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2 / 2)

一下借这么多钱,让他觉得特别丢面子,只希望接下来几个月省着点花工资,赶紧把钱还上。

可今天他在最底层抽屉的笔记本里发现一大沓子钱。

他认的出是他给田鸽的八百块彩礼钱,本来他以为田鸽都给了她父母,没想到她都带在身上。

原来田鸽把钱都带回他们小家来了。

他非常惊喜,没往深想就去问田鸽说:“想不到你把彩礼钱都带来了,那咱们能不能先把我借战友的钱还了,这几个月我发工资就能把这彩礼钱给你补上,让你存着。”

田鸽一听就不太高兴了,想不到她藏起来的钱被他发现。彩礼钱她自然不会给父母,但她知道她两个哥哥以后会是富商,她以后在生意上跟他们有来往,就把三转一响都留给他们,拉进他们之间关系,也让他们对她言听计从。

这彩礼钱可是她的私房钱。

于是她从孝道方面说了一番大道理,说她父母年纪大了养她不容易,这是给她父母留的养老钱,无论如何她都不想动。

为了以后的司令夫人之位,她忍了。

这事儿虽然就这么轻轻揭过去。

但双方都不太高兴,田鸽想着沈爱国想把彩礼钱要回去,沈爱国想着田鸽完全不为这个家着想,那钱他只是想先用一下,以后再用工资补给她,她都不乐意。

两人依旧和颜悦色地说话,可田鸽觉得沈爱国并不宠她,要是宠她会事事为她考虑而不是从她这里抠钱,沈爱国觉得二婚夫妻可能很难一条心。

家里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人心里都有了疙瘩。

这天俩孩子又在外面玩了一下午,刚到院里没多久,韩承也进了院子。

他看着衣服脏兮兮的毛豆,说:“他在咱院里也能把衣服弄这么脏,赶紧洗手洗脸换衣服。”

豆包干干净净地站在旁边,骄傲地挺着小胸脯。

给豆包擦完手脸,韩承放在一边椅子上的公文包里拿出两大捧空弹壳,说:“拿去玩。”

俩娃顿时兴奋地欢呼起来。

“哇,这么多。”

“爸爸真好。”

俩娃的小手装不下,干脆把衣服下摆撩起来,用衣服兜着空弹壳进了屋。

现在的小孩见到空弹壳都很珍惜,毛豆跟豆包也不例外。

宋柚已经把晚饭做好,一家子吃着晚饭,韩承说:“吴师政委算是兑现承诺,优先给你安排工作,在咱营地附近的荷叶塘小学当老师。”

宋柚没想到很振奋,说:“那不错,是我的老本行。”

荷叶塘生产队离他们这儿不远,骑车也就六七分钟就到。

“你去教三年级,原先也有个军嫂在教,她跟着她对象一块调走了,就有了一个空位。”

他们这个营地驻扎几个师,有独立幼儿园跟学校,军娃不用在当地学校读书,等上了初中才去镇上学校。

她这个工作是当地军民共建的一部分,部队农场、被服厂招收了一些当地农民,也有一些文化程度高的军嫂被安置到附近妇联、学校等工作岗位。

“可是待遇很一般。”韩承让她做好心里准备。

“什么待遇?”宋柚问。

“荷叶塘小学是个完小,军嫂户口不在生产队,一个月七块钱,生产队给十个公分,年底跟生产队一块分红分粮食,但其实是公社跟生产队共同补贴。”韩承说。

这就是民办教师的待遇,宋柚完全能够理解。

现在农村学校老师大部分都是民办教师,正式教师极少。

军嫂都可以转非农业户口,但民办教师性质又不像工人,不管工资怎么发,有钱有粮就行。

她说:“跟我之前差不多,我之前是十块钱,每天十个公分。”

韩承说:“跟你之前可差远了,荷叶塘生产队穷,到年底分红分不了多少钱,之前那个军嫂最多能拿六十,分的粮食也都是粗粮,差不多是三百六十斤。”

宋柚之前跟着响水生产队的社员一起分红,有宋霜降兄妹搞的砖窑,她每天十个公分到年底能分两百多,算上每月十块钱工资,比一般工人挣的多,还能分粮食。

宋柚并不嫌弃,说:“先干着,好歹有粮食,有七块钱,总比我们四个都靠你一个人的津贴强。”

韩承对宋柚的乐观精神很是赞许,但听她不想依靠自己心里有那么一丝丝不痛快,他说:“说的好像我养不活你们仨似的。不管什么情况,男人都得有能力养活自己的老婆孩子。”

宋柚嫣然一笑,她跟韩承的观点一致,她自然喜欢这样有能力的男人。

但这话要放到后世更合适,现在有多少人都无能为力。

总之韩承的观点真的很超前。

她说:“男人有能力是一方面,女人也要有自己的工作。”

韩承说:“你下周六直接去学校报道,大下周一上班。”

宋柚点头:“好。”

吃完晚饭,洗完碗筷跟衣服,俩娃在琢磨着用空弹壳做手.枪,家里难得的安静。

宋柚把门帘拿出来,把绷子套上去,从头上拔下一根长发当引线,把绣线穿进去,开始按照描好的花样绣花。

“不麻烦吗,直接把门帘挂上就好,还要绣花多麻烦。”韩承的视线落在宋柚的手上,手指细白,正捏着针,在布上灵巧跳跃。

“不麻烦,一条门帘能用好几年。”宋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