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2 / 2)

老裁缝道:“干了活当然有工钱拿,随你挑。”

阮溪想了想,仰起头看向他道:“那我要半只鸡。”

阮家的小灶房里。

阮长贵在灶后烧火煮猪食,孙小慧在旁边坐着剁鸡食。

阮长贵抓了一把稻草塞进灶底,问孙小慧:“昨晚小溪是不是没有回来?”

这件事孙小慧是知道的,她剁着鸡食道:“听说是跟老裁缝去人家做衣裳去了。”

阮长贵看向孙小慧,“老裁缝可没带过谁出去做衣裳吧?”

孙小慧无所谓地笑一下,“没有,那又怎么了?”

阮长贵脸有急色,“你说怎么了?说明老裁缝器重她呗,你不稀罕?”

孙小慧手上菜刀不停,“我有什么好稀罕的?老裁缝那人什么样你不知道?他就是个铁公鸡,以前多少人找他学手艺,哪个没往他身上搭东西?都得到什么了?大方到顶,也就是一串葡萄。”

她停下刀喘口气,“他就是把人当工具使,带小溪出去做衣裳,就是带个人在身边使唤,让她干杂活。八成就是小溪好使唤,他才正经认她当徒弟呢。”

说着扬起菜刀继续剁,“也就你妈这样惯着她,让她去学什么手艺,搭了半篮子鸡蛋进去换回一串葡萄?一串葡萄能顶个什么用?半篮子鸡蛋没了不说,这丫头也算是白养的,养这么大不干家里的活,尽出去帮别人家干活。最后手艺学不成,得什么?”

阮长贵顺着想了想,点头认同道:“也是,她去跟人家学手艺,叫人家费心费力教她,她又不是干这个的料,难道人家还发她工钱不成?”

孙小慧冷笑,“工钱?过阵子怕是要再宰只鸡送过去也说不定。”

孙小慧话音刚落,忽听到外面传来阮溪的声音:“奶奶,我回来啦!”

听到声音的孙小慧摇摇头,“败家的回来了。”

刘杏花的声音又传来,“哎呀,你是哪里弄来的鸡啊?”

鸡?什么鸡?

阮长贵和孙小慧刷一起抬起头竖起耳朵。

阮溪:“做衣裳那户人家现杀送给我们的,我和师父一人半只。”

边屋门外,阮溪说完话从书包里抽出一张纸币,抑制不住欢喜继续说:“噔噔噔噔……除了半只公鸡,还有一张一块钱,是我这次跟师父出去做衣裳,挣的工钱。”

看到纸币的瞬间,刘杏花眼睛都瞪大了:“一块钱??”

小灶房里,阮长贵几乎和刘杏花同时发出这句惊语:“一块钱??”

要知道他辛辛苦苦上工一个月,工分划下来也就差不多五块钱左右。像孙小慧这样的妇人,在生产队干的都是轻一些的活,一个月挣的工分大概只有三四块钱。

而阮溪出去两天,轻轻松松挣回来半只公鸡,还有一块钱??

第017章

为了确认真假, 阮长贵和孙小慧一起伸头看出去,便见刘杏花和阮溪站在对面边屋门外,刘杏花手里拎了半只鸡, 阮溪手里则捏着一块钱, 两人都满脸堆笑。

阮溪伸手把手里的一块钱塞进刘杏花的口袋里,简直开心得快要飞起来了,笑着说:“师父说了干活就有钱, 所以分了我一块钱和半只鸡。”

他们这上门做衣裳的工钱是一天两块钱, 格子衫妇人因为送了一只鸡,所以只给了三块钱的工钱。老裁缝自己留下两块钱,给了阮溪一块。

至于老裁缝和他们大队是怎么结算这些工钱的, 阮溪身为徒弟自然不过问这些。时间上大概是和其他社员干活挣工分一样, 一整年下来结算一次。

老裁缝有个自己用针线钉起来的账本, 里面记的都是这些账。

穿越之前,阮溪怎么也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因为挣了一块钱而开心成这样。

孙女这么快就靠手艺挣钱了,刘杏花更是高兴得满面红光。她把阮溪塞给她的钱又掏出来,往阮溪手里塞过去说:“你挣的钱给我做什么,留着买糖吃。”

阮溪仍是把钱塞回去,“奶奶你是我们家的掌家的,挣的钱当然要给你啊。”

说着她忽想到什么, 转头一看,只见阮长贵和孙小慧伸头在小灶房门口, 盯着她和刘杏花看呢,于是她又换了语气说:“我可不像有些人, 自私自利。”

刘杏花听了这话意识到什么, 也转头去看。

阮长贵和孙小慧脸上再也挂不住, 连忙把头给缩回去了。

刘杏花收回目光,这便故意又高声说了句:“那奶奶就帮你收着,给你攒起来当嫁妆!今天晚上我们先把这半只鸡给吃了,你想怎么吃?奶奶给你做!”

阮溪眉眼一弯,声音清脆:“辣椒炒鸡!”

小灶房里,阮长贵往灶底填稻草,心里此时五味杂陈,像有几十只猫爪子在挠一般难受。听到阮溪说“辣椒炒鸡”,又没出息地嘴里生出口水来。

孙小慧坐着闷声快刀剁鸡食,脸上是一片火辣辣的烫热感。

气氛干得像结冰,两人都不再说话,小屋子里只剩下菜刀碰菜板的咚咚声。

孙小慧剁好了野菜拌上米糠,出去喂她家的五只老母鸡。

阮洁背着柴火从外头回来,看到她特意绕开些,把柴火背去边屋的灶房里去。

看着她这番举动,孙小慧心里攒起火,但因为刘杏花在家,她也没敢出声冲阮洁发作,只能自己咽肚子里憋着,低声骂一句:“死丫头,等我抽时间收拾你!”

阮洁背着柴火进屋,看到刘杏花正在剁鸡。

她脸上涌出十二万分的惊讶来,看着刘杏花问:“奶奶,你怎么杀鸡啦?”

刘杏花笑笑,“没点正经事谁家杀鸡吃啊,是不想过啦?这是小溪跟老裁缝出去做衣裳,人家送给老裁缝,老裁缝分了半只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