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2 / 2)

要不是大盛不能有文盲的公主,估计有些公主到出嫁都还是个文盲。

“当然认识,母妃有教过。”乔微兴致勃勃地对隆明帝炫耀道:“很多书母妃教我读过一遍我就会了,我看过一遍就能记下来。”说实话,乔微聪慧,但也不是生下来就过目不忘,背诵和记忆这个东西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只要背得书够多,读得书够多,是可以比一般人记忆力超出一大截来。

乔微经过几世的积累,基本上可以达到过目不忘,过耳成诵的地步。

隆明帝觉得不信,但又觉得乔微不能在这么明显的事上撒谎,当下来了兴趣,让人拿出来一本书来,说是要考一考乔微。

刘福拿来的是隆明帝最近喜欢读的史书,这书自然不可能是乔微这个年纪的小孩子看过的,所以他读了大约百十来字,又让乔微复述,却发现乔微可以一个字都不落地说出,这让隆明帝又惊又喜,接着他又换了几本书,最终才确定他这个女儿确实不凡。

“吾儿当真不凡!”隆明帝这次是真的更喜欢这个女儿了,不仅天真可爱,而且过目不忘,天资卓绝,这样的孩子哪个做父母的不喜欢,不骄傲?

“你这天赋,平日里和你母妃呆在后宫中玩闹倒是浪费了。”隆明帝觉得自己发现了天才儿女,虽然是个女儿,但还是忍不住高兴,昌国公府有一个普通的魏宝珠都那么高兴,他的女儿比魏宝珠强百倍千倍,他还能不高兴吗?

“那父皇是要教我读书吗?”乔微高兴道:“以前母妃教我读书时,我有很多问题,可是每次问母妃,母妃说她也不是很清楚,父皇一定比母妃厉害,一定什么都知道,父皇能不能教我读书?”说着一脸孺慕又崇拜地看着隆明帝。

隆明帝没有过和小孩子相处的经历,他的皇子公主见到他不是畏惧如虎,就是谨小慎微,年纪小的还会害怕地哭闹不停,只有这个女儿乖巧又可爱,处处对他的心思,隆明帝突然觉得也许养个小孩子在身边也不错。

这又是个女儿,他再宠爱也不会影响朝廷大局,总比皇子宠起来放心些。

“父皇可是很严厉的。”隆明帝决定给女儿一个机会,说道:“到时候你功课做得不好,怕是会挨罚的。”

“阿微不怕。”乔微听后眼中满是高兴,拉着隆明帝开心道:“那我以后每天都来找父皇读书好不好?”

“嗯。”隆明帝点头,算是答应。他想着乔微已经五岁,七岁后就会去书房和其他公主一起读书,他就算亲自教导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到时候腻了,也又光明正大地理由断了这事。

只不过隆明帝没有料到的是人心,还有日积月累的感情,真到了那一天,他就舍不下这个女儿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今日对乔微来说可以说是收获颇丰,有了更尊贵的身份,又被隆明帝喜爱,也算是不错的开始。

只不过比起乔微的好心情,昌国公府的气氛就不大美妙了。

“陛下这是在打我的脸啊!”昌国公送走了宣旨的內监,将手中的圣旨往桌子上重重一拍,眼中带着怒气。

昌国公世子将高兴的女儿和清河长公主送出门,清河长公主脸色难看,他安抚了几句,又有天真无邪的女儿在身边陪着,他才敢回来看望带着怒气的父亲,只是没想到进来后听到的第一句就是昌国公再发隆明帝的牢骚。

“父亲,此事我们做得确实有些急了。”昌国公世子叹了一口气,他原本就劝过父亲,不要对给女儿请封爵位之事这么着急,可是清河长公主执意,父亲母亲也疼爱女儿入骨,非要给女儿更高贵的身份,为此不惜逼迫隆明帝,才有了今日隆明帝的警告。

“清河长公主在宝珠出生后就给宝珠请封,可这都多少年过去了,陛下还压着不给宝珠爵位,若不是咱们一提再提,我看到宝珠出嫁陛下都不一定赐下爵位。”昌国公对长子的话不以为然,宝珠是他魏家唯一的女儿,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明珠,他自然要给宝珠最好的。

“我都说了用我的战功换宝珠的爵位,陛下还如此推诿,可见在他眼中我在战场上流的血舍生忘死,守护大盛,却连一个县主之位都换不得。”昌国公冷笑道。有些话他没有明说,但语气中的意思谁又不明白,昌国公这是觉得隆明帝怠慢了他这个战功赫赫的功臣,觉得隆明帝对不住他。

昌国公世子也觉得隆明帝的做法有些寒心,他们魏家人为大盛皇室抛头颅洒热血,却连女儿都不能惠及,这心都冷了。

只不过昌国公世子年纪轻,到底没有昌国公那么德高望重,说话做事也自然谨慎些,对着昌国公劝道:“陛下到底是给了这个爵位,日后宝珠也不会被人看轻,您也别计较了,明日您还是照常上朝。”为了这个爵位,昌国公已经告假一天了。

虽然隆明帝用华阳公主警告他们,可隆明帝到底也妥协了,算了算他们也不算吃亏,要是再不回朝堂,朝中的那些原本偏向他们的朝臣估计会弹劾他们不敬圣上了。

“我知道了。”昌国公就是再气,也知道轻重缓急,他要是一直这么告假下去,隆明帝绝对会找个借口收掉他手中的兵权,这可是魏家的底气,也是他能一直护住孙女的底气,可不能交给隆明帝。

昌国公世子看昌国公想通,心中松了一口气,就赶紧回去安抚妻子清河长公主去了。

他到的时候,看着清河长公主被女儿哄得已经气消了大半,心中欣慰,他的女儿虽然受尽宠爱,却极为乖巧贴心,不见半点骄纵,这也是阖府上下都这么喜欢这孩子的原因。

“爹爹。”魏宝珠看到昌国公世子今来,赶紧跑了过去,“阿娘又要给宝珠做新衣服了,爹爹快来看这些好不好看?”

