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2 / 2)

别看秦淮河对宋柚一家特别和蔼,可他见过各色人物,各种场面,不爱听人拍马屁,一旦有人说好话就觉得对方有所企图,可他觉得宋柚的话说的特别对,特别中听,他也是这样想的。

于是他自豪之情溢于言表:“确实,就是大人也未必能像他这么机智,我也看了你写的书,很好,很有启发性,小宋,想不到你能写出这么好的书,再接再厉。”

他又转向孙子:“宋阿姨是你的贵人,给宋阿姨鞠个躬。”

宋柚连说不用,可抗抗很乖巧,站直身体,立正,给宋柚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宋阿姨。”

宋柚把他拉到沙发上坐下,说:“我写的书能帮助到小孩子我就很满足了,你能回到爷爷身边我也很高兴,不用这么客气。”

秦淮河又说自己孙子不爱说话,他说:“以前他生活的地方闭塞,家里也穷,大人不怎么关注他,他认生,也就是见到你们才多说几句。”

宋柚笑道:“秦伯伯放心,抗抗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跟在你身边见了世面他就开朗了。”

接下来的对话就比较轻松,抗抗比毛豆还大一岁,可他长期营养不良长得瘦小,看起来才六七岁的样子。

毛豆问他:“大山里也能看到我妈妈写的书吗?”

抗抗说:“大队长是我们当地最富裕的人家,他儿子有这套书,是在外上大学的亲戚给买的,他给我看。”

豆包说:“借给你书看的人不错。”

“他不是白借给我看,看一本书要一分钱,我用捡碎玻璃卖的一毛多钱看完了这些书。”抗抗说。

豆包问:“捡好几斤碎玻璃才能卖一毛多钱吧,你是捡破烂挣零花钱吗?”

抗抗说:“我没有零花钱,我捡破烂卖了钱要给家里买盐买酱油,给奶奶买药。”

豆包像小大人一样说:“听上去你之前过得不怎么样啊,听着有点心酸。”

抗抗觉得钱花得值,他很侥幸地说:“多亏我看过宋阿姨写的书,要不我会拿了人的麻花,帮人带路,可能就要被人贩子带走了。”

毛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的思路已经转到挣钱上去,说:“这种租书挣钱的方法不错,我们营地县城也有看小人书的地方,看半天三分钱。”

宋柚看着这个又琢磨挣钱的大儿子:“……”

他不是想跟爷爷一样当将军嘛!

韩承跟秦淮河又聊回工作,等韩承起身告辞的时候对方坚决不肯,说:“你们一家在我这儿吃饭,保姆已经做午饭了。韩承,你去书架上把象棋拿来,咱爷俩杀几盘。”

韩承重新走到书架旁,把象棋拿来,重新坐下,陪老爷子下象棋。

俩孩子对抗抗的经历还有他抓人贩子的事非常感兴趣,听一遍还不够,又让他详细讲了一遍,还边听边提问。

“人贩子用了易容术吗?”

“不算是易容术,他们就贴了假胡子,穿中山装打扮得像干部,有个女人贩子还伪装成男的。”

毛豆觉得大开眼界:“这人贩子也太狡猾了吧。”

抗抗很喜欢这两个弟弟,觉得他们俩热情又友好,三人聊得很开心。

宋柚就在旁边喝茶,母女俩剥桔子吃,不知不觉到十一点钟,保姆把午饭摆好。

秦老爷子原是扬州人,保姆做的是淮扬菜,有红烧狮子头、大煮干丝、扬州炒饭、莼菜银鱼汤还有酱汁肉、松鼠鳜鱼。

饭桌上肯定少不了酒,秦老爷子让韩承陪他喝几盅,韩承照办。

抗抗这小家伙懂事又体贴,他热心地伸长手臂给每个人夹菜,给嘟嘟夹的是红烧狮子头,狮子头软烂入味,入口即化,里面还加了点马蹄有脆生生的口感,看她爱吃,抗抗直接夹了半个放到嘟嘟面前的盘子里。

“谢谢哥哥。”

“不客气呀,嘟嘟。”

吃完午饭,韩承一家告辞的时候,秦老爷子跟抗抗把他们送到门口,抗抗依依不舍地说:“以后你们常来玩儿。”

毛豆跟他说:“我们先回去,你也可以去我爷爷家找我们。”

三人都很高兴有了新朋友。

一家五口往家走,韩承把手臂搭在宋柚肩上,夸赞道:“你写的书真有用,我觉得你做得非常好。”

两人勾肩搭背不像话,宋柚笑着把他的手臂拿下去,说:“再拐个弯人可多呢,你是不是喝多了,说是只喝几盅,俩人喝了一瓶。”

回到家,宋柚搂着嘟嘟睡午觉,刚要睡着,门轻微响动,随后韩承暖烘烘的身体贴上她的后背,宋柚笑道:“还真是喝多了吧,你不是从来不睡午觉吗。”

韩承把她的身体扳过来,让她的脸朝向他,下巴贴着她的额头,嘴硬地说:“下午哪儿都不去,我陪你睡一会儿。”

这一觉睡得香甜,正睡得迷迷糊糊听到电话铃响下楼去接电话,韩承已经先于她把电话接了起来。

对方在说,他只嗯了几声就挂了电话,对看向她的宋柚说:“晚上李建州说要带他对象过来。”

宋柚说:“他是不是要结婚了,他比我还大两岁,过年就二十九了,这时间过得可真快。”

韩承打量着宋柚,似笑非笑地说:“结什么婚,他正跟父母闹别扭呢,他们院长撮合他跟一个女医生,女方乐意,双方家长也满意,但李建州不太喜欢那医生,后来有个区文化馆的姑娘,本来是他病人,看来给他送了几次饭,他俩就看对眼了。”

宋柚见韩承看她的目光似有深意,于是说:“你看我干什么!”

韩承脸上笑意加深:“妈当初还乱点鸳鸯谱,撮合你跟李建州,现在他要过来,你有什么感想?”

宋柚笑着瞪了他一眼:“你总说我找茬,你才是找茬好吧,我没感想。”

李建州是下班后带着他对象赶过来,那时韩父韩母已经到家。

因为李父李母不同意他跟罗萍来往,他不敢把人往家带,生怕父母让人难堪,但知道姑姑不会为难她,敢往姑姑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