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2 / 2)

“到底是谁家的郎君,”常往随国公府去的几位都被她们问过了,她们也很纳闷:“总不能是宫中值守卫军或是其他娘子的兄长,否则瑟瑟你还到哪里去认识男子?”

杨徽音的生活一直是十分有规律的,见到外男的机会极少,李兰琼瞧她迟迟不肯说,不觉心头一跳:“总不能是出身略有不妥的郎君罢?”

后花园赠金、私定终身的案例从来不少,虽说杨氏门第已经难得,未必会被轻易利用辜负,但是杨徽音要是和那些门不当户不对的人私下情好,随国公少不得打她一顿。

“自然不是,他出身……不比咱们差,”杨徽音恹恹侧身,“你们怎么不教人说完便这么多疑问,他样貌好、学问好、品行也好,桩桩件件都好,就是我还不知道他喜不喜欢我,这一点不好。”

她叹气道:“我本来是想着他近来生辰,想叫你们帮忙想一想,郎君们会喜欢些什么,我送出去也不寒酸,但现在想一想,你们也未必知道。”

圣上的身份她并不愿意说出来,要指望人家帮自己出谋划策也总有偏差,说出口反而后悔。

少女单相思的苦恼很多人都会有,宇文意知虽然没有,但她很不赞同这一点忸怩:“瑟瑟,你直接去问就好了,问他愿不愿意做你的情郎,若是愿意,那你送什么都好,若不愿意,你送什么都是一般。”

宇文意知虽然是新贵出身,但她向来自信,瞧杨徽音也不应该如此胆怯才是:“你说他好,我又不知道他的好,我只知道你的好,你出身、学识、容貌难道就配不上他么,大胆问去就是了,若不情愿,扭头便走,以后一刀两断算了。”

杨徽音默然,圣人其实待她极好,她也并非胆怯之辈,只是他是君父,真正如父兄一般呵护她宠爱她的人,即便他会切实地告诉她,他就是养了一个女儿、养了一个妹妹,没有任何别的想法,她也不能扭头就走,更舍不得一刀两断。

她舍不得失去圣上。

李兰琼到底嫁过人,觉得这样很是不妥,容易吃亏:“哪能这样,对方若当真是个极好的男子也就罢了,别说你现在一时喜欢未必能挨到成婚,便是到那一步,若他嫌你举止轻浮,又该如何?”

她曾经也是一个很热烈大胆的西州女子,成了婚后颇感为人妇的不易,不免事事谨慎小心,也不愿意原本随在她身后叫姐姐的可爱小姑娘会沦落到被情郎抛弃、婚姻不顺的下场。

“你现在瞧他,只怕世上再也没有比他再体面齐全的人物,天下儿郎皆不如他,但是他自己便一定是这个样子么,未必罢?”

她握住了杨徽音的手,昔日握马勒缰的茧子已经完全褪去,只残余了一点执笔的薄茧,“他定然也有许多不好的地方,你不如送他些用得上的东西,不必太突出,一点点相处看下来,若还叫你喜欢,合两方父母的意,再这样不迟?”

在她们这些人眼中,银钱花出去,只要合理即可,但是姑娘手作的东西却不好轻易送人,李兰琼怕她要送自己亲手绣的东西,将来落人口实,后来想瑟瑟好像女红是不大好的,可能也不会送给情郎,就没多这一嘴。

杨徽音本来想说阿爷可能会私底下不满,肯定不敢说,圣上知道她许多私事,连她每月的日子都记得清,又怎会嫌她轻浮?

但想一想,自己确实未必能合太上皇与太后的意,又做不到宇文意知说的那般,若圣人不肯应承便一刀两断,低着头应了,与她们又讨论了些许,斗草说诗,才不舍分别。

宇文意知本来很想陪着她们到街上去闲逛,买一买东西,但是却很歉然:“近来风紧,哥哥从南边回来,我现在一动不如一静。”

为着宇文家的这个郎君回来,京城最大的闲庭书坊最近都不敢往宇文府送书了,宇文意知本来进学的时候盼着休沐,现在倒是很盼着躲到宫里去,她的爷娘会对她哥哥训斥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是借着她哥哥来惩治这个不舍得罚的老来女,叫她苦不堪言。

然而很遗憾,因为赶上了圣人万寿,学堂这个月还会多放一天假。

李兰琼倒是很愿意陪她去挑礼物,然而挑挑拣拣到最后,杨徽音选了一对造型简朴的桃心木梳,对她道:“我就送他一把,好不好?”

分开是可以梳发的器具、安在头上的饰品,合起来又是一颗心,虽然便宜,但她很喜欢这个意思。

“我的祖宗,我陪着你逛了绸缎、玉器、就差连融器也走了罢?”

