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2 / 2)

贵女的反击 阿扶光 6966 字 2022-06-19

“你,你翅膀硬了不成”周氏倒吸一口凉气。

沈芝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娘要不要摸一摸我的硬翅膀。”

周氏无言以对,气冲冲地离开了。

沈芝也是好笑,周氏每次都说不过她,竟然还能不长记性次次往她头上冲。

周氏回了房,大骂沈芝不孝顺,一旁的辛嬷嬷也跟着煽风点火:“夫人何不如告诉老爷,让老爷好生管教管教小姐。”

一提起安国公,周氏立马焉了:“算了算了,他们父女才是一家人,我是个外人。”这般想着,扑在被褥上痛哭了一场。

因去庄子一事沈芝把周氏气哭了沈芷兰是全然不知,她此时已经回了齐王府,下了马车,换上轿辇,朝着二门处去,眼看就要到后院,沈芷兰问了句世子在哪

得知世子在书房后,沈芷兰想了想,径直去了书房。

天边还剩最后的一抹余晖便尽入黑暗,书房的灯盏已经全都点燃,倒是照的一室通明。

顾浔从渐近的叫脚步声听出是沈芷兰来了,他合上书,起身迎上去。

“娘,这么晚了,你怎么来前院了”

沈芷兰叹了口气,叫其余人下去,又在圈椅上坐下,刚想说话,却看见顾浔书案前的小老虎花灯,她惊奇地抬了下眉“你什么时候对这玩意感兴趣了”说着想起沈芝院子廊下一排的花灯,感慨道:“我记得芝芝才喜欢这些东西,你可是打小觉得幼稚。”

顾浔笑了笑:“倒也谈不上喜欢和不喜欢,只是觉得有意思罢了。”

“娘来找我什么事”顾浔让人给沈芷兰上茶。

沈芷兰本来有些话想说,可看着顾浔这个礼貌稳重的招待他,虽然关系融洽但却像是有层隔膜般,她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来想看看你,娘先走了。”

顾浔起身送沈芷兰到书房门口:“娘慢走。”

等沈芷兰离开后,顾浔回书桌前坐好,翻开尚未看完的寒门书生与小姐,这本书差不多五万字,讲的是富家小姐和穷秀才私奔,私奔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小姐为穷书生做饭洗衣,耕田种地,伺候公婆,受尽委屈,后来穷秀才终于考中进士,夫妻两人圆满结局。看到结局后顾浔叫来有明将话本递给他。

“这本书让赵先生改,改成小姐私奔后,小姐受尽磨难终于将穷书生供养出仕,以为好日子即将来临,殊不知书生早就厌弃小姐的人老珠黄,一朝登高堂,迫不及待抛弃小姐。”

有明恭恭敬敬地应是,又道:“前几日世子让赵先生改的话本赵先生已经改好了。”

顾浔嗯了声,将那两本他检查过不用删改的话本一齐递给有明:“等你手上的那本改好后,将这些给表小姐送去。”

虽然没有明说是哪一位表小姐,可有明清楚指的是顾芝。

当下有明就拿着话本去找赵先生了,告诉赵先生顾浔的要求后,有明忍不住道:“赵先生,你说公子这是干什么呢”

那天不准人家表小姐买话本,结果他买了一大箱回来看,看了还要找人改,改了之后又送给沈姑娘。

赵先生呵呵笑了两声:“世子就是太操心了。”

“操心”

“可不是操心吗”害怕小表妹不留神跟话本里学了去,他家世子是操了老心了。

赵老先生改文的速度很快,不过三天,就将后半截重写成功交给有明,有明将这段时间顾浔交代的书全部准备好,派人送去了国公府。

沈芝得知顾浔送了礼物给自己后,还有些惊讶,亲自掀开紫檀箱盖,沈芝盯着写着霸道王爷和小寡妇书名的话本,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月桐,我没看错吧。”

月桐确认道:“没认错。”

沈芝狐疑地盯着那些书,然后翻了翻发现这些书都是那日她在书铺里想买最后没买成的书,心里暗道顾浔这是怎么了

总不可能是看她受伤了怕她闷着然后将这些书送给她的吧。

想了半天,沈芝没想出原因,索性既然顾浔将话本都送过来了,沈芝挑了一本就开始看。

她选的是最薄的话本,大概四万字,不到一个时辰就能看完

这本书名叫做长公主和大将军。

故事的开头,长公主是个出嫁后死了夫君的寡妇,一次因缘巧合的情况下遇见了府邸上英俊帅气的马奴,马奴对长公主惊为天人,早就心生爱慕之心,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马奴救了长公主一命,这公主开始也喜欢马奴,为了能让马奴配的上她,长公主请人教马奴兵伐谋略,看到这儿,沈芝几乎已经能按照套路猜到结局了。

接下来应该就是马奴功成名就,迎娶公主。

可发展超出沈芝的预料。

马奴的确功成名就,却嫌弃公主年老色衰,不得圣宠,勾搭了最小最尊贵的另外公主。

沈芝揉了揉眼睛,数次之后,才敢相信这是真的结局。

狗屁结局,狼心狗肺,沈芝气的心情都不太好。

因为这个故事郁闷,沈芝第二日起床后,重新挑了个话本出来看。

那种神走向的话本是少数,遇见了一本,已经遇不见第二本了。可没成想,新话本依旧气的她心肝疼。

怎么就有这样的恶心犯堵的男主,她恨不得变成作者的笔,请作者别写了。

月桐还在一旁问:“小姐,要不要带上几本去庄子上。”

“挑两本吧。”沈芝道。遇见两本渣男文已经是很大的概率,接下来应该都是圆满结局了。

沈芝沈芷兰去的庄子在帝都南面,当年老安国公给沈芷兰的陪嫁庄子,庄子里种了许多的果木花草,还有溪流池塘。现在又是秋季,正好是庄子里许多作物成熟的时节。

不过住的地方和帝都相比,就有些简陋,四进的青砖小院,沈芝搬进了西厢,沈芷兰住二进的正房。

姑嫂两人对四周的风景很有兴趣,当天下午,沿着庄子略微转了一圈,沈芝还亲自上树摘了一筐熟透的柿子。

庄子上玩了两三日,两人都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