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2 / 2)

如果这话不是她说的,叶娉一定会大家赞赏。言语陷阱,是一把双刃剑,或许会坑了别人,也或许会坑了自己。

“如果温夫人指的是我与郡王爷之间的事,那样的富贵陷阱我巴不得掉进去。指不定到时候你我还是一家人,我改口唤你一声大伯娘。”

温夫人深吸几口气,用一种十分同情的目光看着叶氏。

“四妹妹,你也是不容易。”她幽幽一声叹息,“我走了,你和娉娘好好说。”

叶氏纠结又难堪,表情讪讪地送走了温夫人,

温夫人上了马车,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看上去很是疲惫。她身边的丫头见状,赶紧跪在旁边替她捏肩按摩。

“夫人,这叶家人着实不知好歹。您一番好心,那叶姑娘还不领情,居然还诋毁大姑娘的名声,真是可恶至极。”

“她性情如此,我怎么能与一个小辈计较。说来她也是自作自受,毁了自己的名声,事后必是悔恨不及,心性越发变得厉害。她攀咬玉姐儿,无非是自己不好,也盼着别人不好。世人又不是傻子,岂会听信她的那些胡言乱语。”

“夫人说得极是,大姑娘那般人品,任是她说破了嘴,也没人相信她说的那些鬼话。”

主仆二人说话间,马车眼看着就要出巷子。

突然前面传来一声声避让,隐约可见明黄的宫旗。一看这阵势,温夫人便知是宫里的人出来传旨。

南城多为普通官员,也不知是哪位大人入了陛下的青眼。

她如是想着,慢慢放下车帘。

马车停了下来,避到一边。却不想那声音越来越近,竟是朝这边的巷子而来。她眉头缓缓皱起,又掀开车帘的一角。

这一看,大惊失色。

那手执圣旨的宫人,居然是明公公。明公公是陛下跟前第一红人,除非是极重要的旨意,否则根本用不着他出宫。

正思忖间,只听到身边的丫头一声惊呼。

“夫人,他们…他们去的是叶家!”

第45章

叶家。

叶氏一脸哀愁地看着自己的大女儿,方才娉娘和大堂姐那般针锋相对,听得她是心惊肉跳。娉娘说的那些话,实在是有些不太中听。亏得堂姐大度心善,不和娉娘计较。

娉娘不喜温大姑娘,温大姑娘的行事也颇有些不厚道,她心里也有一些不舒服,但这怎能怪大堂姐?

大堂姐自来待人亲和,从不与人争执置气,若不然也不会人人交口称赞。而且大堂姐说的那些话,她听来是句句在理。

“娉娘,你堂姨母也是好心。”

叶娉望着桃树上那一颗颗毛绒绒的小桃子,这些小桃子成熟后的味道偏酸,便是最为嘴馋的小四都不爱吃。

待到桃子熟时,洗净做成桃酱吧。

她不喜温夫人,没由来的。哪怕从表象上看温夫人行事稳妥,说的话其实也通情达理,但她就是有偏见。

“娘,她真是好心吗?你可别忘了当初外面都在传我们与赵家结亲时,她派人送了什么东西过来?说是添妆礼,也可以说是送葬费。”

“娉娘!”叶氏不愿相信大堂姐是那样的人,她在王家唯一帮她说过话的人就是大堂姐。“我知道你不喜欢温大姑娘,但是你堂姨母不一样,她那时必是以为我们真的想和赵家结亲,所以才…”

“以为?娘,她既是国公府的当家夫人,又是王家的嫡长女,她会是那种凭以为就行事的人吗?若说她不知内情,不知是王家从中捣鬼。那她得知我们想与赵家结亲时,为何不是出言阻止?“

“她…必是也不知赵大人的为人?”

“娘,我之所以知道赵大人私下的品性,还是温如玉说的。温如玉都知道的事,温夫人怎么可能不知?”

叶氏语噎,一时无话。她不愿相信自己大堂姐是那样的人,可是娉娘说的话她也找不到理由反驳,心情极为矛盾。

“你这孩子…”

人的印象一旦定性,其实很难改变。

叶娉语气略软,“娘,不管她是好是坏,她是温如玉的母亲,王家嫁出去的姑奶奶。我和温如玉不对付,一旦有事她肯定是站在自己女儿一边。而且她是王家女,于情于理都和王家同一阵营。你若指望她会为了别人对付自己的女儿和王家,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劝你莫要再和她来往,免得日后为难。”

温夫人这些年声名在外,要么就是道行太深,要么就是真的良善。不管是哪一种,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她是温如玉的亲娘,注定是叶家的仇人。

叶氏原本是有些气大女儿现在说话行事太过苛刻,唯恐名声再坏。仔细一想这话,又极是有道理。再是深明大义的人,也不可能为了旁人对付自己的女儿和娘家。娉娘和温大姑娘不和,自己又和王家断了亲。时日一长,指不定还会有什么事端,到时候大堂姐为了自己的女儿和娘,也不会再和她来往。

“娉娘,她是来说亲的,又不是来结仇的。咱们若是不愿,说清楚便是,何必说那样的话伤了人心。”说完,她幽幽叹气,“若没有之前的事,七房的那个孩子倒是合适。”

王老七那个人有点意思,叶娉想。

如果没有之前发生的种种,这门亲事确实不错。

“娘,我们同王家已经断了亲,破镜不能重圆。”

“也是。只是你父亲…”叶氏想说如果王家出手,丈夫的事或许还有余地。只是王家出手的条件是娉家嫁过去,这话她又说不出口。千般思绪万般纠结,最后还是化成一声叹息。“你父亲如今还在牢中。我们一直这样等着,真的合适吗?”

叶娉刚想回答,便听到外面的喧闹,伴随着圣旨到的喊声。

叶氏浑身一软,险些晕过去。

“娉娘,会不会是你父亲被定罪了?”

她知道被定罪的人家,也会有人传旨,传的是抄家的旨意。

叶娉上前扶她,道:“娘,父亲所犯之事并非死罪,更谈不上抄家流放。这些人许是经过此地,去别人家传旨。”