她知道杨徽音看过书,不是懵懂的小女孩,已经明白那是什么,故意羞她道:“你最后花了不到一百文,买了两把梳子,还有一把是自己用的,我的谢礼呢,车马费呢?”

杨徽音的脸红了又红,好在用帷帽遮住了,倒无人瞧见那几乎可与错落晚霞相比的颜色,她低声凶道:“那我送你一柄融器,足以叫你郎君羞煞!”

她不在乎:“你带够那个钱就成了,我郎君虽然读书,可不迂腐。”

两位衣着华贵的女子在小铺里低声说笑,无疑是引人注目的,李兰琼挽了妇人头,杨徽音虽戴着帷帽,但一看便知是未嫁的少女,但是这一对丽人在说起翻新花样的时候不免又有歧义。

毕竟是送给君主,又是她心里喜欢的人,杨徽音打算给这梳子配自己打的穗结,得再去买两块玉配上,越繁复越显心思越好,李兰琼却觉得有些买椟还珠的嫌疑,觉得她不如就送这个呢:“男人哪有用带穗的,又不是小娘子。”

她们身边正挑木碗的民女大概是被这一对姐妹弄得不耐烦,盈盈行礼,出言道:“娘子们何必为这件事起争执,若是送给未婚夫或是情郎,不如取你们二人一个字,请人刻上,还比打穗子更简易些。”

那民女身上的香气叫李兰琼稍微有些蹙眉,但是杨徽音却认真思考了,“写字我倒不怵,但家里人从不许我拿刻刀,刻出来就没有风骨了。”

圣上怕弄伤她那一双手,不喜欢她学雕刻印章一类,自然杨徽音自己也没有这类兴趣。

李兰琼无奈道:“我陪娘子再走一遭书画刻字的铺子,你再选个好师傅,再赔我一双绣鞋好了。”

那民女却说不难:“外子精通刻章书画,妾家就住附近,娘子若是信任我,您说了字,我拿回去教他刻了再拿回来,也不费多少时间。”

杨徽音有些动心,她和兰琼两个人都累了,虽然略有些麻烦人家,但想若确实可以,她也不是吝惜钱财的人,不妨试一试,推托了一下就答应下来,在店铺里写了字等她回来。

有李兰琼在侧,皇帝的字不能取弘,但一般“明”却是不避讳的,于是杨徽音略一思索,便写了“水木明瑟”四个娟丽的小字。

店家方才不好开口,冷眼瞧着,等那姑娘走远了才忍不住道:“娘子被骗啦,那位乃是平康里的人物,哪里来的什么夫君外子?”

李兰琼吃惊不小,连忙扇了扇那香粉的味道,略有些不满:“这你怎么不早说?”

出于教养,她虽然不满这浓香,却不好当着人扇动,现下却多了几分气恼,本来她就不希望杨徽音会将自己的名讳与那人连在一起,这虽然隐晦,但也不大好。

她们平素都是高门深闺里的娘子,对青楼只听过没见过,没人会在意那几十枚钱,但李兰琼很不满受骗,她拉住杨徽音的手,道:“瑟瑟,咱们换家别的买去,我郎君喜欢一个铸剑师,咱们去订一口宝剑,加急来做,无非多加十两八两银子而已。”

圣上平日里根本不会限制她用钱,但杨徽音很不解:“为这个骗人很不值,再说她有没有丈夫有什么要紧,咱们到对面茶楼歇一歇,我请吃茶,要是确实好,陛……毕竟我也只求一个字好刀工好,不问是谁做的。”

人家肯跑一趟,又有人请喝茶听曲,李兰琼也便坐了,过不多时,那女子便跑过来了,皖月和随侍李兰琼的侍女将东西拿到了茶楼雅座,说人已经走了。

那上面果然端正阴刻了“水木明瑟”四个字,工整如一,又别具男子强劲之力,竟还添了两对一模一样的简图,水波池榭,桐树庇荫,美人手拨游鱼,目送飞鸟。

确实对得上“水木明瑟”这四个字,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复刻出两个,杨徽音十分满意,欢喜道:“这就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一对木梳了,给我两百两都不卖呢。”

有些时候材质和本体并没有精雕细刻值钱,但也没有她说的那么夸张,李兰琼也知是意外之喜,含笑问皖月道:“你给了多少赏钱,那娘子可是欢喜拜谢走的?”

皖月看了看,两位娘子确实高兴,便如实禀告道:“那位娘子说她不要钱,只求贵人娘子们能看一看她夫君新作的文章,若是能入眼,就是他们的造化。”

但她说完这话,两人忽然就默了。

科考之前,总有各种怀才不遇之士四处寻找门路,多少让自己有一点把握,但她们没有想到会被人找上门的一日。

李兰琼点了点杨徽音的头,笑着骂她道:“你可真会给我出难题,圣人点了我家舅去主持春闱,为了这一点便宜被人算计,我该不该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