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捉襟见肘(2 / 2)

大汉觉主 远风居士 3432 字 2022-08-15

同样的原因,驻守在甘河郡,作为防御古卑人的二线屏障的新编第十六军团也不能动。

另外五个不满员的新编军团中,第八军团和第九军团是东部地区的驻军,加起来只有十二万人,恐怕已经被叛军打残。十一军团和十三军团分别防守着大汉与代国、楚国的边境,不仅战斗力一般,而且轻易也是不能动的。

想来想去,还真像崔坚说的那样,只有禁卫军团最合适了。

但刘远风怎么能认输呢,他只得硬着头皮说道:“既然崔相这么说了,那本王愿意带领新十九军团前往东部三郡平定叛乱。”

刘远风这话一出,连他自己都觉得意外,就更别提刘询志和另外两位亲王殿下了。他们一个个都以异样的眼神,看着一向喜欢偷懒躲清闲的刘远风。

崔坚看向刘远风的眼神就更是耐人寻味了。

“哈哈,三弟,你有这份心就行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是多陪陪父皇和大哥吧,东边那几个毛贼就交给我了。难得有机会活动活动筋骨,你就别跟二哥抢了。”刘远达笑着说道。

“三殿下勇气可嘉,不过老臣还是要说,新十九军团虽然在武德亲王的领导下有着不错的战力,但毕竟是成立没几年的新军团。

三年来,军团的三位主要军官还都不在军团内,三殿下回去还要先重新摸清军团情况,恐怕这就需要不短的时间,而我们这次平叛需要的是雷霆之势,还请陛下三思。”

崔坚所言不仅句句在理,而且也算给足了刘远风的面子。

新十九军团毕竟是个破例从暂编军团升格的新编军团,那唯一的一次剿匪大捷其实完全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如今要拉到陌生偏僻的东部山区剿灭数以十万计的悍匪,别说雷霆之势了,能不被打的全军覆没就不错了。

可以说此时此刻,包括刘远风在内,现场的所有人都对新十九军团的战斗力没什么信心。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刘询志终于开口了,“好了,风儿,你的担心,父皇明白,你能主动为父皇分忧,朕心甚慰。但是此事还是崔爱卿想的更加周全,就按照崔爱卿的意思办吧。远达!”

“儿臣在!”刘远达上前答道。

“崔爱卿的话你也都听到了,明日你便回军营整顿兵马,两日后带领禁卫第一军、第三军、第五军出征。除禁卫军团外,新八军团、新九军团,都归你节制,临时编组为帝国抚远军群,朕封你为抚远军群元帅,授平东宣慰使!

平叛期间,东部三郡一切军政事宜皆听你调度,所有军政官员皆可自行任免处置。

崔爱卿,远达此次出征的一应粮草军需,由你亲自主持筹措运送。另外,暂十八军团充任抚远军群的总预备队,让兵部尽快为暂十八军团配齐武器装备。”刘询志沉声吩咐道。

“老臣遵旨!”崔坚立即躬身答道。

“儿臣遵旨!不过,父皇,儿臣带两个军去就行了,让第一军留下守卫圣都吧?毕竟三弟的担心也有道理。”刘远达说道。

“圣都内外有几十万精锐大军,不会出什么问题的,你此次出征虽说只是剿灭几个土匪,但切不可轻敌。”刘询志嘱咐道。

“好吧,请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辱使命!不过儿臣此去恐怕无法在寿圣节前赶回,不能当面为父皇贺寿了。”刘远达见刘询志主意已定,便不再多说。

“没什么,过个生日而已,朕并不怎么在意,你若能顺利平定东部三郡,平安归来,就是送给父皇最好的贺礼。”刘询志笑着说道。

“让我跟着二哥一起去吧,当个参军什么的。”刘远风插嘴道。

炎黄文摘: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肩上的责任还不重,需要顾虑的也不多,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压在他肩膀上的担子也就越来越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要顾忌的也就越来越多,渐渐的,私心往往也就越来越重了。大汉乾佑二十七年的东部叛乱发生时,在刘询志眼中,花甲之年的崔坚就是这样一个迟暮的老者了。——摘自著名野史作家彭慧神《处世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