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下先锋(下)(2 / 2)

大汉觉主 远风居士 3690 字 2022-08-15

“嗯,那朕就在这宿安城里躺着等你战败的好消息了!”

刘远风笑着靠在椅子上,随手把一颗大草莓塞进了自己口中,与邹华这样的小滑头对话,他也是很耗脑细胞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很喜欢这样的对话,尤其是在每次拆穿邹华的小把戏和听他拍马屁的时候。

看着这一对天下脸皮最厚的君臣终于完成了这次互拼脸皮厚度的对话,在场所有的大汉文武重臣们无不暗暗擦了擦汗。虽然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这二人的对话模式,但仍旧会不由自主地流汗……

三日之后,傍江城北的平原上旌旗蔽日,铁骑奔腾。

十几万大军身着重甲,在城外以旅为单位,一口气摆下了三十多个摄人心魄的方阵。一架架投石机、云车、云梯、冲车、床弩矗立在方阵之中,完全是一副不破城池绝不收兵的架势。

城头上,那些守军见到城外的阵仗,心中都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那就是末日将至。

如今这傍江城内的守军半数是陈国原中部军团牛慕月的残兵败将,半数是无家可归的魏王国旧卒,原本士气就不高。

好在袁长清带兵确实有些手腕,恩威并施之下,也勉强将这个东拼西凑的江北军团整合成了一支建制齐整、战力尚可的部队,也确实让傍江城这根钉子钉在大汉的控制区内整整一年多。

可是今日,面对明显有备而来的大汉铁甲雄师,看着那数不清的像是能吃人的巨大攻城器械,这些城内的守军们,从上到下的士气都再次跌落谷底,很多基层官兵甚至都做好了只要汉军攻上城头就投降保命的准备。

袁长清站在城头,看着城外的汉军,心头也是非常沉重。面对国仇家恨,他对大汉恨之入骨,但此时身为傍江城守军的最高将领,他心中对于击退敌人、守住傍江城却并没有多少信心。

“督帅,汉军来势汹汹,但咱们城内的局势却并不乐观啊!”袁长清的心腹参军戚义礼在一旁说道。

“城内怎么了?”袁长清淡淡地问道。

“督帅,魏国被大汉吞并一年多了,如今魏地四郡的局势都已经平静了,可以说魏国复国已经无望。

咱们城内那些原属魏王国各军团的官兵们,这段时间已经陆续收到了城外的劝降信,有的是原来魏**队的长官写的,有的是家乡的亲人写的,也有大汉的官员写的。

他们在信中承诺,只要兄弟们不抵抗,大汉就一律不追究,若是能够带兵投诚,还可以保留原官职!”戚义礼说道。

“所以,有很多人动心了?”袁长清眯着眼睛问道。

“督帅,咱们这些魏人虽然恨大汉背信弃义,但其实很多人更恨大陈!如今大家背井离乡被困在这小小的傍江城内,越来越看不到复国的希望,而如今愿意为了大陈去跟大汉拼命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戚义礼忍不住说道。

“那又怎么样,你想劝我也放弃抵抗,直接投降吗?”袁长清冷冷地问道。

“督帅,咱们投靠陈国本是为了借陈国的力量反击大汉,兴复魏国,可如今,复国明显已经无望,咱们却成了陈国人抵挡大汉进攻的廉价牺牲品,我们……”

戚义礼还想继续说下去,却被袁长清打断了。

“够了!我袁长清今生今世与大汉、与张冰不共戴天,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会向大汉屈膝求生!这是第一次,我不治你的罪,若是你下次再说这种扰乱军心的话,小心军法无情!”袁长清冷冷地说道。

“是,属下知错了!”

戚义礼只得低头施礼认错。

“立即传令全城守军准备迎敌,北城墙上每两百米设一队督战队,有抗敌不利,畏敌怯战,不听号令,屈膝投降者,立即斩杀!”袁长清怒道。

“是!”

戚义礼心中叹了口气,转身下去传令布置了。

接下来的程序几乎是模式化的,先是大汉攻城部队派人前来骂阵劝降,袁长清二话不说直接下令放箭,骂阵之人狼狈逃回。随后,大汉军中传出隆隆的战鼓声,攻城大戏正式开场。

炎黄文摘:有很多人信奉一句话,叫“只要是自己选的路,就算是跪着也要走完”,可是都要跪着走了,为什么还要死不认错地将错就错走下去呢,估计是一旦承认自己选错了路,就太没面子了吧,看来“面子”真是一个好东西,它既可以让人宁死不跪,也可以让人自愿地跪着爬到死!这是一种病态,应该算是偏执症的一种吧,袁长清就是一个患了这种病的可怜人。——摘自著名野史作家彭慧神著《戏说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