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2 / 2)

可还没等昌国公说话,隆明帝就先开口了,“卿不知朝政,不该妄言。昌国公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即便是年事已高,不能出战,朝中也要荣养起来,若不然岂不是寒了臣子们的心。”

“大盛从不亏待功臣,只要是为我大盛立功,朕和朝臣就不会忘记你们。”隆明帝笑道:“朕示诸卿为手足,绝不相负。”

这样收拢人心的好时候,乔微知道隆明帝绝不会放过,看着短短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学子们纷纷开始抵触昌国公,被隆明帝的君臣之情感动,心中并无太多的波澜。

如今这个时代和她的第一个世界不同,第一个世界,君臣之间的等级还没有那么不可逾越,乱世之中很多臣子抱着和则留不和则走的心态,对帝王的尊崇并不多。

可如今的大盛不同,大盛废丞相设内阁,君王权力集中,科举盛行,君臣之间就如同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君王对臣子礼遇,臣子都会感恩戴德。

隆明帝拉拢学子和臣子的手段算不上高明,但却是实实在在的阳谋。这样的阳谋只要昌国公不肯退步,隆明帝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学子之心。

今日之后,朝野上下皆知昌国公居功自傲,不敬君王,因一己之私不顾国家百姓,不配国公之位。

“好了,此事之后再议吧。”隆明帝也没打算在今日让昌国公答应出战,看着时辰差不多后,对着刘福道:“给在座的各位大家、百官和学子们赐酒!”

殿外宫人鱼贯而入,将事先备好的美酒拿出。

正在没有人注意的时候,隆明帝跟前一位宫人上前,将酒递上。

可乔微没有让此人近身,接过酒杯后她亲自递上。

“父皇,还是小心一些,验过后再饮。”乔微有些不放心地道:“毕竟到现在我们都不知北齐刺杀的具体计划为何,还是小心行事。”

隆明帝点头,虽是知道了这些人今日刺杀,但他却不敢大意,身边诸人都是严格审查。

“验吧。”隆明帝对着身边的刘福道。

就在这时,原本刚刚递上酒器的內监却突然发难,摔碎隆明帝身旁的酒杯,拿起碎瓷朝着隆明帝直接刺去。

作为离隆明帝最近的乔微上只能挡在隆明帝身前,当然她也不是搞什么狗血剧情,依照她这些年练就的身手,绝不可能一点反手之力都没有。

在被突如其来的一刺扎伤了左肩后,乔微踢中了刺客的腹部,让刺客踉跄一下。跟在隆明帝身边的禁卫也反应了过来,直接上前将刺客擒住。

没想到会是这样过程的隆明帝脸色阴沉,看着女儿鲜血直流的左肩,急忙唤道:“太医!太医呢!”

乔微脸色苍白,看着紧张地隆明帝勉强露出了笑容,“我没事,父皇安好就好。”

“朕安,朕都好。”隆明帝觉得自己许久没有那么紧张过了,他害怕这个女儿就这么离开自己,这是自己的孩子啊!

“父皇,大局为重。”乔微低声道:“您莫要因为儿臣受伤,忘了您以身犯险的目的。”

“你放心,父皇都知道。”隆明帝眼中压着无尽的怒火,“父皇定要让北齐为我儿血债血偿。”

“我相信父皇会为儿臣报仇。”

其实乔微知道比起这早已预料的刺杀,更让隆明帝恼怒的是这刺客居然会是自己的宫人,这是隆明帝始料未及的。

她相信,今日过后,这前朝后宫又要被鲜血染红了。

第105章 骄纵肆意,权掌天下

因着之前早有准备,所以隆明帝此次出行是带太医前来的,上前给乔微看了后,说伤势颇重,要先包扎伤口。

隆明帝本要亲自送乔微去后殿,但乔微却制止了隆明帝,苍白一笑,“父皇若是离开,儿臣所受的伤可就要大打折扣了,您筹谋良久,不要为儿臣这些小伤耽误了时机。”

看着隆明帝还想要在说什么,乔微又笑道:“父皇比起您现在相陪,儿臣更愿父皇能够达成心中所愿。”

隆明帝听后原本想要说出的话再也说不出口,但眼中的担忧却是做不得假,就像女儿说的,他此时不能因私情废了多念筹谋,因私废公的人他向来不喜,可看着在刺杀时不作他想就挡在自己面前的女儿,隆明帝第一次想要先顾及私事,顾及自己的女儿。

他的女儿啊,那是他真正的孩子,他最贴心的孩子。如今重伤再怀,他却不能守在女儿身边。

可最终隆明帝还是被乔微的坚持劝阻,对着太医道:“若是公主出了半点差错,朕拿你是问。”

太医赶紧应是。

看着最懂事最心爱的孩子离开,隆明帝对着被擒下的刺客问道:“是谁派你来的?”

“为昌国公尽忠!”说完后此人就要咬舌自尽,旁边的禁卫及时救下,命是留了下来,但却也昏迷了。

隆明帝脸色阴沉地摆了摆手,让人将此人带了下去。

因着刚才隆明帝已经激起了学子和官员对昌国公的怨愤,所以此时听到刺客说自己是昌国公派来的,一时间对昌国公的弹劾之声不绝于耳,殿内都在言昌国公有不臣之心,不出战就是想要篡权夺位。

昌国公自是觉得冤屈又怨恨,他甚至觉得是隆明帝为了栽赃陷害他故意派来的刺客,就是想要除掉他和解除他手中的兵权。

他可以嚣张跋扈,甚至可以不敬隆明帝,有僭越之行,可绝不敢承担谋逆的罪名。他若是逆臣,有篡位之心,天下之人都会讨伐他,到时候他和昌国公府将会走上绝路。

“臣冤枉!”昌国公只能低下头颅,跪在递上对着隆明帝叫道:“臣绝不会行此悖逆之事,臣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此事臣真的不知道,还望陛下明察!”

在场之人都叫嚣着要将昌国公拿下,虽有不少人跟着后面求情,但刺杀之名太大,就是昌国公一党之人很多都有些怯步,不敢太过牵扯。

当然除了昌国公一党之人求情外,五皇子也跟着跪在地上向隆明帝哀求昌国公冤枉。隆明帝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五皇子不说话,只是目光骇然,全然不像是看儿子的眼神,审视又冰冷。

本以为只有这一个儿子让他失望,却不想在五皇子跪下求情后,六皇子也跪了下来,又是一样的说辞。

看着面前的言说昌国公劳苦功高忠心耿耿的六皇子,隆明帝大为失望,本来对于和爱女一母同胞的六皇子,隆明帝还有几分慈爱之心,却不想二人秉性相差太多,原是和五皇子一样是个不孝子。

众人见隆明帝一言不发,以为隆明帝是要拿昌国公问罪,却不想隆明帝上前亲自将跪在叫冤的昌国公扶了起来,高声道:“昌国公对朕的忠心朕岂能不知?这人分明是要攀污昌国公,离间朕与昌国公的君臣之情,此人险恶之心可诛!朕怎能会中了奸人的离间之计?昌国公快起。”

听到隆明帝如此说,昌国公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顺着隆明帝的虚扶起身后,高声道:“陛下英明!”随后又愤恨道:“此等小人就应该立即诛杀,以正视听。”

昌国公身为武将,又多年身居高位,人人礼敬,早已没了谨慎之心。平市里行事还有长子和身后的幕僚为自己筹谋,今日受了这样的不白之冤,心中愤恨,又无人在身边劝阻,自是任性行事,想要杀了这刺客一泄心头之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