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节(1 / 2)

复活帝国 火中物 7067 字 2022-09-07

“在下明白了。”

……

却说另一头,任重也不在乎谁在算计着谁,又只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到了自己的化名身份之上,成了杨米思在碎星环的项目组中一个几乎永远不知疲倦,在岗时间甚至比杨米思本人还要长很多很多的编外人员。

到如今,任重这化名身份虽然从未显露真身,但却已经成了杨米思的暗物质项目组麾下一员大将。

杨米思本人甚至都多次想要约他面谈,让他去碎星环,却只是被他以各种各样的搪塞推脱着。

但不管怎么说,在接下来这数年内,杨米思也时常用冷冻沉眠节省寿命,只在每次苏醒后利用超高的智商和理解力快速跟进一下研究进度,然后点出一些问题,引导接下来的方向,旋即悄悄把注意力转移到依然还在逐步完善的杨米思理论计算小组,琢磨一下这计算小组提交的数据,然后再去沉睡。

杨米思这般行为,并不算划水,而是当科学进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每一次稍微前进,都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以及更大量的计算时间。

这些都是比较枯燥,不需要多少创造力,但就是硬消耗时间的枯燥工作,却又不得不做。

在古代时,有很多聪明的科学家忙忙碌碌一生,其实绝大部分时间都算是在等待亦或是低端的计算与实验中虚度了光阴,真正需要灵感爆发的,却只是稍许瞬间刹那。

这些科学家有成就吗?

当然有。

可如果假设在那个时候就有冷冻沉眠来为他们节省寿命,可以让他们将宝贵的生理寿命都花在关节处,而不是虚度在苦苦等待实验结果诸如此类的事上,他们是不是就能创造出更多成果?

这个问题的答案,毋庸置疑。

杨米思现在享受的,就是这般待遇。

尤其是他领导的大型项目组中竟有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强大助手,更让他每次醒来都能肉眼可见地看到进展,怎能不喜。

杨米思有时候也会觉得悲伤。

他很想劝这名神秘的同事多多少少应该休息一下,节约一点用寿命,一些更基础的工作可以交给别人。

但这助手却每每总对他的好意视而不见,叫他既喜又忧。

不知不觉间,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十年过去,新型暗物质捕捉开发利用技术终于要成了。

第579章 回收旧家电旧军火……

在这场技术进阶中,任重再次见识到了“杨米思理论”和他自己创造的“神之粒子”概念的可怕之处。

之前时,正是这两大思想让源星科学院奠定了金属无限回收的理论基础,如今赤锋族这边还在进行这最后的技术转化,并即将成功。

但在新型暗物质捕捉开发技术的研发过程中,杨米思本人结合他曾经的丰富经验,并再次融入了“杨米思理论”,找到了二级“神之粒子”的能量改造手段,生产出了具备更高性能的暗物质团吸附与分离的材料。

在新型设备第一次探索性试用大获成功时,杨米思也放下了曾经的学阀尊严,激动得老泪纵横。

到现在,他可算是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杨米思理论”的可怕之处了。

它的核心是一组计算理念,是一套数论,是一大堆公式。

它以数学为根骨,又以物理为血肉。

它能通过最为基础的计算去推算出当前的设备无法检测出的粒子。

它能将理论变成一组“显微镜”,却窥探宇宙的奥秘。

杨米思认为,这理论最终可以凝聚成一套能沿着可能存在的无数级“神之粒子”组成的阶梯一直往下走,一直探索到宇宙的最根本的本质的“神器”。

虽然这路途还无限遥远,但他在朦朦胧胧间已经隐约感知到了这可能。

总之,这就是一柄神兵利器,可以刺穿阻挡在科学前路上的一切敌人。

他还认为,虽然由于任重的莫名坚持,这“杨米思理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但其内里最核心的思想却全来自任重的点拨开化,自己只不过是将任重的思想重新归纳整理出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论基础而已,实在不敢居功自傲。

“杨米思理论”拓宽了他的眼界,改变了他的命运,但也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困扰。

这困扰便是有很多时候,他会下意识觉得自己的某些计算过程不对,但却又始终找不到这为何不对,更理不清到底该怎么才能将不对变成对的。

他往往都得等那位神秘的编外人员在别的领域给出计算过程,自己看了琢磨了,又将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隐士高人隐约透露出来的计算思维平移到“杨米思理论”的框架内,才能分外惊喜地猛地一拍脑袋,心头大呼,噢!原来如此。

此人的存在让杨米思大为振奋。

在来了赤锋族这边后,杨米思不但自己带领团队,同时也与其他赤锋科学院的同僚在由孙艾建立的信息流虚拟网络中时不时交流,以期碰撞出思维火花。

杨米思毕竟曾为学阀之首,眼光十分独到,个人智慧更是曾引领了一个时代,眼界颇高,看待事情却又足够透彻。

渐渐地,他发现其他来自赤锋族的同僚们虽然水平也是不差,甚至略胜他在皇家科学院总院里曾经的同僚与下属们,但比起他本人,却也不过尔尔,大约只有寥寥数十人能与他相提并论,亦或是稍强一点。

譬如姓钱那一大家子,又譬如负责废旧金属无限再生的那位,还譬如负责持续改良隐形涂料制造的维特尔·哈顿与赛拉·奥古斯都,亦或是继承了花月岚的衣钵统揽赤锋族内所有人工智能、智脑和芯片科技的陈巧等人。

但无论是谁,即便有人比自己更强,但强的程度却也有限,没人能与赤锋伯任重本人相提并论。

只有那极为神秘的第一内务研究所里,或许有真正的高人,只可惜第一内务研究所简直太神秘了,从不显露真身。

即便在赤锋科学院内部,也从未有人见过第一内务研究所里的中流砥柱。

旁人只知道,里面有两座大山头,一座姓孙,一座姓钟。

于是乎,杨米思曾一度担心自己想要推进项目怕是只能拖着赤锋伯任重一起来才行。

可赤锋伯本人迄今无后,又身系一族兴旺的全部希望,实在不可能像个普通的科研人员那样“朝闻道夕可死”。

赤锋伯一定死不得。

杨米思也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