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2 / 2)

闻静有些似懂非懂,不过她还是点点头。

就这样乔微和闻静一边讲着故事,时间也就过得显得很快了,等到京市的时候,一行人已经很是疲惫了,闻争鸣一个男人也有些受不住,也幸亏他们带的东西都不多,也还有力气拿行李。

等下了火车,闻争鸣就在站台上不断张望着,似乎在找什么人,正在这个时候有人对着闻争鸣喊道:“君钟兄!”闻争鸣,字君钟。

乔微随着闻争鸣转头望去,就见到一个身穿长衫,还带着一个眼镜的男子手里举着牌子,上面写着“君钟兄”三个字,然后兴奋地朝他们招手,然后快步走了过来。

那男子过来后,闻争鸣也高兴地道:“士光兄!”时人见面还是以表字称呼居多,来人名叫王晔字士光。

两人见面后连鞠躬礼都没行,直接抱在了一起,王晔十分激动,“我早就盼着你来呢。”

闻争鸣见到王晔也十分激动,但是他还是想到自己旁边的女眷,两人拥抱后就赶紧放开,然后和王晔介绍道:“这是家妹闻静和外甥女崔微,还有我们家的以为阿姨江妈”

比起在平城那种女子姓名都不能告诉丈夫和家人以外的地方,京市就很开放了,这里有女学,女子的名字已经算不得什么私密之事了,女子有自己的名字,不用再用排行和某某氏来称呼了。

王晔刚才只顾着激动了,没有看到乔微三人,此时非常不好意思,赶紧对着三人道歉道:“很抱歉,是我刚才冒失了,还请见谅。”

之前闻争鸣是和王晔发电报告知对方他来京的时间,但是电报太贵是按照字算钱的,闻争鸣是能少发就少发,只说了自己几号到京然后又说了拜托对方给自己找一个院子租住,其他的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所以现在王晔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闻静。

在王晔看来闻静长得年轻漂亮,而且穿着一身改良版的汉服清新飘逸,温柔娴静,看着十分时髦,再加上对方身边没有丈夫随行,他就以为对方是个没出嫁的姑娘。至于乔微,闻争鸣又不止一个妹妹,也不一定是闻静的女儿不是?

可王晔也不敢说自己判断地就一定是对的,他选择了一个折中的称呼,鞠躬后礼貌地道:“闻女士好,小姑娘好,江妈好。”

乔微看了一眼对方,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闻争鸣成为朋友的人,最起码在礼节和三观上都不错,对她和乔微见礼不奇怪,能对着江妈也尊敬的人才是真正的有修养,才是真正的追求人权平等和进步的人。

除去之前的赵河是陪房还有崔家闻家人不算,王晔是闻静遇到的第一个近距离接触还需要打交道的外男,一时间有些慌张,没有说出话来。

乔微倒是笑着称呼道:“王叔叔好。”

有了乔微喊人,闻静很快就反应过来,对着王晔道:“王先生有礼,这是我女儿崔微。这次来京给王先生添麻烦了,闻静在此多谢王先生。”在之前乔微已经和她普及了来到京市后该如何称呼别人,如果遇到文人就称呼一声先生,遇到工人就称呼师傅等等。

在闻静说完后,江妈也赶紧跟着见了礼。

王晔有些没反应过来,他不曾想闻静这样年轻的女子居然有乔微这么大的孩子了,不过这在民国十分常见,但闻静说话做事都很有礼,这让王晔对闻静的印象极好。

“闻女士多礼了,我和君钟兄是国立学堂的同学,我们感情最好,没有什么麻烦的,当不得闻女士这么客气。”王晔赶紧谦虚道,他没有问为什么闻静带着孩子和佣人和兄长一起来京城,也没有问闻静丈夫的问题,而是很贴心地什么都不问。

之后王晔就和闻争鸣聊起天来,说着他给闻争鸣找的落脚的房屋,一个不错的四合院,虽然不大,但是却五脏俱全,该有都有,里面也打扫地十分整洁干净,闻静和江妈一见到就很高兴。

将闻争鸣一行人带到院子后,王晔就主动告辞了,“君钟兄和闻女士初来京城,旅途劳累还是要多多休息,我先行告辞,过两日再来登门拜访。”

这是一种体贴。

乔微觉得虽然和这位王晔接触不多不能判断其真正的为人,但如果说只说什么是彬彬有礼,那大概就是王晔这种,真正的有礼有节。

这样的人很难不让人产生好感,果然等王晔走后,闻静就已经对乔微和闻争鸣说道:“王先生真是个好人。”

