和涨价已经成了人们的日常。这是令人绝望的状态。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欧洲对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薅全世界羊毛早有怨言。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各国去美国挤兑黄金的问题。

艾伦和罗宾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专业读书,他们的祖辈起就是老友,这么一个消息落地,几家聚在一起打个高尔夫,聊一下未来局势。

罗宾的家族是以金融投资为主,他能那么坚持自己的看法,也是因为自家集团内部的统一意见所致,不过这次输掉了一千美金,倒是让他动摇了。

打球间隙罗宾的父亲,抽着雪茄,货币投机一直是他的拿手好戏,然而这次?

“金融市场已经乱套了,高利率导致市场没有流动性……”

可以预见如果真的持续用这样的政策,会有很多金融公司撑不下去而倒闭。

此刻不免要谈起1930年的经济大萧条,当时新上任的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将美国从危机中拉出来,现在呢?

“现在也一样,抗击通胀势在必行……”艾伦之前只是赞成抗击通胀,他的分析到底没有那么系统,但是经过了那一次的辩论,庄玲玲的话全进了他的脑子里,现在一条条拿出来,清晰明白。

输掉了一千美金的罗宾也不是一个固执的人,他随时补充艾伦的遗漏的点。

抽着雪茄的老罗宾站了起来,看着远处绿草茵茵的球场:“这个观点,才是最符合未来的,不过我们的总统先生恐怕就非常难了。我之前赌总统先生不会在这样的大选之年,执行这样激进的政策。”

“Linda说,这会进一步推动美联储的独立性,可以更好地维护美元的国际形象。”

“Linda是谁?”老罗宾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你们的同学吗?”

“不是。”艾伦说,“应该算是C大未来的学生。”

“什么叫C大未来的学生?”

“她是华国的学生,下学期入学C大。”

“华国?”老罗宾认识很多华人,“她不在美国?”

“她这次是去C大见她的教授。”

“是C大哪一位教授?他们之间一定有联系,你们去问问,我们去C大找这位经济学家聊聊。”

“她的教授不是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