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2 / 2)

多么可笑的事实,本该在国寺清修之人心中竟有了牵绊,而本该在俗世辗转之人却更为磊落。

他以为自己可以避开那命定的劫难。可是在冬雪日第一次见到湿漉漉狼狈的她,对上那双清澈明媚的眼,他第一次心软送出那份药时——

白子就已经悄悄围了上来。

败局已定,没有退路。

第43章

“报——”

连着三封八百里加急战报,整座后宫今夜无人入睡。

皇帝病重,几次清醒过来却仍不见好转。如今西北吃紧,何人能堪大用?

太子衣着整齐深夜入宫,想必这三封战报事先已经经过他手。因此才能准备周全进宫面圣。

他跪在龙床前,沉声开口:“塞外蛮族屡犯我大齐边境,儿臣以为,当以雷霆之势镇压永绝后患!”

他说的铿锵有力,恐怕早已等待这一日多时了。

王朝君主新旧更迭,后来者急需立威扬名,在天下百姓面前证明自己的不可或缺。因此太子主战,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周家不发一言,只是这站位已经隐隐偏向太子。

王太傅皱眉,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是最终没有开口。女儿的婚事尚未定下,此时出头并非良机。还是等十九殿下羽翼丰满时,再去抗衡一二。

老皇帝平躺于龙榻之上,他病中浑浊的眼睛清明了一瞬。

他知道这是儿子开疆拓土的野心,也知道自己床前大臣们心中所思所想。

他们怕自己离去,又盼自己离去。

沉思许久,圣上终于疲惫地长出一口气,抬起枯槁消瘦的胳膊:“太子,你去吧!”

“朕的儿子,长大了。”

等到太子和周家家主退去,老皇帝的眼中的光闪烁了一下。

黄德全按照他的吩咐拿来了纸笔。

“黄德全,你记好了。朕若是不行了,你需得在朕殡天之前将贵妃处死,死后入皇陵,为朕守棺。”

王太傅闻言心中一惊,帝王之心无法揣测。给人千般宠爱却还是难逃殉葬命运。

“皇后尊为皇太后,不会有变。”

“至于十四……将他迁入周家的族谱,不必昭告天下,只用在玉碟变动即可。”

此言一出,黄德全几乎是吓得瘫软在地上。

将十四皇子除名,这是天大的事,圣上莫非是病糊涂了?

一旁的王太傅心里有了猜测——十四殿下天资不高,但是母亲却野心勃勃。受到母亲挑拨的齐晟若是跟太子对上,毫无胜算。

玉碟除名,是断了未来太后娘娘的念想,也是给太子的许诺。

只要他不手足相残,他的弟弟永远不会与他同室操戈。

不昭告天下,也是为了保存皇室的颜面。外人无从得知,十四殿下就还是皇子,一切如同从前。

帝王垂垂老矣,却为儿子谋划深远。

“太傅,朕记得——你有个女儿。”

提到他唯一的女儿,王太傅有些紧张,但是连忙应声:“臣有一女名唤月琴。”

“朕留下遗诏,若是太子此战告捷,便将你的女儿许配给十九。”

王太傅闭眼心中叹息一声,点头称是。

皇上此举,是将周家推向了太子,将王家送到了十九殿下身边。

若是太子大获全胜,必然对皇位志得意满。但是正所谓骄兵必败,王家和齐坞生的联姻就是一盆冷水,作为点到为止的提醒。

太子心中防备,也会警惕起来。

若是十九殿下无法成器,那么就会和王家一同成为太子的试刀石。

王家不想沦落至此,但是为了那可能的皇后之位也会拼死效忠。和十九殿下的命运共同捆绑在一起。

若是十九殿下成器,王家就是新帝登基的股肱之臣。这诱惑实在太大,他们必将竭尽全力辅佐齐坞生。

不论齐坞生是成是败,王家都为太子创造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帝王心术,一念之间将两个家族自此推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未来一片渺茫。

若是刚刚提到十四皇子时圣上仍有几分慈父之心,如今便彻底为了齐国的江山稳固进行打算。太子是先出生,可是皇位能者得之。

两虎相斗,才会绝处决出真正的王者。

至于其中折损——皇位之争,怎会不流血,不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