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2 / 2)

大家立刻围住县长一通夸。

这话茬就这么过去了。

只是大家提起来还是忍不住羡慕。

八岁的孩子就能做出这么贵的玩意。

他们家怎么就没这样聪明一孩子呢。

在宋药不知道的时候,县里就开始流传起了关于他的传说。

他短期内是没办法现场接受夸奖的。

因为何老师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以我们一起来看书吧。”

然后就把宋家送她的书,精挑细选出来几本,送给了宋药和赵晓东。

宋药:“……”

赵晓东:“……”

他其实真的不是很喜欢学习的。

比起学习和看书,他更喜欢挖陷阱。

之前积极参与进水力风扇也只是因为觉得有意思,再有就是,虽然嘴上不说,但赵晓东其实还是很在乎宋药这个朋友的。

宋药拉他一起,他也不是很好意思说“其实我想去玩”。

于是现在,抱着老师送的书,赵晓东简直要泪流满面。

他可怜兮兮:“老师,我们不是刚刚完成了水力风扇吗?”

难道不应该庆祝休息吗?

何老师也很想哭,但想想自己是个老师,她努力让自己坚强:

“学无止境,送你们书不是规定你们必须多少天看完,只是希望你们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赵晓东眼泪汪汪:“可以不养吗?”

何老师摸摸他的脑袋:“乖,你可以的。”

赵晓东:呜呜呜呜我不可以啊。

宋药和赵晓东差不多。

送老师书的时候他很开心。

但他撺掇奶奶送老师书的时候,完全没想到,自己也要学习这些书。

小孩直接傻眼了。

“老师,这些书对我们来说是不是太深奥了?”

他翻了一下,这里面明明有很多是高中的内容。

不要以为他不知道,上次学物理的时候他可听老师说过很多次的。

何老师承认的很快:

“因为我觉得你们可以适当学习一些高中知识了。”

实际上,因为学校里面只有她一个老师的原因,她一直教的比较因材施教。

说白了就是,这个孩子学到哪里,她就会从哪里继续教起。

而不是常规的一个人对一教室学生。

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们的进步还是很快的。

比较突出的学生就是宋药跟赵晓东了。

赵晓东毛病还是不少的,喜欢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调皮,每次放完假再上课就收不了心。

但这些毛病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都有,所以何老师从来没放在心上。

赵晓东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偏科。

他对物理感兴趣,物理一直学的飞快。

其他科目就不行了,尤其是语文。

何老师每次教他语文的时候,都怀疑对方是不是有两个脑子,一个用来学物理,反应飞快精准学习,一个是用来学语文,反应迟钝一脸茫然。

所以她也只能耐着性子慢慢磨。

宋药就不一样了。

如果说形容赵晓东是他有两个理解能力完全相反的脑子,那么宋药就是有好多好多个聪明的脑子。

不管是学什么,他都能学的飞快。

而且虽然宋药也喜欢玩,但如果遇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他一定学的比谁都认真(比如之前拉着赵晓东死命做风扇)。

何老师其实暗搓搓觉得,这种钻研精神很适合做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