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节(2 / 2)

霁导喊:“开始!”

镜头里,李奕并没有立刻动作,而是原地站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低着头,别人看不到情绪,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然后,当他抬起头,那一瞬间,他的眼神完全变了,变得庸俗平凡,没有半点的光亮。

在原剧中,陈警官本来就是没有光的人,所以,他才这么迷恋那束光啊!

在镜头没有拍到的时候,宣莺忍不住微微一笑,很好,入戏了。

只有在这种贡献了所有实力的境界中,她才能彻彻底底打败李奕。

并不是说,宣莺现在还在计较李奕冒犯她的事情。

对那些糟心事,宣莺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她现在就是把和李奕的比拼看成了一场游戏,一场能够取悦她的游戏。

能够让这位准影帝亲自承认不如她,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吗?

这是一个简单的长镜头。

场景不变,人物不变,一镜到底。

陈警官打开门进来,坐下来,和文清对视。

然后,文清主动打招呼,饶有兴趣打量他。

紧接着,陈警官开始问询不在场证据,然后科普如何免受侵害。

最后是两个人的对辩论。

从文字看来,几乎不是一个困难的表演。听起来就像是,他说一句话,她在回一句,然后这幕戏就过了。

然而实际上,越是这种没有动作,没有场景变换的戏份,对于演员的演技要求更加高。

因为,这意味着要求观众得欣赏他们这一场纯对话戏十分钟,并且不会觉得厌烦和出戏。

刚才这场戏,李奕卡了几次。

然而,从宣莺去和他谈了一谈后,整个人仿佛变了。

如果说刚刚就像是宣莺的个人秀,现在就像是两位出色的演员的互相配合。

即便以导演的专业眼光,确实能看出宣莺在演技上的更胜一筹,或者说,是在人物的理解上更胜一筹。

但,这是专业人士才能看得出的差距。

在普通的观众看来,只会觉得自己欣赏到了一场棋逢敌手的戏份,双方都很出色,都很精彩。

这是最好不过的表演了!

不过,霁导还是喊了几次卡。

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手里的两位演员也许就代表了目前最高的水平。

他们有无限的可塑性,有无限的可能性。

他当然可以简简单单就过了,这也符合演戏的一般标准。但如果他的目标更加高,如果他有更远大的理想,那么就必须卡。

必须在无数次的卡中获得了那一瞬间的精彩,也许演员会很痛苦,但最后的作品却会成为每个人心目中的最美好的回忆。

宣莺明显能够感觉到这种变化。

但,这是一个好变化不是吗?

她微微抬头,刚好和李奕的眼神对上。

双方都能看到对方野心勃勃的双眼。

是的,他们在演绎一部非常精彩甚至是伟大的戏份。

这一刻,他们就是同伴,就是征服那无上皇冠的最佳同行者和合作者。

霁导不断调整角度,有时候也许是觉得灯光不对,有时候也许是觉得演员的走位不对,又或者仅仅是觉得某句台词的轻重不对。

在不断地删改和调整中,这一幕戏拍了六七次,每次喊卡,每次的再次开机,都是对演员乃至于整个剧组的考验和折磨。

但,在同一个目标的吸引下,在男女主角的带领下,竟然没有一个人抱怨。

大家彼此合力为着要把这部电影拍好而奋斗。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霁导甚至越拍越兴奋,尤其是在他发现随着时间的磨合,这两位主角贡献出亮了戏份竟然更加精彩,更加让人拍案叫绝。

这种兴奋程度直接带动了整个剧组。

也许工作人员没有这种敏感的触觉,但他们依稀有种感觉——他们似乎是在为一部很伟大的电影在工作。

是的,伟大。

也许这部电影的内容还称不上伟大,但此时此刻,在一切为了钱出发的大环境下,他们所有人却愿意竭尽全力的为了一部电影尽善尽美时,却由衷地感觉到了伟大。

在工作期间,一直有人隐不住探讨。

“兄弟,你有没有觉得这个剧组的氛围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