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节(2 / 2)

中医许阳 唐甲甲 5655 字 2022-08-15

老农终于说话了:“不行,我今天必须要走。”

杜月明好奇问道:“您是有什么急事吗?”

“嗯。”老农应一声,但具体是什么事儿,他又不说了。

杜月明和许阳对视一眼,两人也不禁微微摇头,聊得这个费劲啊!他们现在对能不能留下老农,一点把握都没有了。这聊天都不聊,还怎么留人啊?

两人也只能先吃饭,走一步看一步了。

饭刚入嘴,就听见徐原在门口喊:“许老师,许老师。”

许阳扭头问:“什么事儿?”

徐原小跑进来,看了一眼这奇怪的三人组合,他忙道:“急诊来了一个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重症腹膜炎的病人,我们的医生吃不消,让您去把关。”

此话一出,老农终于不埋头吃饭了,反而惊愕地抬起头,认真地看许阳。

许阳放下筷子,神色平静地对老农说:“前辈,您先吃饭,我去去就来。”

说完,许阳起身出去了。

杜月明还在非常热情地招呼:“老师,您吃您吃,不用管他,他自己能搞定的。那个王师傅,你炸的花生米呢,拿点过来啊。”

杜月明话音还没落呢,老农就已经丢下筷子追着许阳出去了。

杜月明急忙喊:“哎,老师,您不吃了?不爱吃花生米,可以换别的呀!老师,您上哪儿啊?”

杜月明生怕老农跑了,他也赶紧追出去了。

外面。

许阳问徐原:“病人什么情况?”

徐原介绍道:“病人是个小男孩,14岁,初中生,农村留守儿童,腹痛好几日了,前天半夜才送到县医院急诊,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

“白细胞15900,中性90,经输过大剂量的青霉素不能控制。昨日他父母从外地打工赶回来,但始终不同意动手术,所以今天送来我们这里了。”

许阳点点头:“知道了。”

徐原回头看了一眼,见那老农就跟在他屁股后面,贴的很近了,徐原顿时一怔,他问道:“许老师,他怎么跟着我们,是你家亲戚吗?”

许阳回头看去。

老农也在看许阳,他问:“这病……你敢治?”

第434章 我说给你听

听到老农问出这样的问题,许阳也只是笑了笑,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严重的急腹症,只能赶紧做手术,想都不会想到让中医接手的。

这哪个中医敢上啊?

一般的阑尾炎,或者慢性阑尾炎,还是有很多中医敢治的。像同仁堂还出了阑尾消炎丸,这是中成药,配伍主要是化裁了大黄牡丹皮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汤。

但大部分的阑尾炎,目前的主流的治疗方案还是动手术。慢性阑尾炎或者选择保守治疗的,才会考虑到中医。

但像这位这么严重的,已经化脓了,而且还弥漫性腹膜炎了。就这样严重的情况,你无论给人家送到哪里去,哪家医院也不敢让中医上手的,中医自己也不敢啊。

所以也就不怪老农有此疑问了。

许阳的神色还算轻松,他说:“敢不敢治,能不能治,治了就知道了。”

“走吧。”说完之后,许阳又催促徐原赶紧走。

老农在微微一怔之后,也快步跟上了。

急诊内。

那个小男孩躺在病床上,都无力呻吟了,闭上双眼,神情疲惫,面容痛苦。

“许医生!”急诊这边当值的是刘何君,他快速迎上来说:“情况你都了解了吗?”

许阳说:“知道了个大概,人呢?”

刘何君指了一下:“在诊室里。”

“走。”一行人又赶紧往诊室里跑。

许阳进了诊室,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男孩,他问:“这小孩叫什么名字?”

“周南。”旁边有护士回答。

许阳上前拍拍小男孩的肩膀:“周南,周南。”

小男孩只是微微睁开一点眼睛,然后就迅速闭上了,喉咙也没有发出什么回答的声音,他的神志已经混糊了,无法与人交流了。

许阳眉头蹙了蹙,这情况的可真够重的。

老农也凑上来看。

刘何君说:“这孩子现在已经高烧39.5度了。”

许阳观察了下来,又诊断了一下脉象,确诊了之后,他才说:“现在患者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神志混糊,恐怕热毒会有攻心犯脑的危险。”

其他人都点头,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急腹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