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1 / 2)

宫珏今日才明白一句话——从此君王不早朝。

可如今形势未定,还有好多事情必须要他处理,他也只得离开。

走之前,他朝外看了一眼,而后拉着孟晚陶朝西南方走了几步,等完全挡住外面视线时,他倾身,在她脸上偷亲了一下:“等我回来一起吃午饭。”

话落,这才转身,大步离开。

以为他是有什么要紧事要说,才乖乖跟着他往里面走了几步的孟晚陶:“………………”

第105章 .腰侧“你还瞒了我多少事?”

等宫珏走后, 小瓷他们才从外面进来。

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出去后,铺子里又发生了什么。

更不知道两人又说了什么。

但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摄政王离开的时候, 心情很是不错。

要知道,他刚刚来的时候,一张脸可是沉得滴水。

短短片刻的功夫, 心情就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就算宫珏性情阴晴不定难以捉摸的名声在外,也不妨碍围观群众好奇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对而言,小瓷他们与宫珏接触的时间还算多,他们见过摄政王太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再加上在庄子上时常都能看到摄政王如此,早就习以为常, 是以, 对于刚刚摄政王离开时的神色, 并不好奇。

反倒是伯爵府, 颇让小瓷担心。

“小姐, ”小瓷进来后, 就赶紧凑到孟晚陶身边, 皱着眉头,担心道:“府里会不会对小姐不利呀?”

自打小姐有接到圣旨封赏后,日子就一日日好过, 身份也越来越尊贵, 外头关于小姐与伯爵府的传言也越来越烈,府里几次想同小姐缓和,但也都是伯夫人出面,老夫人可是从来都没露过面。

今日老夫人都露面了, 可见形势已经十分严峻。

小瓷不懂什么弯弯绕绕,但她知道老夫人有多厌恶小姐,不是万不得已,她才不可能主动来见小姐。

当初可是要放火烧死她们的,要不是小姐反应快,她们早就化成灰了。

现下这种情况,难保老夫人不会做出什么事来。

虽然摄政王是很看重小姐,可小姐到底还是承誉伯府的小姐,若老夫人真发起狠来……

想到这里,小瓷更担心了。

“不会,”孟晚陶看了她一眼,宽慰她道:“放心好了,不会有事的,快去送单子吧,两天没送,再不送贵宾都要跑没了!”

再怎么样,安身立命之本还是不能抛弃的。

小瓷还是很担心。

孟晚陶看着她,笑了:“你是不信我,还是不信摄政王?”

小瓷:“……”她不信老夫人。

孟晚陶想了想,无论是眼下来看还是按着书里的剧情,宫珏现在都没有危险。

他没有危险,自己就更不可能有危险。

不过剧情已经崩成这样了,也不确定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向不到的事,多谨慎些还是好的。

这么想着,她对小瓷道:“你别去送单子了,和大枣一起回庄子,先把东西收拾一下,不等过几日了,这两日就搬到城里来。”

小瓷一想,也是,搬到京城那个宅子里,肯定要方便得多,而且离摄政王府也近,有什么事也好照应。

再者,早上也不用起那么早赶路了。

“嗯!”她当即就点头:“我这就去。”

正要走,又想起来:“那我们也没那么多车子用啊?”

虽然他们要搬的东西不算多,可一辆车两辆车也不够用的,还有前两日摄政王送去的那些东西,这可不是个小工程。

“你们只管收拾,”孟晚陶:“车马人手,等中午的时候,我问摄……阿覆借人用一用。”

许久不曾听到‘阿覆’这个称呼,小瓷很是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小姐说的是摄政王。

她马上笑眯了眼:“好,嘿嘿,这样好!”

看她笑成这样,原本不觉有什么的孟晚陶,不禁有些脸红。

原本她喊宫珏都是喊名字的,突然知晓身份,总不能一直喊摄政王?又别扭,又有距离感,喊‘宫珏’这个大名,又不太合适,干脆还喊之前一直喊的小名,又亲近又方便。

要搬新宅子了,小瓷开心得不得了,压根没看到自家小姐被她笑得不好意思的样子,转头就去找大枣,就想赶紧回庄子收拾,恨不能现在立马把东西都收拾好了,即可就搬进去。

大枣听小瓷这般说,忙完手头的事,过来找小姐。

孟晚陶叮嘱她一番都要收拾什么,如何收拾,还有要注意的地方,最后给她临时写了个小条子,大枣和小瓷这才坐着马车回庄子上。

她们两人一走,送订单的任务便都落在了勺子身上。

“我行的,”勺子挺了挺胸膛:“东家放心,我跑得快,京城的每条路我也都熟得很,一定不会耽搁。”

孟晚陶给了他块松糕,又把毡帽给他,让他戴上,这才给了他写好每家的单子,让他去送货。

勺子以前自然是不识字的,但他十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日子,学做什么都特别卖力,包括识字,他聪明,学得快,现在比小瓷她们认的字都要多。

今日要送的订单量不算大,但因着就他自个了,勺子没再耽搁,拿了条子和货,就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