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2 / 2)

宋进元对叶庚道:“本官有些事想单独问叶姑娘,还请叶大人行个方便?”

叶庚以为宋进元问的会是一些与王家相关的事,是以并未多想。

男女单独说话,虽是官询民答,但总归还是有一些避讳。宋进元未走远,两人依然在叶庚的眼皮子底下。

叶娉先行礼道谢,“今日多亏宋大人,小女感激不尽,改日必让我父登门拜谢。”

“谢就不必了,那些虚礼本官也不稀罕。”宋进元摆手,“日后你多去看看温郡王,就当是谢我了。”

叶娉纳闷,这是什么意思?

宋进元作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实则心里笑开了花。

“其实温郡王并非像你看的那样冷血无情,他那个人死鸭子嘴硬,再是心里喜欢一个人,面上也只是淡淡。他未曾说过你一个不是,也不曾当面斥责于你,可见心里对你应是有几分好感。”

叶娉心下呵呵,这套路听着有点熟,不正是自己之前忽悠温如沁的做法吗?这个宋大人是在睁眼说瞎话。

温御喜欢她?

怎么可能?

“叶姑娘不信?”

“宋大人,小女有自知之明。温郡王是何等身份,他怎么可能…我再是自不量力,也知自己有几斤几两,万万不敢生出那等妄想。”

“我就知你不信。你且仔细想想,正如你自己所说,事出至今,温郡王可有说过一句厌恶你的话?你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可曾流露出一丝对你的嫌弃?所以你切勿妄自菲薄,本官很看好你们,说不定日后还要和你们讨一杯喜酒喝。”

叶娉简直无语,果真是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这位宋大人是吃饱了没事干,还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如果不是那天夜里她没睡,知道温御差点要了自己的命,她还真信了这样的鬼话。

第22章

夜静人声寂,叶家主屋内传来窃窃低语声。

王氏一直在小声啜泣,说的话继续继续,好半天才叙述完毕。尽管她已经拾掇过,一头齐耳的短发依然别扭。原本秀美的脸庞疲倦而憔悴,盈满泪水的眼睛里全是愧疚与自责。

叶庚不忍再看,握着的双拳松了松,轻轻放在她的肩头。

“这不是你的错。”

王氏闻言,紧绷的情绪终于崩溃,捂着语嚎啕大哭。

良久,良久。

哭声渐小,呜咽压抑。

“老爷,若妾身不是王家女,你还会娶我吗?”

如果她不是王家女,是不是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可若她不是王家女,她又怎么可能嫁进叶家?

一切的缘起是因为她王家女的身份,一切的孽生也是因为她是王家女。这个身份过去是她的一切,现在却想夺去她的一切。

叶庚置于她肩头的手紧了紧,轻轻将她揽过来。

遥想当年他高中榜眼,一时成为世家座上宾,好生风光了一阵。彼时王家宴会中,他被王家众弟子劝酒灌酒,险些招架不住。借口去茅房后,躲在一处僻静之地催吐。

他记得那晚的夜色极好,皎月当空风清气爽。远见一少女跪在池水边念读《女诫》,声音平缓不悲不喜,似是早已习惯。当时他的心不知为何生出同情,多看了那少女一眼。后来王家递出话来,当他得知自己要娶的是那晚见到的少女时,原本不打算与世家结亲的他,想也没想便同意了。

“若你不是王家女,我也会娶你。”

“老爷…”

“你若不嫌弃,日后随夫姓叶,如何?”

“我…我愿意。”

不再姓王,那她以后就是叶氏。

说不失落是假,说不迷茫是假,但同时又像是轻松许多。

“老爷…我们与王家决裂,你的仕途会受影响吗?”

“寻常寒门仕子,若无世家可依,仕途或许艰难许多。大多一出仕便会外放出京,待到资历政绩上来,得了上峰赏识,一步步往上升迁,升至京官者也不在少数。我已为官十几载,这些年自认为还算兢兢业业,所以最坏的结果应当是外放为官,去的地方偏远些罢了。”

他自不会告诉妻子自己不仅受到了上司打压,还遭受了同僚排挤。柳大人针对他,朱大人为难他,他在国子监的处境突然变得艰难。

若无意外,他很快会被排挤出国子监,到时候无人保他,他很有可能会外放出京。只是这一放,大抵是没有再回京的可能。

这些事多说无益,告诉妻子,也只会让她担心。

叶氏哽咽,“远离这里也好,那样就没人知道娉娘的事,日后我们再给她寻一个忠厚可靠的人家……”

叶娉就站在窗外,隐在夜色中。

父母想得太简单,外放出京不是活路,而是一条死路。

原主不过是得罪了温如玉,便落得一个灭全家的下场。现在她不仅和温如玉结了仇,他们叶家还和王家结了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父亲被外放出京,恐怕死得更惨。

出京是不能出的,他们不仅不能出,还要努力在京中扎住脚跟,让王家不敢轻视他们,不敢对他们下手。

“大姐,你是不是很难过?”叶廉也没睡,出来也有一会。

他明知母亲和王家断亲不是好事,看到母亲那一头的断发也很难过,但他内心深处却止不住欢喜。没有人知道他其实并不喜欢王家人,不喜欢给王佺当伴读。他在王家人眼里连王佺身边的书童都不如,王佺的功课全是他做的,稍有一不如意之处就要经受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