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2 / 2)

信王是在王府里出生的,那会儿,先帝爷还在,皇上还没登基呢。

那个时候就跟随在皇上身边的,他们内侍就只能想到掌印大人许修德了。

安公公心里翻江倒海。

襄王妃是个聪明人物,一直都是。

和聪明人说话要打起一百二地警惕,她说的每句话都可能不仅仅是明面上的意思。

襄王妃要他找人去打听当年的旧事,这一找可不就找到许修德身上了吗,许修德知道了,等于皇上知道了。

……

安公公心里慢慢的解了味。

——襄王妃莫不是想借他们的口,婉转地向皇上问这些事?

前面已经能望见乾清宫的轮廓了。

安公公试探着道:“奴才寻摸着,知道那些旧事的人,如今可都是皇上身边的亲信了。”

高悦行满意地点了点头:“嗯——”

安公公心里舒了口气。

襄王妃不过是想叫他往上递个话嘛,不难。

乾清宫的暖阁还留着呢。

当年李弗襄走的时候是什么样,如今还是什么样,一点儿也没变。

皇上就在暖阁里找到了正补觉的李弗襄,把人叫醒,问清楚小夫妻两尚未用早膳,于是叫人去春和宫将高悦行请了来。

高悦行进门叩见了皇上,起身时,瞧见皇上的手边,正明白地摆着她寄回来的两封家信。

皇上瞧着她笑了,一挥袖子,靠在椅上,道:“朕的后宫不立皇后,待将来,东宫启用,有了太子妃,论尊卑嫡庶,一切都应以太子妃为尊。有了名正言顺的位置,行事也能方便得多。”

高悦行规规矩矩地答道:“儿臣不喜欢揽权,皇上也不必着急。”

还有未完的事情等着她去做,高悦行可不想早早的将自己关进深宫里,给皇帝收拾烂摊子。

见高悦行人到了。

许修德吩咐人将早膳摆上桌,转头见小安子在门外探头探脑的,他心下不悦,出门给了他脑袋一下,道:“多大的人的,行事还不知稳重!”

乾清宫外门都是许修德一手提拔的奴才。

小安子悄悄将路上高悦行说的话讲给许修德听了,道:“奴才实在不敢拿主意,所以问问许大人的意思。”

许修德心里想的直白。

高悦行对奴才说的这一通话,摆明了是将自己的怀疑指到了孟昭仪的身上。

但是无凭无据的指认等同于污人清白。

所以,她选择用这种委婉的方式,让他们做到心里有数即可。

高悦行想打听的事,待许修德回了皇上之后,会想想办法送到她跟前的。

许修德挥了挥手,小安子不吭一声退下了。

用过早膳,皇上拐着弯问李弗襄回京之后有什么打算。

他是期待着李弗襄在宫里多陪陪他这个老父亲。

谁知,李弗襄一点也不体谅他的期待,甚至还兴高采烈的报出了一串玩乐的地名。

皇帝手里端着珍贵的御前龙井,也品不出清香的味道了,反而倍感苦涩:“你意思就是宫里没什么好玩的?”

李弗襄:“宫里我都玩十几年了,还有什么我没见过的好玩的?”

皇帝一时哑口无言。

高悦行趁那爷俩不防备,将茶喝空了,她是爱极了绿茶的口感,目光示意身边服侍的宫女将茶杯收下去,开口说道:“宫里好玩的,有啊!”她用手指怼了怼李弗襄说:“你要是闲着,不如向皇帝讨个旨意,把你的旧居小南阁修了吧!”

皇帝忌讳那个地方,但也总不能任由小南阁一直荒废着吧。

毕竟是在宫里,那地儿都快成乱葬岗了,钦天监几次都进言觉得影响皇城的风水。

这件事,后宫里,别人怕触怒皇威,不敢提不敢做,也只有李弗襄能说得上话了。

皇上这些年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不是没有打算。

小南阁迟早要修。

但怎么修,他心里却在犹豫。

无论怎么修,都改变不了那是曾经囚禁过李弗襄十年的地方。

也是他曾经犯下无可弥补的错误的地方。

皇上看向高悦行:“你有什么主意说来听听?”

有些话,高悦行身为王妃,不合适开口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