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2 / 2)

“听说你父母是在你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

盛柠点头:“嗯。”

“你妈妈那边的条件好一些,但你却是跟着你爸爸和后妈长大。”贺至正语气和蔼,“父母离婚前后给你带来的生活落差,对当时的你来说很不好受吧?”

盛柠承认:“是挺不好受的。”

那时候物质需求对她说,并不亚于任何的精神需求。

所以她要努力攒钱,在同龄的孩子还在期待父母的奖励时,她已经在考虑如果要一个人生活,那么要多少钱才能养活自己。

贺至正又问:“如果你和我外孙在一起了,你的生活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远比你那时候的变化更大,这个落差你能接受吗?”

“这个落差我能不能接受不重要,主要是您不接受不是吗。”盛柠垂着眼,语气平静,“您不用弄得好像是站在我的角度上看问题。”

贺至正微顿,浑厚嗓音仍然亲和:“温衍送了你一套房子是吗?”

盛柠怔住,倏地抬起头来。

“我暂时还不知道温衍是出于什么目的,在你们刚认识没多久的时候就把那套房子送给你了,温衍也不肯说。”贺至正目光凌厉地看着盛柠,“但你收下了,这是结果。如果你们只是谈恋爱的话,他送你多少套房子我都不会有意见。”

“我没有办法不对你和温衍交往的真实目的感到怀疑,希望你能理解。”

盛柠哑口无言。

她可以跟温衍解释,却无法对除他以外的人解释。

说不是为钱,谁信呢。

自己一开始本来就是冲着钱去的,就算现在她说她不是为钱才和温衍在一起,别说贺至正不相信,就连她自己都不相信。

太虚伪了,也太假了。

她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当什么偶像剧女主,在这种时候甚至说不出一句有力反驳的话。

那些看似清高的价值观,所谓的真爱和自由,在极致的钱权面前都不值一提。

“你的父母从小离婚,所以在感情方面,他们或许没能给你什么好的意见。二十一世纪的门当户对,并不是你们年轻人所想的那么老套,家庭背景只是两个人合不合适的其中一环。”

贺至正接下来的话就如同宁青说的那样,就算现在坚定不移,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谁能够保证未来。

胡瑢当然可以嫁给温衍,她有给予她底气的娘家,她有和温衍能够互相平衡的家世和条件,当然不用担心当这桩婚姻成为现实中的一地鸡毛后,自己会变得一无所有。

盛柠不是。

她选择了温衍,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

就算戴着“温太太”的头衔风风光光地过上一辈子,她也依旧是飞上枝头的麻雀,不会得到他家人们的平等看待,没有人会记住她叫什么,更不会有她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日后旁人提起,盛柠不是盛柠,而只是温太太。

她的标签不再是自己,而是温衍。

一旦温衍变了,她就什么都没有了,依附于男人所得到的风光,等失去后甚至连为自己博弈的本钱都没有。

“盛小姐,你们不合适。”贺至正说,“我不想去逼你们分开,那样只会适得其反。看得出来你是个很有想法也很独立的孩子,我只希望你能自己想清楚,我已经老了,不想再跟你们年轻人谈什么爱不爱的,你现在或许会觉得我固执,但等你活久了就会知道,年轻时候追求的所谓真爱,其实没什么意义。”

“人能够把自己的这一辈子活清楚就已经够不容易了,钱虽然是身外之物,但只要你踏踏实实的,它能够保障你一辈子,但是爱呢?”

贺至正淡淡道:“会变的,我比你多活了大半辈子,我见过太多了。”

对贺至正的话,盛柠退无可退,也避无可避。

对她来说犹如坐牢的一顿饭,自己和这里的格格不入,都让她产生了怀疑。

所以温衍一直挡在盛柠面前,没给贺至正接触盛柠的机会,唯独就这一回,盛柠是自己来的。

双方的家长看得都比他们远,更知道他们的差距,门第都是次要,更致命的是因为成长环境和教育程度的差别,以至于完全没有共鸣的生活阅历。

所有人都说他们不合适。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们。

爱情不足以填补将来要在一起生活却因为双方差异而产生的巨大罅隙。

即使盛柠前途无量,可以考进外交部,可以一路升迁,可那要花上多少年,又需要多少的精力去培养,贺至正才能获得回报?

贺至正需要的是现在就能为贺家带来直接利益的孙媳,好友的孙女胡瑢就是最省心的答案。

于是他对盛柠说出最后的筹码:“等你考进外交部后,如果你有政治方面的志向,要是不嫌弃我这个已经退了休的老头子,可以随时来找我,当然,如果你嫌过来找我麻烦的话,我可以让人在杭城也给你安排一套房子。”

盛柠心中苦笑。

这才是真正的软硬皆施,而不是什么如她想象中的“给你五百万离开谁谁谁”。

她还很年轻,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人生阅历也不够,对于长者口中听上去如此清晰而又正确的大道理中,终于还是陷入了短暂的迷惘和自我否认之中。

-

胡瑢送走了爷爷和叔辈后,转而又穿过门厅去了贺宅的后院。

临走前爷爷再三吩咐他要把握好温衍,多关心一下温衍,还叫她待会吃完饭散席后记得给人带点饭菜过去。

胡瑢让厨房热了饭菜,自己给温衍送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