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一章 新星球建造(2 / 2)

最关键的是,完成了持续120天的太空持续生活试验,因为从地球去金星只需要100天左右。

能够让人类在太空中生活120天,就能基本确保成功抵达金星轨道了。

人类的宇航服和飞船,也已经能够支持人类在太空存活一百多天,理论上也能在不太热的异星球生活一百多天。

理论上讲,人类已经可以去其他星球探索了,但问题是能够出的去,暂时却还回不来……

从月球回来已经是人类的极限了。

月球距离地球非常近,而且本身没有大气层,同时表面引力非常低,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带着人和飞船离开月球的火箭,推力可以比从地球起飞的火箭小很多倍。

即便如此,这个过程仍然需要重达三千吨的土星五号火箭来完成。

如果是去尺寸较大的岩石行星,比如说舰娘们的新火星,人类想自己过去再自己返回,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要克服这新火星的重力,要脱离新火星的大气层,再次进入宇宙并且返回地球,这就是一次完整的深空探测行动。

返回所需的能量和设备,跟从地球离开的时候差不多,甚至还可能更高,也就是需要一枚完整的深空火箭。

关键这还是要载人的火箭,还要让人在太空生活几百天,可能还要带东西回来。

八百吨的长征五号根本不够,两千吨的重型猎鹰也只能说勉强送到,得三千吨的土星五号才能稍微稳妥点。

但这只是返回的需求,还没算赶过去的需求。

飞船返回的所需的质量,要被运载火箭完整的送到目的地。

也就是说,在从地球启程出发的时候,三千吨的土星五号只是载荷。

要制作一个超巨型新火箭,将三千吨的土星五号整体装起来,整体发送到新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并且确保其仍然安全可用。

航天员从新火星回来的时候,把土星五号在新火星组装起来,乘坐它返回地球。

这个火箭的规模,载荷三千吨起步,那么它的规模……可能超过十万吨……

人类历史上,哪怕是停留在ppt上的火箭,最大的海龙号起飞重量也只有180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50吨而已……

将人类送往其他行星,探索之后再次成功返回,这对人类而言仍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不过,新火星和火星人送的新星球,都是人类可以直接生活的宜居星球,还可以造火星人帮忙。

所以只要能够成功抵达就行了,回不来的问题可以先不考虑,这个科研和工程难度就直线下降了。

普通人心情激动,科研人员们也比较激动,只是科研人员比较慎重和谨慎。

当初火星人提醒过,不要贸然的接触她们的东西,肯定是担心有危险以及给火星人添乱。

只不过,前往新星球,亲自观察和记录行星建造的吸引力,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实在太强了。

在经过了多次慎重但是激烈的讨论之后,人类联盟最终还是决定征求火星人的意见。

就是问问火星人,自己能不能派人去工地看看,火星人能不能帮忙照顾一下,别死在那里了……

许星辰看到人类发来的消息的时候,也是真的挺无奈的,感觉人类现在的心态,可能像是等交房的准房东……

考虑了新星球现在的状态,现在放他们进去真的很麻烦。

最终许星辰回了几句话,让他们耐心再等两年,等大规模的环境调整完成了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