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2 / 2)

比起闻争鸣,旁边的闻老太爷脸色就不好了,他看了看身后的闻争鸣和闻静母女冷哼一声,道:“还不赶紧上车,留在这里丢人现眼吗?”

乔微见闻静听到闻老太爷的话后原本高兴的神色瞬间低落下来,还有些害怕和自责,似乎真的怕自己给闻家和闻老太爷丢脸。

“不用外祖父操心,我母亲和离后不会去闻家,您放心绝不会给闻家丢脸。”乔微拉住闻静的手道:“母亲的嫁妆外祖父可以带走,当是全了您对我母亲的生养之恩,当然以后我母亲该尽的赡养也会做到。”

嫁妆一事,乔微之前还以为是闻家给闻静全权筹备的,可是后来她问了江妈后才知道这其中大半部分是崔家的聘礼,闻家只添了很少一部分,这也是闻家一个商家女出嫁却不带一个铺子的原因,也是闻老太太为什么要从自己嫁妆里拿出一个粮铺给闻静陪嫁的原因,想来也是觉得闻家亏待了闻静想要补偿。

乔微对闻老太太观感不错,但是对闻家和闻老太爷却十分不好。

“我有儿子,用不到你母亲养!”闻老太爷冷哼一声。

乔微也不在意闻老太爷的话,她只是陈述事实和法律义务。只不过在这个时代,一般都是儿子儿媳奉养老人,让闺女养的都是“绝户头”,也就是没儿子没孙子断了根儿的人家。

当然对这个习俗乔微嗤之以鼻,她陈述事实,闻老太爷当她在咒他,她也不想解释。

“行!你们不想回闻家,随你们的便。”闻老太爷本就对女儿离婚还带一个外孙女不满,如今这个外孙女还敢顶撞他,闻老太爷就更生气了,怒道:“以后做了什么丑事死在外面,也别报我闻家的名字,我闻家丢不起这个人。”

说完后闻老太爷就上了人迁来的马车上,这个时代虽然也有汽车但汽车昂贵在大城市里才能买到,闻家和霍家都有钱,但也还没到买汽车的地步,而且老一辈的思想都是觉得马车才是豪阔的体现,闻家也霍家也一向以有一辆马车而自豪。

闻老太爷上车,闻争鸣只能对着闻静安慰道:“你别多想,父亲他那个脾气性子你也知道,别往心里去。你们住外面也好,省得回闻家受气。”外面的房子是乔微之前就让闻争鸣租好的,这个时候闻争鸣就不得不佩服自己外甥女的远见,当时他还觉得闻家那么大,赁个屋子没必要呢,如今看来这屋子太有用了。

说完后又对着闻静提醒道:“对了,娘很想你,过两天我带她去看你。”闻老太爷绝情,但闻老太太确实是慈母心肠。

“好。”闻静点点头,她还是有些难过,原本的喜悦都被自己父亲刚才几句话给冲散了。她知道自己父亲是什么人,也算是早有预料,所以也说不上伤心,可就是有些难过。

闻争鸣见闻静应好,对着乔微嘱咐道:“一切小心。”之后闻争鸣就赶紧转身上车,毕竟闻老太爷再不对,他也得管。

嫁妆乔微和闻静都没有留,抬嫁妆的仆人都跟着闻老太爷一起走了,把嫁妆抬去闻家了。

乔微见这些人离开,然后牵起闻静的手道:“母亲,我们回家吧。”

“好。”

她们两人以及身后跟着的闻氏的两个陪嫁江妈和刘妈,四人一起走在平城的街道上。

闻氏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最终两人来到一个街道上的单独的小院子门前停下。

这就是她们租的院子了,在这里她们会开始新的生活。

第206章 民国动荡,科教兴国

这是一个南方的小院子,白墙黑瓦,颇有些江南水韵。

推开门后,就见到里面等着的一个中年男子,见到闻静和她后赶紧跪下磕头道:“给太太和小姐请安。”

“赶紧起来。”闻静赶紧让旁边的刘妈将对方扶起来,笑着道:“也多亏有了你们夫妇,我和阿微才能一出来就有院子住。”这就是刘妈的丈夫名叫赵河,当初闻静出嫁的时候,闻老太太也是心疼女儿,给女儿准备了很多,比如江妈和刘妈,并且当时刘妈已经许配了人家,也就是赵河,赵河是闻老太太的陪房的家生子。

刘妈和赵河结婚,赵河为闻静打理外面的事情,比如粮铺。在闻老太太看来有这两人在,女儿在崔家的日子会好过很多,事实上也是如此,刘妈和赵河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确实让闻静在崔家的生活轻松很多。

