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2 / 2)

踏枝 玖拾陆 5399 字 2022-08-26

为父报仇也好,恢复身份也罢。

说起来不过就那么几个字,但付诸行动,却不是三言两语。

如果说,皇位传承就是他拿着先帝遗诏就能一屁股在金銮殿上坐下,那么,很多年前,他可能早就被裹着宽大的龙袍、被抱到上头了。

行事绝不会那么简单。

如何起势,从哪里着手,又要防备多少,怎样能把皇权更替做得又快又急,减少大周的内耗,不给西凉、南蜀等等外敌机会……

这些所有的所有,都需要他们做好准备。

两位父亲的期望、先帝立下的遗诏,是想要他把大周抗在肩头,而不是稀里糊涂地重燃战火。

老夫人又问:“那位秦姑娘呢?她帮了你许多。”

提起秦鸾,林繁还未回答,老夫人就在他的眼底看到了一抹笑意。

发自内心的喜悦。

老夫人一下子有底了。

不出她的意料,林繁看着她,语气郑重极了:“儿子喜欢她,很喜欢。”

老夫人的眼眶又酸了。

这一次,酸楚中亦饱含着欢喜。

不管二十年前,还是二十年后,老夫人都坚定着自己的抉择,她在做对的事情。

她对不起的,只有念之与巧玉。

在两个孩子浑然不知的状况下,他们几个大人,改变了两个孩子的人生。

生恩、养恩,都不足以补偿亏欠。

“做你想做的,娶你想娶的,”老夫人弯了弯眼,让自己笑得好看些,“将来的路,你都自己选,无论怎么选,我都支持你。”

愧疚的前事不可能改变,但以后,可以极力去弥补。

她的两个孩子,她会竭尽一切。

第119章 怅然所失

门外,巧玉搬了把杌子,坐着看书。

屋里的母子对话,压得很轻,她一个字也听不见。

她也不会特特去听。

作为大丫鬟,她知道规矩,该让她晓得的事,老夫人与国公爷会告诉她,不该她晓得的,她就不听、不问。

巧玉长在府外,家境在平头老百姓里头算得上中等。

父亲在外跑镖谋生,祖母与母亲照顾巧玉姐弟,衣食起居上,弟弟有的,巧玉也从不缺。

前朝时,祖母曾在大户人家当过女先生,她教巧玉写字、女红。

后来,父亲在押镖时受了伤,需得养病,家中变得紧巴巴的。

正好国公府要一个认字又懂些规矩的丫鬟,巧玉听了祖母的意思,进了府里。

来了之后,她发现,能够在老夫人身边做事,很是幸运。

巧玉很珍惜。

里头传来了国公爷唤她的声音,巧玉放下书,赶紧进去。

“打盆水来。”国公爷道。

闻言,巧玉发现,老夫人的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了。

她赶忙备了,捧着水盆到老夫人面前,要替老夫人净面。

林繁止住了她:“我来吧。”

试了试水温,林繁拧了帕子,认真温柔地帮老夫人擦脸,又从巧玉手中接过香膏,替母亲按了按。

巧玉无从插手,就在边上站着。

虽然,老夫人刚哭了,但巧玉敏锐地觉得,这对母子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那股子言语难以描述的疏离,淡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明明白白的关心。

真好啊。

巧玉想,再是权贵人家,没有生计困境,但孤儿寡母,依旧有各种不容易。

老夫人与国公爷都是特别好的人,母子之间其实也没有什么矛盾,能解开心结,多好的事儿呀。

等送走了林繁,巧玉回到屋里,扶老夫人坐下:“您看起来很高兴。”

老夫人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