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2 / 2)

海上城池[基建] 萌锤子 6816 字 2022-03-30

........

一百多号人围着五人,表情十分激动亢奋,要不是家园防护罩在她身上,她还有点担心自己和小伙伴们的处境。

谢季冬稍稍往前挡住一群人,“我们回来看看你们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待会就要走,十五天后我们还会再来。”

十五天?一群人十分高兴,因为宋先生之前说的是一个月!给他们留的物资也是一个月的物资。

他们不知道,宋鹏涛如此说是不知道特殊任务什么时候能完成,所以将时间说得足足的。

现在看他们表现不错,而且天气越来越冷,谢季冬便将时间缩短,真待一个月,这群人还真可能受不了寒潮来临的寒冷。

闻溪将木材收走,最大的木材堆据说是赵柏宇收集的,对这个人的印象分终于回升了一点点,走之前,她在岛屿上放置了一盏长明灯,路灯的形式,并告诉赵柏宇等人如何手动开关,如果有人点灯睡不着可以关灯。

一群人见他们要走,既好奇又盼望,好奇的自然是他们如何回来的,同时盼望着闻小姐下次快点来,现在小岛上生活已步入正轨,有物资、有衣服、有住处,对比前段时间,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天确实越来越冷了,很多人晚上需要点着柴火堆睡。

手电筒的灯光一路追随闻溪等人来到灯塔下,在闻溪脚步停下来时,众人还疑惑是不是有什么话没嘱咐完,结果就看见闻小姐冲他们微笑,下一秒五人都不见了。

不少有某种信仰的人一阵鸡皮疙瘩,瞬间止不住地把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妖魔化,不过更多的人惊叹地来到五人消失的地方,不停打量。

已经回到船上的闻溪五人,事后和等他们回来的长辈说道:“传送没有什么副作用,眨眼就到了大荆山,我们也见到留在那里的人。”

宋大觉得刺激得很,“以后我们可以利用传送阵做任务,三五天回来一趟....”

大家点点头,虽然在海上收集木材不是长久之计,但短时间内还是可以的。

谢季冬说道:“等获得下一枚定点传送钮扣,让人带着传送纽扣开船往不同的方向去,我们要多做任务,尽可能多地收集传送钮扣。”

商夜十分赞同,还说道:“林叔他想远渡重洋,等我完全学会驾驶帆船,他就可以出发了,有传送钮扣可以提前让人往那个方向去,到时候林叔直接传送。”

说是这么说,可林承汉要去的方向,途中经过的城市不多,甚至很长一段路都是了无人烟的海洋,因此必须得等到他们清理尸体的特殊任务全部做完,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不过最长也不超过一个月。

林承汉虽然心急,但这一个月他还是能等得,他也需要积攒贡献值。

现在他是闻溪通过招聘任务聘用的船长,每天工资是20贡献值,一个月就能攒600,他想兑换一支身体强化剂再出发,并且出发前领一个巨额收集任务,在航行时,还能赚取贡献值。

-完-

第44章

到达目的地

就在楼船在海面上向南方驶去时, 一艘从北方来的中型游轮上,马金辉坐在船舱里安抚妻儿。

“放心,我已经在段老先生那里吃过了, 你跟孩子们吃吧。”

马太太红着眼眶, 看着丈夫强打精神但难掩苍白虚弱,心中难受,堂堂通城物流的老总,如今也有饿肚子却不敢说的时候。

不过,她没戳穿,只将手中的面包塞进两个孩子嘴里。

“妈妈, 我不饿, 你吃。”年龄十二岁的马成功将面包推回去,然后看着爸爸说道:“爸爸,我想去甲板上。”

马金辉脸色难看,儿子什么目的他懂,干脆回绝:“不行, 外面现在太冷了,你的身体肯定坚持不住。”

见父亲反对, 马成功便低下头去。

天灾来临前, 马金辉带着妻儿来到京市,他在高档别墅区有房子,里面存有物资,关于冰川融化他是知道的,但他没料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地震!

地震出现后, 他带着妻儿赶紧上了私人直升机, 却没料到还有巨大海啸等着他们。

家都被淹没了, 那些物资也取不出来, 至于京市安全区,据说地势原因建在地下,茫茫大海马金辉根本不知道在哪儿,于是往南走去高市。

高市有一座全国闻名遐迩的高山,地震没有摧毁它,海啸也没有淹没它,只是里面一大部分空间受损,几十万人被迫在山上四处找地方居住,人员十分拥挤。

马金辉带着妻儿,在安全基地人员的协助下成功降落,在山上度过了近十天,而在第十一天早晨,搭上段老先生的中型游轮以最快的速度往南方逃离!

寒潮!

一夜之间,天上飘起大雪,身体不好的老人冻死在山上,很多人都生病。

高市幸存者一部分不愿离开,可还是有很多人选择逃离这里,如马金辉一样南下。

游轮的主人段老先生是京市乃至全国都知名的人物,他是创新民族企业家,年纳税超千亿级别,以他的贡献地位是可以进入燧明堡垒,但他以自己再无能为人类做贡献为由,拒绝了珍贵门票,并于今年年初斥巨资打造一艘中型游轮,顺利地在海啸中带着六百多亲人朋友职员逃离京市,来到高市安全区停靠,修理损坏的燃油箱。

南下的人,乞求拥有船支的人带他们走,其中马金辉因为生意原因跟段老先生有过两面之缘,顺利登上游轮,并且获得难得的舱房。

别的船支塞多少人马金辉不知道,他只知道段先生游轮上塞了上千人!

人员超载,很多人不得不待在甲板上。

然而天气越来越冷了,雪越来越大,那些待在甲板上的人身体受不了绞尽脑汁往船舱里挤,不少舱房按规定只能容纳4人,现在普遍挤了10人。

要是挤挤能顺利到达下一个安全基地也没事,可谁想到,修补过的燃油箱又出现泄露,他们也没多余的燃油——在高市时需要补充燃油的船支至少有七八条,可安全基地主要存放燃油的仓库被巨石压垮了,因而每支船分配到的燃油并不多。

船支在两天后停摆在海上,四周没有陆地,哪里有汽油可以补充?

那些和他们一样从高市离开的船支,也不见踪影。

游轮在海上熄火第七天,这七天里,船上没有灯光,没有熟食,还格外寒冷,段先生组织人手用划船的方式继续向南前进,可惜速度十分缓慢。

船上生活条件越来越艰苦,一千多人挤在游轮里,导致各方面都超过临界点。

天气越来越冷,船上储备的最后一点食物和水,被分发下去后,段先生宣布食物告罄,随后所有人迎来缺水、缺粮以及寒冷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