“宝珠穿什么都是最好看的。”昌国公世子先是哄了女儿,看着清河长公主让人打首饰,裁衣服,皱了皱眉问道:“前些日子不是才新做过一批吗?宝珠年纪还小,做这么多,有时候穿不上就小了,不仅浪费还奢靡。”

清河长公主不以为意,她从小是嫡公主,是天下最尊贵的姑娘,就连当时的皇子都让着她,先帝又宠爱她,她自小过得奢靡,这点衣服首饰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宝珠新封了县主,以前的首饰衣服都不和规制了,衣服首饰也要更贵重才是,不然出门会被人笑话的。”清河长公主说道:“这算什么奢靡?等宝珠再大些,能穿月华裙了,再给她做十二破的月华裙,那个才配得上宝珠的身份。”

说完后,清河长公主又有些不高兴,“县主的爵位哪里够?再等等,本宫一定求陛下把赐封地给宝珠……”她是嫡公主,是父皇最尊贵的孩子,她的孩子也应该得到最好的,清河长公主觉得县主的爵位不够,最起码是郡主才能配得上女儿。

昌国公看着清河长公主如此,有些头痛,只能道:“此事以后再说,爵位也不能求得太急,对宝珠也不好。”

魏宝珠是被娇宠着长大,虽然性子还算乖巧的,但从小被清河长公主灌输的思想,也认为自己身份尊贵,只不过她性子没有清河长公主那么骄纵,又习惯听父亲的话,所以对着清河长公主劝道:“阿娘,你放心,就算我没有封地,有您和阿爹在也没人敢欺负我。”

清河长公主只觉得女儿太乖巧,“日后无论你在宫中遇到了谁,都不要胆怯,特别是华阳公主,出了什么事,有阿娘给你撑腰。”她本能地反感这个被隆明帝拿出来下女儿面子的侄女,一个庶出公主,要是放在她年轻的时候,如何敢与她争锋,现在也是一样,她的女儿也不能受一个庶出公主的气。

“华阳公主还好吧,我听六哥哥说华阳公主一直病弱,我以前入宫都没见过她呢。”魏宝珠年纪虽小,但也知道华阳公主的事让她很没面子,虽然有些不喜,但也没到要死要活结仇的地步。

“病弱?不过是争宠的手段罢了。”清河长公主冷哼一声,“不然怎么让陛下这么怜惜,两个郡的封地,当真是好大的面子。”连她出嫁的时候,也只有一个郡的封地,一个庶出公主比嫡出公主还尊贵,当真是好手段。

“你也不必怕她,若是在宫里起什么冲突,你就去找皇后。”清河长公主对女儿嘱咐道:“皇后是她嫡母,必能约束地了她。”在清河长公主眼中,任何一个公主都应当对皇后之命言听计从,皇后是嫡母,更是国母,庶出对嫡母就应当恭顺尊敬。

“好,女儿都记下了。”魏宝珠点头,皇后最是疼爱她,她在宫中有什么事都是求皇后,她也经常被皇后接进宫中小住,除了清河长公主和魏家人,皇后是她最亲近的长辈。

被提及的皇后,在初次听到隆明帝的册封圣旨时,除了生气,还有对乔微的忌惮,“真没想到,陛下当真如此宠爱这个女儿,这才见过几次面?”

皇后身边的心腹陪嫁秦宫令听到皇后的话有些意外,“难道不是林妃的算计?教的七公主?”

“林妃要是真有那个心,哪里还能被陛下不闻不问,空有妃位,却不受宠爱,她就不是那能争宠的性子,连自己的儿子都笼络不住,还能教会女儿笼络圣心不成?”皇后从没把林妃当成一回事,林妃性子柔弱又刻板,不得隆明帝喜欢,所以她不觉得这是林妃教的。

“可是七公主才多大?”秦宫令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个五岁的病弱小姑娘哪里有这么多的心思。

“那就盼着她是真的年幼无知,她和陛下是真的有父女缘吧。”皇后叹了口气,她到现在也没有见过七公主,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真的天真可爱得了隆明帝喜爱,还是太过聪慧算计了隆明帝的心思。

“不过,以后行事要小心了,经此一事,陛下确实对昌国公府有了不满。”对于皇后来说,一个公主再受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昌国公府和背后支持她的势力。

“前些日子,本宫在宝珠的爵位上也出了力,只怕也引起了陛下的不满。”皇后的脑子很清醒,“这次也是本宫疏忽了,没有注意陛下的情绪,再加上陛下平日里疼爱宝珠,倒是本宫疏忽了陛下最恨遭人强迫之事,以后行事要注意。”

乔微受封的事在京中引起不小的波澜,不过乔微本人日子过得还很不错,每日去临安宫和隆明帝培养父女之情,从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