乔微之间交代刘妈给她卖报纸以及投稿等事,都是赵河去办的,这院子也是乔微之前让赵河置办的,她在此地住不了多长时间,所以不是买而是租的一个院子。

之后闻静带着乔微进去,这里面虽然和崔家的屋子比不了,但也是清净雅致,比起崔家中西方混搭的风格,此地是纯正的中式院子和建筑风格。

“小姐您看看,我之前就收拾妥当了。”刘妈笑道,之前在赵河置办完院子后,乔微就让她将一些随身东西拿从崔家拿出来,所以该布置的地方都布置地很好,刘妈也知道乔微的要求,干净整洁舒适是最主要的,其他都是次要。

看着窗台下阳光最好的地方被刘妈放置了笔墨纸砚和书桌,乔微笑了笑,对着刘妈道:“您布置地很好。”

闻静也很喜欢这个院子,虽然不大,但很干净,这是她们从崔家出来后的第一个家。似乎从出嫁后,她就没有了家,在夫家她处处被婆母训斥是个外人,在娘家她是客人,不管是嫂子还是自己亲爹似乎都不喜欢她回去,就是最疼她的母亲也没法。

这里就不一样了,这里她和女儿能够自己做主,她再也不用看人脸色了。

坐在这院子里,闻静觉得心很宁静,也很舒心,她离开了夫家也不用回娘家受人白眼,她以后会日子越来越好。

乔微没有打扰站在院子里安安静静等着的闻静,而是开始盘算接下来的日子应该怎么过。

离开平城是必然的,当然在离开前乔微还是想要要在这场军阀混战中掺和一脚。

闻争鸣的事情也很麻烦,乔微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闻争鸣送死,毕竟闻争鸣如果死了闻静会十分伤心,再加上闻争鸣这样的有志青年,说不定会成为她进入政界学界的一个敲门砖。

说实话,乔微对闻争鸣并没有太多的感情。闻争鸣确实在这这件事上出力了,可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她的交易和逼迫。当然这和社会实情有关,闻争鸣在对待妹妹离婚的问题上有顾虑也是人之常情。真正以三观而论,闻争鸣是一个比较正的人,也是以后很好的合作伙伴。

乔微当然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短时间击败一个军阀,特别是她现在一没有钱,二没有人,三没有粮,所以不可能和一个军阀硬碰硬,但她也不是没有让沈英锐和霍辉互相削弱的方法,最好让崔家也受一受苦难才好。

霍辉,沈英锐,孟先生,这个三角关系很值得探究,军阀和革命党救国会,也同样值得她好好研究。

就这样思索,很快时间都过去了,等她再次起身的时候,就见到闻静和江妈等人已经在等着她了。

“快来吃饭。”闻静帮着江妈把筷子摆好,然后对着乔微笑道:“这是咱们从崔家出来的第一顿饭,我和江妈她们一起做的,你尝尝好不好吃?”

事实上江妈和刘妈当时见到闻静要亲自下厨的时候都不愿,闻静虽然和离了,但她们还是闻静的下人,哪里有下人在让主子自己动手的?可闻静心情好又坚持,她们也只能同意。

这个时候赵河已经回去了,刘妈和赵河有自己的院子,平日里刘妈不当值的时候就会回自己家。再说这个家里只有闻静和乔微两个主人家在,赵河一个男人留在这里到底不方便。

这顿饭说是闻静和江妈她们一起做的,其实闻静就是打个下手,闻静从小到大都是大小姐,没受过什么罪,所以并不太会做饭。

虽然刚搬过来但赵河刘妈之前准备地都很好,什么菜都有,所以这顿饭也算是丰盛。

乔微本人是比较喜欢江南的口味,虽然有些菜色偏甜一些,但也比较清淡,更能突出食材本身的鲜美,再加上江妈和刘妈本身的厨艺不错,菜色看上去也是十分爽口。

见江妈和刘妈在旁边立着一副要伺候她们用饭的样子,乔微笑着道:“您二位都坐下吧,陪我和母亲一起用饭吧。”

“这怎么能行?”江妈和刘妈赶紧摇头,“和主人一起用饭那是没规矩的奴婢才做的事,咱怎么能和太太小姐一起用饭?”

乔微却道:“现在是民国了,没有买卖人口这个说法,更没有卖身契这个说法,我和母亲这里不兴卖身契。”所谓民国,即是民主共和国,平等自由,民权民主是为民国的根本含义,自民国建立后就废止了人口买卖制度,只不过如今吏治混乱,民国立下的宪法在很多时候如同一纸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