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 / 2)

这个念头一起,崔思道不由露出个微微嘲讽的冷笑,好似嘲笑莫玉笙情感转变得如此之快,又好似嘲笑自己当断不断。

第19章

转眼三天已过,到了莫玉笙成婚的日子。

莫玉笙如今已是贵为县主,从身份上来说,再也无人敢背后说她是乡野孤女。而掌握大权且被陛下信任的摄政王,又是她的师兄。

她所嫁之人还是一部尚书之子林渊,所以她的婚事办得格外隆重盛大。

摄政王府中张灯结彩,人人喜气盈腮,脚底忙得站都站不住。门外前来迎亲送礼之人络绎不绝,摄政王门口早已车马声喧,迎来送往之间所有人都面带喜色。

莫玉笙换好了华丽隆重的正红色的婚袍,她头戴凤冠,簪了步摇。

凤冠上镶着珍稀上供的东珠,东珠形状圆润,色泽饱满,质地莹润,搭配的宝石熠熠生辉,衬得人也金尊玉贵的。

莫玉笙本以为自己五官不够艳丽成熟,怕浓妆艳抹自己驾驭不好,但结果却与她想象中的截然相反。

虽有珍宝作配,大红婚服上用金线绣着繁美流畅吉祥的图样,衬得她粉面玉颈,眉毛乌黑,眼睛明亮,唇红似丹朱娇艳欲滴。

宫里出来的,曾经服饰过先皇后的赵嬷嬷,也成了她的陪嫁嬷嬷。

赵嬷嬷动作轻柔仔细,替莫玉笙梳理着乌黑浓密的发丝,唇角含笑的念着吉祥话儿:“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莫玉笙看着镜子里太过明艳姝丽的容色,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真的是她吗?

宋箬给莫玉笙添完妆,便忍不住凑近了她,眼神发亮,语气真诚的夸赞:“笙笙真是太美了!如今我总算知道什么叫做‘淡妆浓抹总相宜’了。”

赵嬷嬷也连忙点头,喜气洋洋道:“姑娘确实美貌,这怕是要将姑爷看呆了去!”

莫玉笙弯了弯唇,拉住宋箬的手:“你现在同嬷嬷一块打趣我,等你日后成婚,我也会打趣你的。”

宋箬笑了笑,毫不在意的说:“那我等着了。”

下一刻,崔思道走到了门口,刚好看到莫玉笙向门外看来,眼波流转,碾然一笑的模样。

呼吸一滞,崔思道身子僵硬的站立在原地,一时间竟忘了言语。

莫玉笙看到他,立即收了笑容,起身同屋子里的所有人一起,朝他盈盈一拜,道:“见过王爷。”

崔思道回神,他并未走进屋里,依旧站在原地,眼神在莫玉笙身上停顿了一瞬:“那林渊快到王府门口了,等会儿本王背你出去。”

民间婚姻嫁娶,作为哥哥,确实应该背着自家妹妹出嫁的。莫玉笙想,或许在师兄心里,她一直都是他的妹妹,此前那些过度的关怀都是她的想太多了。

莫玉笙怔住,她仔细瞧着衣裳隆重,神色淡漠的师兄,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短短几月,她已经能不露声色,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压在心里了。

此时,王府外内都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带着热烈的气氛,感染旁观的人。

绿萝身着一身喜气的衣裳,急急忙忙走了过来,扬声就喊道:“姑爷来了!姑爷来接新娘了!”

她走近才发现王爷昂藏而立于门口,于是立即止步,嗓子里的话突然像被塞住了一样,再不敢咋咋呼呼。

崔思道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脸色越发冷了。

宋箬恐他们师兄妹之间有话要说,便笑道:“笙笙如此美貌,哪能让那林渊轻易娶了去。我现在就去二仪门处堵他,要他好好做首催妆诗,才放他进来!”

她带着屋里的人看热闹去了,绿萝也很有眼色的走远了一些,令自己不打扰到他们。

前院熙熙攘攘,不时传来轰然的叫好声,不知是不是那温润如玉,文采斐然的林家公子做了文采绝佳的催妆诗,才惹得这样的欢呼。

后院里,崔思道同莫玉笙隔着门槛站着,谁也没有先说话,似乎那小小矮矮的门槛,成了天堑隔绝了一切。

时间好像过了许久,又好像只过了片刻,每一次呼吸都让人心里一跳。

莫玉笙朝崔思道平静的笑笑:“今日我就要出嫁了,师兄不嘱咐我一些话吗?”

这般喜气的日子,崔思道脸上不见半分喜色,连嘱咐语气也好像有三分敷衍:“往后你便与林渊好好过日子吧。”

莫玉笙心里哽了一下,她弯了弯红唇,乖巧点头:“师兄放心,我以后会好好对夫君的。”

莫玉笙瞧见崔思道听到夫君二字时,好似神情越发冰冷了。

莫玉笙一头雾水,只觉得如今的师兄喜怒不定,心思莫测,她再不知该说什么话缓和气氛。

直到宋箬和领头的红药走进来时,才打破了凝滞安静的场面。

宋箬拿着记录的红色纸张,含笑打趣的念了起来:“林公子可真文采飞扬!笙笙你来品鉴一下他的这两首催妆诗。”

她摇头晃脑念了起来:“宝车辗驻彩云开,误到蓬山顶上来。琼室既登花得折,永将凡骨逐风雷……”

宋箬念完,故作遗憾的叹息:“真是好诗!既然挡不住他!那笙笙你就只好乖乖上花轿了!”

旁边丫鬟也笑着纷纷道好,气氛一下子喜气高涨起来。

莫玉笙抿唇笑了笑,眼神也从崔思道身上移开了。

崔思道默默听完那诗文,这才跨进门槛,走到莫玉笙前面蹲下身子,道:“既然他来迎亲了,那我背你出去。”

莫玉笙平静而有礼的道谢:“好,有劳师兄了。”

丫鬟连忙取了一旁的红盖头来,遮住了莫玉笙艳如桃李的小脸。

她往前走了两步,趴在了崔思道背上,手掌虚虚放在他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