对闻静的话,旁边的闻争鸣很认同,“你说的对,士光这个人为人忠厚有礼,是个值得相交的人。”

评价完王晔的为人后,闻争鸣有对其才学做出了肯定,“士光比我小一岁,但和我是同学,他不止国文学得好,还会三种外语,之前还去国外读过三年大学,如今毕业回国在华大任教。”华大和京大都是华国现在最好的两个大学,也就是之前的国立学堂和京都学堂。

闻争鸣讲着王晔的经历,似乎对王晔的学问和为人很是推崇。

“那王先生真的很厉害。”闻静感叹道。在他心中能出国留学的都很厉害,连崔明浩和闻争鸣想要出国留学都没能呢。

这个时期出国留学有要求很高,除了少部分的公费留学生外,还有更多的人是要家里付钱的,对家境的要求很高,当然以崔家和闻家的家境都能支撑两个留学生,但崔铭浩和闻争鸣又有其他的情况。

崔铭浩没什么做学问的想法,一心盼着做官再加上一个苏若淑在旁边看着生怕崔铭浩留学玩出什么花样不回来了,所以崔铭浩没能留学。至于闻争鸣就更简单了,闻争鸣本人一心搞革命救国图存,留学做学问对他来说就要往后排了。

乔微见两人对王晔讨论起来,当然大部分是闻争鸣说闻静听,不过乔微还是打断了两个人的话,对着闻争鸣道:“三舅舅打算以后找什么工作?”闻争鸣当然不用找工作,他是救国会的人到了京市这个势力纷杂地方,很多事情还是要听从救国会的行动行事。

“去报社当编辑。”闻争鸣说道,他刚从南方的政局中抽身不适合立马进北方的政府,报社杂志社这些就成了比较好的选择。

乔微听到闻争鸣的话,倒是觉得这是个好事,毕竟闻争鸣当了报社的编辑,她想要发表什么文章和书籍也好找到人帮忙出版。

旁边的闻静见乔微和闻争鸣聊起正事,就走了出去带着江妈去买东西做饭了。

见闻静出去,乔微对着旁边的闻争鸣道:“三舅舅知不知道京市医院哪一个最好?”

“那就是京市国立医院了,那里是其他国家捐助的最好的西医医院了,各种医疗设备也是最完善的。”闻争鸣说道,不过说完后他又意识到不对,赶紧关心地问道:“是谁生病了?是你还是你母亲?”不然怎么好好地问起来医院的事情了。

“我想给母亲动手术。”乔微也不瞒闻争鸣,说道:“我想让母亲通过手术改善缠足的脚部畸形。”

“这怎么可能?缠足还能通过手术治好?”闻争鸣不是闻静,他知道民国的医院其实没有那么神奇,特别是缠足这一项在一些国外的医生眼里也是无解的。

“我之前在一本国外的书中见过手术设想。”乔微随便找了个理由骗过闻争鸣然后道:“此事我要和医院的医生沟通,三舅舅你不懂医学,我和您讲您也听不懂。”

闻争鸣被这话打击到了,但是他也不觉得乔微说的有错,他确实不懂医学。

这件事闻争鸣也是托了王晔,王晔很快给闻静找好了医院和最好的骨科医生,这个时期已经有X光了,闻静通过X光照射后得到的影像和乔微预料的一样甚至情况更好,这让乔微感到庆幸。

就手术方案乔微和医生讨论了很长时间,两人是在屋内讨论的,外面的人都不知道。外面的王晔对闻静来动手术的勇气很惊讶,他见到闻静后闻静总是一次又一次打破他的印象。

当初他以为闻静未婚,结果闻静不仅结过婚有孩子还离婚了,他以为闻静是一个进步开放的女子,却不想闻静才刚开始学认字,还裹着小脚。

可是这并不影响王晔对闻静的好感,在王晔看来敢于离婚的女子都需要勇气,在离婚后不自怨自艾,还不断学习进步的女性才是自强独立之人,能站在医院中同意尝试手术更值得人敬佩。

闻静做到了这个时代女子的无数个第一,让人尊称一声先生都不为过。

第212章 民国动荡,科教兴国

先生一词无所谓男女,达者为师,在女性解放的深度上,闻静绝对是走在最前沿的人,当然王晔看着闻静温柔天真的样子,他觉得可能面前这个柔弱的女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勇敢,有多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